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南山團隊發表肺炎檢測新成果:IgM 檢測試紙、恆溫擴增芯片
在首屆新冠肺炎多學科線上論壇上,鐘南山院士發布了其團隊最新研究成果——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對快速免疫球蛋白M(IgM)檢測試紙、恆溫擴增芯片。據鍾南山院士介紹,快速檢測試紙是經過對72000 個病例研究而開發出,通過測流式免疫層析法實現檢測。患者感染7 天后或是出現症狀3 到4 天后,即可檢出IgM。
免疫球蛋白M(IgM)檢測試紙
據悉,人體受到病毒刺激後最早產生的抗體叫IgM(Immunoglobulin M,免疫球蛋白M),大約在機體受刺激一周以後才出現,持續時間較短。基於此,通過檢測人體內是否存在並非注射疫苗所得的相應抗體,便可以間接鑑別人體感染與否。
值得一提的是,鐘南山院士提及,快速免疫球蛋白M(IgM)檢測試紙可以作為核酸檢測的一個補充。
據了解,在疫情爆發期期間,核酸檢測雖為新冠肺炎篩查檢測的重要途徑,但卻存在著誤診漏診問題。
有科研人員也指出,試劑盒通常存在假陽性(誤診)和假陰性(漏診)的問題,若無法控制次品率,可能造成檢測結果出錯。例如,天津一女性感染病例,1 月21 日出現發熱後,共做三次核酸檢測均呈陰性,2 月1 日第四次檢測後才呈陽性。
鐘南山院士強調,明確的診斷對排查疑似病例非常重要。由此,免疫球蛋白M(IgM)檢測試紙發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1 世紀經濟報導曾指出,相比於核酸檢測,使用IgM 檢測試劑盒操作簡便,適用面廣泛,一些基層醫院和醫療機構無需借助任何儀器設備就能夠進行檢測,有助於提高新冠肺炎鑑別效率。另一方面,樣本來源靈活,血清、血漿、全血均可,避免了目前核酸檢測採集上呼吸道樣本時醫護人員暴露風險大的問題。
恆溫擴增芯片
早在2 月之時,鐘南山院士就曾多次強調,鑑別新冠肺炎與流感是當務之急。針對於此,鐘南山院士及其團隊推出了恆溫擴增芯片檢測法。
據鍾南山院士介紹,該方法僅需和緩衝液一起完全破碎,然後進行上樣,即可同步對多個患者進行檢測,以此對新冠病毒和A、B 型流感,以及現存的其他病毒進行區分。
事實上,恆溫擴增芯片並非首次應用於醫學診療中。在疫情之前,恆溫擴增芯片就已在呼吸道疾病中得到了應用。
論文《恆溫擴增芯片法在下呼吸道病原體檢測的臨床價值》指出:
恆溫擴增芯片法的特點是針對靶基因的6 個區域設計4 對特異性物,利用鏈置換DNA 聚合酶(Bst DNA 聚合酶)在恆溫條件下(65°C 左右)經過非循環起始階段、環擴增階段、循環延伸階段,最終形成一系列有多個靶DNA 反向重複序列串聯的不聽大小的產物,不需要模板的熱變形、溫度循環、電泳及紫外觀察等步驟,整過程15-60 min 即可完成。
同時,論文還提及了恆溫擴增芯片法檢測的局限性,即可能會遺漏一些少見致病性病原體的檢測。不過,該論文發表於2018 年,而今對恆溫擴增芯片檢測法的看待也需因時而異。
總的來看,恆溫擴增芯片法具有簡單快速、不易污染、試劑耗量低等特點,在新冠肺炎和流感盛行的當下再次得以關注應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