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病毒,死於窒息:肺裡究竟發生了什麼?
新冠疫情還在持續,截至目前(3月5日)已致全國超3000人死亡,重症患者死亡率超50%,報告顯示,患者多死於呼吸衰竭。首例患者遺體解剖顯示,新冠病毒主要攻擊的仍是肺部。重症病例中,患者多死於窒息。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
各項研究均表明,新冠病毒主要損傷肺部。最新的患者遺體解剖報告(2月28日,首例)顯示,雖然病毒導致的肺部纖維化(肺組織損傷後自我修復留下的“疤痕”)沒有SARS導致的嚴重,但滲出性反應卻更明顯。重症患者的肺組織被大量黏液包裹導致缺氧,是死亡主因。
可是肺裡怎麼會出現黏液,到底發生了什麼?它如何影響呼吸?醫生們沒有辦法解決嗎?
枝繁葉茂的“生命之樹”
這個問題要從肺的解剖結構說起。
你可能從未見過自己的肺長什麼樣子,但一定見過樹,那些枝叉頂端的葉子就是樹的呼吸部位。人的肺也像一棵樹一樣,它的“葉子”就是各個氣管末端的“肺泡”。看上去像一串串葡萄。
人的肺泡,看上去像一串串葡萄| 作者供圖
肺泡被毛細血管環繞,每次呼吸,流經周圍的血液一邊從肺泡取走新鮮氧氣,一邊把二氧化碳交換出去。
肺泡和毛細血管之間透過肺泡壁和血管壁交換氣體(實際上,肺泡壁和血管壁大部分都融合在了一起,總厚度才0.4 微米,如此親密無間就是為了讓氣體交換更高效) | lookfordiagnosis.com
肺泡非常小,每個直徑才0.2~0.5毫米,但數量眾多,加在一起,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積就非常可觀。人體內約有6億個肺泡,如果全部鋪開,面積可達100平方米,成年人每天需約500升氧氣,完全不在話下。
當病毒經由呼吸道感染肺部,炎症反應使得肺部的血管擴張,血管壁的通透性(物質透過性)增強,血液中富含蛋白質的液體便會滲出血管外,擋在血管與肺泡之間,甚至漫進肺泡腔,阻礙肺泡中的氧氣往血液擴散。
被感染的組織會呈局部水腫狀態。局部水腫在炎症早期是有積極意義的:滲出液能稀釋毒素,為前來消滅病原體(病毒)的免疫細胞帶來營養,並帶走代謝產物。此時,血液仍可以從其他健康肺泡獲得氧氣,患者的缺氧症狀不會太明顯。
但是,如果炎症加重,波及的範圍太廣,大面積液體滲出就會迅速加重身體缺氧。
患者遺體解剖報告顯示,新冠病毒主要引起以深部氣道和肺泡損傷為特徵的炎性反應,病變以滲出性為主。死者的肺組織被大量黏液包裹,阻礙了通氣。原本像氣球一樣收放自如的肺泡,好似里里外外被糊滿了漿糊、又灌進了水,氧氣自然無法順利進入血液。
老年或自身帶有慢性疾病的重症患者,因免疫力較弱,病毒大量複製,治療效果較差,炎症更容易波及整個肺部,令能有效吸收氧氣的區域所剩無幾。這樣,無論血液如何勤快地往肺裡跑,都注定無功而返。全身的缺氧逐漸加重,患者的預後也就堪憂了。
不過以上都是身體內部發生的事,我們又如何得知身體缺氧呢?
