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碰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卻帶來一片生機
據國外媒體報導,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在尤卡坦半島留下一個110多英里寬的隕坑,死亡氣息籠罩著地球。這次撞擊事件向空中釋放超過12000立方英里的物質,導致持續幾十年的冬季和海洋酸化。經過這一悲慘事件,包括恐龍在內的全球四分之三物種滅絕消失。
然而,這場災難並不完全是一件壞事,一項由36位科學家參與的國際合作研究表明,白堊紀末期物種大滅絕可能使海洋減輕與小行星碰撞地球同時發生大規模火山噴發產生的衝擊。小行星碰撞地球促使海洋吸收遠古印度(德干高原)火山高原釋放的大量溫室氣體,抑制全球氣候轉暖,否則早期哺乳動物和許多其他物種倖存會有許多麻煩和不良影響。
研究表明,當小行星撞擊地球時,一場史詩般的火山噴發已持續了40萬年,部分科學家認為,火山氣體可能是造成物種大規模滅絕的部分原因。但是依據近期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對全球氣溫的最新評估,大規模火山噴發似乎不太可能導致恐龍滅絕。
小行星似乎是單獨行動的,它對海洋浮游生物的巨大影響可能緩和了隨後的全球氣候變暖,因為火山噴發又持續了30萬年時間。
浮游棕櫚樹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美國耶魯大學古代海洋學家品塞利·赫爾(Pincelli Hull)稱,在海底泥濘沉積物中取樣,當小行星碰撞地球,從天而降大量微小的玻璃珠,導致帶有鈣質外殼的浮游生物快速滅絕。
赫爾說:“這些浮游生物遭受小行星碰撞的嚴重打擊,我們認為此次碰撞釋放大量的硫和一氧化二氮,可能使海洋酸化溶解了浮游生物外殼,這就好比人們將一塊鈣質浮游生物殘餘物組成的粉筆扔入醋中,然而,海洋並沒有那麼酸,所以浮游生物外殼溶解速度會慢很多,也不會產生氣泡。
相同的沉積物揭示了全球氣溫是如何隨著時間而變化,赫爾解釋稱,這種變化應該反映出德干火山釋放氣體產生的任何重大影響,其中包括二氧化碳。
赫爾說:“我們在深海發現的泥漿樣本的粘稠度堪比牙膏,它不是由岩石構成,不像我們在陸地上熟悉的泥漿,而是由石灰質浮游生物的微觀化石構成,這些浮游生物死後會降落到海底沉積下來。僅識別海洋沉積物不同層次中的浮游生物,就可以對當時的海洋氣候進行對比分析,有些物種相當於在北極海洋發現棕櫚樹。但是這些浮游棕櫚樹的外殼化學成分包含著更多信息。”
海洋溫度變化會影響浮游生物體內碳氧同位素,通過結合從世界各地收集的深海泥漿數據,研究人員可以重建全球溫度在幾十萬年裡是如何變化的。
氣候劇變之前
研究人員使用方程式設計了一種最新計算機模型,能夠捕捉地球不同時期(包括現在)的溫度變化和碳循環之間的關係。
2019年2月,《科學》雜誌發表的兩項研究報告使持續40年的科學爭議再次點燃,其中最可靠的假設是:德干高原的溫室氣體要么是在白堊紀末期物種大滅絕之前的20 -30萬年前釋放出來,要么是在白堊紀末期物種大滅絕前後釋放出來。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地質年代學家考特尼·斯普雷(Courtney Sprain)在研究論文中首次暗示後一種假設更有科學依據。
斯普雷說:“看到之前的假設理論與我們的最新研究相符,我當然非常興奮,2019年兩項研究都考慮到當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後大量氣體噴發出來。”
但兩個研究報告的主要區別是地質年代學家布萊爾·舍尼(Blair Schoene)提出的,在物種大滅絕事件之前的10萬年時間裡,火山活動頻率噴發,該噴發頻率可能破壞了環境,並與小行星碰撞地球一起對地球物種構成全球性毀滅。
但是最新計算機模擬並不支持這個假設,該模型結果顯示,在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前,全球氣溫已經開始降溫。
科學家對物種大滅絕前後釋放多少氣體仍有置疑,在物種大滅絕之前大約20萬年,他們觀察距離小行星碰撞地球最近的一個溫暖時期,發現地球氣溫升溫峰值曾達到2攝氏度,另一個不太明顯的氣候轉暖現象發生在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後20萬年。
耶魯大學地球化學家、該氣候模型共同創始人唐納德·彭曼(Donald Penman)稱,氣候轉暖趨勢減弱並不一定意味著德干高原火山釋放氣體減少,也許有一個更加有趣的解釋。
彭曼說:“在大多數鈣質浮游生物滅絕之後,該模型表明,它們本來會在外殼中積累的化合物可使海洋吸收更多的火山二氧化碳氣體,降低全球轉暖趨勢影響。”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古微生物學家希瑟·伯奇(Heather Birch)認為,在小行星碰撞地球之後,浮游生物的成分出現差異,這可能影響碳吸收。僅有一小部分浮游生物會變成化石,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研究來分析大量二氧化碳是如何被吸收的。
但是考慮到當前海洋再次出現酸化,這一次是由於人類造成的二氧化碳增加,另一場大規模鈣質浮游生物滅絕能讓我們免遭最糟糕的氣候變化嗎?
赫爾表示,白堊紀末期浮游生物滅絕之後,溫度上升了數千年,海洋才開始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但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時間尺度上,這意味著未來人類將面臨著數千年時間的氣候劇變。(葉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