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購物合同糾紛審判白皮書》:網購糾紛暗藏黑灰產業
廣州互聯網法院3月14日舉行線上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網絡購物合同糾紛審判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白皮書顯示,網購糾紛暗藏黑灰產業,在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中,部分消費者也存在誠信缺失的現象。
廣州互聯網法院舉行線上新聞發布會劉文添攝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網絡購物已成為人們最常見的消費方式。白皮書顯示,截至2020年2月29日,廣州互聯網法院累計受理網絡購物合同糾紛1178件,審結816件。統計顯示,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廣州互聯網法院平均每月新收網絡購物合同糾紛53.33件;自2020年1月以來,平均每月新收案件數增至189件,其中2020年1月新收案件數環比上漲215.49%。從涉訴商品類型、涉訴主體、涉訴事由來看,廣州互聯網法院受理的網絡購物合同糾紛呈現類型多樣、主體多元、問題集中等特點。其中,日用品、食品、虛擬商品在廣州互聯網法院已判決的252件案件中位列前三名。
此外,在廣州互聯網法院受理原告訴請“退一賠三”“退一賠十”的188件案中,有103件案被判決駁回全部訴訟請求,僅41件案獲得法院全部支持。白皮書指出,一部分原因在於當事人舉證不足,另一部分原因在於廣州互聯網法院對職業打假人牟利性打假行為秉持審慎使用懲罰性賠償規則的態度。
白皮書顯示,當前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中,“職業索賠”現象突出。“職業索賠”團伙從“問題商品”的發掘、下單購買、安排收貨、拆包視頻錄製、委託檢驗等,呈現環節清晰、流程明確等特點。此外,個別案件還出現“家庭式職業索賠”,近親屬之間互為委託訴訟代理人參與訴訟。“職業索賠者”能否認定為消費者成法律灰色地帶。
白皮書還指出,在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中,部分消費者也存在誠信缺失的現象。在吳某與廣州唯品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因網絡購物產生的系列糾紛案中,原告於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間購買537件商品,其中退貨、拒收454件,退貨率高達84.54%。廣州互聯網法院經認為,原告的行為屬於對“七天無理由退貨”規則的濫用,被告依據其平台規則取消原告“超級VIP”資格、凍結會員賬戶的行為不構成違約。
隨著新一輪的消費升級,大眾對於優質商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在中國內地部分優質商品供給渠道不足的情況下,部分消費者將消費觸角延伸至跨境代購。廣州互聯網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跨境代購既有因“人肉代購”產生的糾紛,亦有名為“人肉代購”實為“囤貨銷售”產生的糾紛,還有通過電子商務平台自有“國際”頻道購買境外商品產生的糾紛。在此過程中,電子商務平台能否認定為案涉網絡購物合同的一方當事人並承擔相應責任,成為審判難點。
當天,廣州互聯網法院還同步公佈了網絡購物合同糾紛十大典型案例,內容涉及網絡刷單、濫用退貨規則、跨境代購等互聯網新業態下引發的新類型糾紛,為規範網絡空間的交易行為,降低網絡交易風險提供了行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