一個是呼吸頻率加快。當呼吸所獲取的氧氣較正常減少,身體就會補償性地加快呼吸。正常人每分鐘呼吸16~20次,而重症患者呼吸次數往往超過每分鐘30次。這種高頻呼吸對人的體能消耗很大。
另外,由於缺氧,心臟不得不派血液更勤快地去全身送氧,心率加快也很常見,進一步增加患者的能量消耗。
另一個是血中氧飽和度降低。“血氧飽和度”是判斷患者缺氧程度的常用指標,通俗講,就是裝滿氧氣的紅細胞佔全部紅細胞的百分比。
從物理性質看,含氧量較高的動脈血呈鮮紅色(不容易吸收紅色光),而缺氧的靜脈血則比較暗(容易吸收紅光)。因此,臨床常用一種夾在手指上的血氧飽和儀來測試“血氧飽和度”。它發射紅光照射在指尖,通過觀察皮下動脈血的紅色程度,估算出血中的氧飽和度。
指尖脈搏血氧飽和儀,十分小巧,能在不抽血的前提下,十分便捷地獲得結果| 作者供圖
安靜狀態下,正常人的指尖血氧飽和度不低於95%,若低於93%,說明缺氧已經很嚴重了。
不過,這種方法也有局限性,遇到末梢循環不好、或者貧血的人(測出的氧飽和度正常,但血細胞總數少,身體其實依然缺氧),就可能測不准。所以,最精確的還是直接抽動脈血(如手腕脈搏處)化驗,這樣還可兼得其他有用指標,比如電解質、酸鹼平衡等。對病情不明或危重的患者,驗血才是最靠譜。
逐級加碼的氧氣保衛戰
如果身體已經因為炎症滲出液等問題導致缺氧了,又該怎麼辦呢?炎症的消退需要時間,即便進行抗感染、消炎處理,也不可能像絞毛巾一樣將滲出液一下子去掉。所以只能從氧氣上下功夫了。
所謂“輕者治病,重者救命”,醫生通常根據缺氧程度採取不同級別的給氧策略,以保護患者的重要臟器,助其撐到炎症消退、肺功能恢復的一天。具體而言,從輕到重依次為:
1)吸氧
最常見到的是吸氧,也叫“氧療”,即對症狀輕微者給予鼻導管或者面罩吸氧。這種方法沒啥風險,只是給氧濃度不好控制,容易漏氣,當氣流較大的時候還會感覺乾燥寒冷。所以現在常用可控制流量,並帶加溫、濕化功能的高流量吸氧設備,讓患者更舒適。
鼻導管(左| 圖蟲創意)和麵罩吸氧(右| wikihow),患者仍然靠自己呼吸,只是人工增加了吸入氣體的含氧量
2)無創呼吸機
當缺氧症狀較嚴重,無法靠吸氧糾正時,就需要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這時候就沒有那麼舒適了。
輕一點的可以使用無創呼吸機。這種呼吸機也是通過面罩和患者相連,通過施加一定的壓力(氣壓)打開氣道,幫助肺部膨脹,減少患者呼吸疲勞。
由於面罩和患者面部需要緊密貼合,“臉皮比較薄”的人很容易發生面部壓傷。而且喝水、吃飯、嘔吐、咳痰的時候都得拿下,以防將異物吹進氣管。因此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意識清醒,能平靜配合的患者。
無創呼吸機的各種面罩需要良好固定| gemmed.ghc-j.com,sohu.com
3)有創呼吸機
對於嚴重缺氧,或意識不清無法配合無創呼吸機的患者,就不得不使用機器接管患者的呼吸了。也就是有創呼吸機。
醫生會從患者喉部聲門處插入導管,或切開氣管讓呼吸機的管子直通患者的氣道。這些都屬於創傷性操作,但對危重病人意義重大。由於不再通過口鼻部給氣,也就避開了消化道,降低了嘔吐物等被不小心吸入氣道的風險,還有利於及時吸出氣管內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暢。
有創呼吸機將導管直接接入氣道,避開了消化道(含食道) | oxygena.tn
就目前技術來說,呼吸機已可以做到自行設定氣壓和氧氣流量,撐開肺泡的同時給足氧氣,可以說功能很強大了。但是,實際上,面對重症患者被炎症摧殘得無比脆弱的肺泡,它終歸會受到製約。
簡單來說,通氣量不能無限加大。
有一個術語叫“潮氣量”,表示人體每一次呼或吸的氣體量。理論上,呼吸機的出氣壓和潮氣量呈正比,氣壓越高病人吸入的氣體越多。但如果潮氣量過大,硬逼著肺泡一次次地大幅度膨脹收縮,就會對肺泡造成物理損傷,進而加重炎症。嚴重時還可能把肺泡吹爆。
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專家們就如何保護肺泡、提高呼吸機下患者的存活率,總結了不少經驗。其核心結論就是,使用小潮氣量通氣,即,僅用較低壓力將肺泡保持在開放卻不過度膨脹的狀態,即可有效避免物理損傷。
在本次新冠肺炎治療中,“小潮氣量通氣”也是基本治療策略之一。
但通氣量偏小,會導致患者體內的二氧化碳不能充分排出而感到憋悶。很多清醒的患者便會忍不住和呼吸機對抗,按自己的節奏來,使得呼吸節奏變得更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醫生會在必要時給患者使用鎮靜劑或肌肉鬆弛藥物,幫助其放鬆,或者乾脆將患者麻醉,讓其徹底睡著。
而這也帶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鎮靜類藥物可能導致血壓過低或呼吸驟停,對用量得十分小心。而麻醉病人需要在ICU(重症監護室)接受十分嚴格的監護,對人員、場地、設備要求很高,這在爆發性疫情中通常是難以保證的。
