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1億年琥珀中發現最小恐龍的化石
據外媒報導,在緬甸北部的一處考古遺址,人們在琥珀中發現了一種小恐龍物種的類鳥頭骨。科學家表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的中生代時期恐龍化石,它的小尺寸使它比目前在地球上發現的最小的活鳥都還要小。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標本時,它讓我大吃一驚,”中國科學院古生物學家、這篇論文的合著者Jingmai O’Connor在一段《自然》視頻中說道,“我真的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
根據周三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披露,這塊頭骨估計有近1億年的歷史。據了解,該頭骨的長度剛好超過15毫米,大約相當於一枚美國硬幣的直徑。對骨骼特徵的分析表明,這種小生物已經成熟,它有大大的眼睛和很多小牙齒。由於這個原因,這個新物種被賦予了學名Oculudentavis khaungraae,而其通用名Oculudentavis則來自拉丁語,其意思是“眼-齒-鳥”的意思。據了解,它的物種名稱跟負責捐獻標本的人有關。
為了研究這個頭骨,研究小組用一個專門的掃描儀來掃描這個琥珀標本。這台掃描儀可以精確到毫米級並生成頭骨的三維重建圖。通過重建,研究小組可以推斷出Oculudentavis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強化的頭骨也表明它可能比類似大小的物種咬得更狠,其可能以小昆蟲為食。
“Oculudentavis真的是太奇怪了,”O’Cornnor說道,“頭骨非常融合,上面有很多牙齒,眼睛很大,這些都表明儘管它很小很小,但它是掠食者。”
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指出,它明顯不同於任何其他鳥類。“它獨特的解剖學特徵表明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小、最古老的鳥類之一。”
WM Keck科學系生物學家、該論文合著者Lars Schmitz在一份新聞稿中指出:“將脊椎動物保存下來的琥珀非常罕見,這為我們提供了一扇讓我們得以了解恐龍世界中的最小尺寸的窗口。”
很顯然,進一步完善用於研究琥珀樣本的技術將有助於古生物學家更好地去了解古代脊椎動物的生物學和生理學。O’Connor指出,目前仍有大量的琥珀樣本有待研究,他們將繼續關注更多驚人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