交大π2.0超算系統實現天文學N體模擬粒子數新突破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π2.0超算系統實現天文學N體模擬粒子數新突破,打破世界記錄。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天文系聯合廈門大學天文係等單位,依托交大超算平台(π2.0集群),成功完成4.4萬億粒子的宇宙大尺度結構N體模擬Cosmo-π測試(使用512節點、20480核心),追踪了137億年以來的宇宙演化,並打破此前3萬億粒子數的TianNu數值模擬世界紀錄(使用13824節點、331776核心),成為目前世界上完成粒子數目最多的天文學N體模擬。
該項研究成果“CUBE – Towards an Optimal Scaling of Cosmological N-body Simulations”被高性能計算和並行與分佈式系統領域權威國際會議CCGRID 2020收錄,並成為全球唯一入圍IEEE 國際可擴展計算挑戰賽SCALE 2020的解決方案。論文預印版已在arXiv發布。
論文作者程盛淦(第一作者)、廖秋承、林新華(通訊作者)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網絡信息中心,共同第一作者於浩然來自廈門大學天文系
超算,全稱“超級計算機”,由成百上千甚至更多的處理器組成,可處理大量數據並進行模擬,應用領域廣泛。上海交通大學一直致力於超算的建設和投入,從π1.0到π2.0超算系統由浪潮參與建設,於2013年6月進入全球TOP500超算排行榜。此系統一直服務於全校師生,6年時間累計為上海交通大學258個課題組提供服務,運行作業200多萬個。在這套超算的支持下,出現了很多高質量的學術成果,例如2018年3月份,國際著名的《科學》雜誌發表了以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趙立平教授團隊為中心的最新成果。
π1.0(左)與π2.0(右)超算系統
2019年,上海交通大學π2.0超算系統正式運行,新的超算系統採用最新處理器,為國內高校首創,浮點計算峰值速度超過2千萬億次。
目前,π 2.0集群已全面融入上海交通大學教學科研活動。助力校內課程教學,每門課程提供專業助教支持,輔助完成作業計算任務,使學生在課堂上體驗超級計算機的“速度與激情”;覆蓋各學科門類,支撐在海洋學、生物醫學、材料科學、航空航天、機械製造、天體物理等領域科學研究及工程應用,與時間賽跑,為創新加速。
在某些應用上,與π1.0相比,π2.0單節點的計算能力提升了4.5倍,四節點的性能提升了4.7倍。對天文、海洋、材料基因等多個算例的測試結果顯示,這些算例在π2.0上實現了2-5倍的性能提升。
π超算正在向大計算平台轉型,不僅提供計算資源,還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定制開發和優化服務,將繼續幫助全校師生提高科研效率,攻克更多的科學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