由於新冠病毒導致大量黏性滲出物產生,不僅直接影響肺部通氣,還給呼吸輔助帶來風險。專家建議在給予通氣治療的同時,還要重視分泌物的稀釋、溶解。否則不恰當的加壓通氣,可能將氣道裡粘稠的分泌物進一步壓到肺泡裡,難以排出,使通氣功能進一步惡化。
生命加時賽:“人工肺”ECMO
以上說的還都是針對肺的氧氣援助措施(默認肺還能用),但在超級極端的情況下,肺部已經完全不能支持氣體交換了。這下,就只能跳過肺這個器官,直接從血液入手了。這就是“人工肺”,也就是我們說的ECMO(體外膜氧合技術)。
在這次疫情中,ECMO也算是成功出圈了。它其實最早是在心臟手術中代替心臟維持身體血液循環的。因為心肺總是一起工作,一個給身體輸送血液,一個給血液加氧氣,後來ECMO就被引入危重病人的救治中。通過直接在體外給血液加氧和排除二氧化碳,它可以短期代替患者的心肺功能,讓精疲力竭的心肺得到休息。
人工肺工作原理圖(VV-ECMO) | ctsurgerypatients.org
雖然ECMO能為危重患者爭取一些生存時間,但它並不是針對病因的治療。如果患者心肺功能恢復無望,離不開ECMO,治療也就沒有意義。目前ECMO的費用也非常昂貴,由於核心部件及一次性耗材均主要靠國外進口,開機成本高達6到7萬元。開機後雖可持續使用,每日的維護和藥品花費也至少數千元。
更重要的是,ECMO也可能導致致命的並發症。
我們知道,血液在體外會凝結。為了防止其在ECMO管路中凝結,需要一直往血裡添加抗凝藥物。這樣的血輸回體內,勢必會增加體內出血的風險,比如致命的顱內出血。同時抗凝藥物還會擾亂體內凝血因子的平衡,使血液出現反常高凝狀態,產生血栓。如果血栓堵塞了重要臟器的血管,就會導致器官壞死。
在心臟手術中,ECMO只用幾個小時,風險尚可控制;而肺功能嚴重受損的患者使用時間一般很長,並發症的風險就會越來越高。所以,如果基礎病因不能及時糾正,導致雙肺功能不可逆受損,ECMO也絕非長久之計。
2月29日,我國成功完成了全球首例新冠肺炎病例雙肺移植手術,拯救了一名經呼吸機和ECMO搶救保住了其他器官功能,但肺已經嚴重萎縮、纖維化的患者,也為更多危重病人帶去了希望之光。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新冠肺炎一旦發展成重症,救治就十分困難。除了本文說的呼吸衰竭,大面積炎症還有引發“炎症風暴”、誘發其他臟器損傷的風險,對醫療資源、費用等都是重大考驗。因此最好的方法還是早干預,早治療,尤其是對於病情容易加速的老年人、或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在病情轉危重之前,就應儘早干預,改善治療效果。
新冠疫情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面對未知感到恐慌是人之常情。通過了解一些醫學知識,希望能幫我們更坦然地面對恐懼,也更好地理解人類醫學的發展進程。
(責編高佩雯)
參考資料
1. Acute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etwork. Ventilation with lower tidal volumes as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idal volumes for acute lung injury and the acute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0,342(18): 1301-1308.
2. Papazian L, Forel JM, Gacouin A, et al. Neuromuscular blockers in early 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0, 363(12):1107-1116.
3. Guérin C, Reignier J, Richard JC, et al. Prone positioning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distress syndrome[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3, 368(23):2159-2168.
4. 《新冠中山談| 諸杜明教授:什麼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容易變為重症或危重症?》,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公眾號,2020.02.20.
5. 劉茜,王榮帥,屈國強,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亡屍體系統解剖大體觀察報告[J] 法醫學雜誌, 2020,36(1): 19-21
作者| 徐斯佳日本京都大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