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萌版“吞金獸”疫情防控期網課開銷知多少?
忽如其來的疫情讓大家被動宅在家裡,學生復課時間也幾次延後,至今仍沒有明確時間點。不過宅在家的“神獸們”(孩子)也不是無所事事,隨著教育部要求“停課不停學”,各種網課補起來。據了解,北上廣深一個中產家庭在疫情期間支出的養娃成本在2到5萬之間,除了主課的補習之外,各種琴棋書畫也是一樣也不能少,有家長調侃,“從中產到破產之間只有一個假期” 。
疫情期間各種培訓全開
陳巧巧是名全職家庭主婦,先生在一家知名互聯網企業任職,薪酬頗豐,在別人眼裡,她是人人羨慕的“人生贏家”。不過,陳巧巧卻有更長遠的焦慮,目前家庭的支撐全靠自己的先生,但是互聯網企業競爭殘酷,40多歲的先生目前是中層,繼續晉升的機會已經非常有限,而且隨時有可能因公司“減員增效”而被裁員。而一旦失業,目前的生活水準肯定是難以維持的。
其次則是不斷升高的育兒成本。
“我的女兒現在剛好面臨小升初,這次疫情在家宅的時間比較長,害怕耽誤課程,所以各種補習走起來。三門主課的寒假培訓,每門課7次,每次兩個半小時,一門1680元,三門加起來就5040元。其中語文一直是屬於拖後腿項目,還報了一個一對一的網課,每次600塊錢,一周上2次,總共是十次課6000塊。此外還有網絡英語口語課,一次120元,每次25分鐘。還有目前最流行的PYTHON編程課,以及鋼琴陪練課,鈔票像水一樣嘩嘩往外流。”陳巧巧對這種繁瑣的流水了然於胸。
此外,為了讓小升初的簡歷更有含金量,陳巧巧還給女兒報名了四月份考試的PET(Preliminary EnglishTest,是劍橋通用英語五級系列英語證書考試的第二級)。
“PET比學校的課本難度增大了不少,不但考察聽力還考察口語,如果不進行考前培訓,’裸考’通過的概率渺茫。自從報上名之後,各種培訓班接踵而至,現在陳巧巧的女兒每週六、日上午各上半天,十節課3680元。” 陳巧巧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由於PET含金量較高,因此一席難求,不少學生為了考試,甚至要去外省, “我算幸運的,搶到了本地的考試點。如果抽中外省,比如湖南、福建,都是廣東考生經常去的考點,還要搭上高鐵費和住宿費。”
陳巧巧表示,由於這次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對於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來說,2萬元的培訓費只是標配而不是超配。“他們班裡有45個學生,老師統計課外的輔導情況,全班全員都有課外輔導的經歷,無一例外。班裡有學生,疫情期間,報了12門課,比上學時還忙,僅英語一門就報了3種培訓課。”
陳巧巧笑稱現在的小朋友都是萌版“吞金獸”。
陳巧巧算了一筆賬,去年同期,她女兒的補習費是10080元,今年則直接漲到了2萬以上,翻了一倍。大幅增長的原因在於,此前沒有疫情的時候,學校的課程安排得較滿,補課一般是周末或者課後,能夠補課的時間有限,但現在是疫情期間,學校暫時沒有復課,白天幾乎都閒著,“與其偷偷的打遊戲,不如把課程安排得滿滿的。”
疫情也加劇了培訓機構在線上的搶奪戰。一家K12(國民教育小學到高中)教育培訓機構的負責人李俊濤告訴記者,這次疫情發生得猝不及防,第一期的培訓課還可以在網下上,後面則全部轉到網上。“我們用class in上課,學生和老師的攝像頭都要打開,老師可以實時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監督。現在疫情期間,多數學生和家長也都能接受網上授課的模式。”
K12是資金爭奪重點
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放長假,這個疫情讓寒假變得超級漫長,希望在假期脫胎換骨的學生以及學生家長大有人在。
“疫情期間,我們不但有普通的跟班課程,還有各種查漏補缺的課程,以及沖刺課程。比如現在最熱的小升初,由於疫情突然而至,導致線下密考徹底停擺,爭取公校的重點班成為開學之後的重點工程,因此我們特意開設了’搶跑新初一’分班測特訓營。”上述培訓機構的負責人表示。
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366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18年的1432億元人民幣,並預計從2018-2023年年復合增速進一步提升到37.2%,到2023年線上教育行業收入規模將達6963億元人民幣。而這其中,增速最快的是K12課外培訓賽道。根據艾瑞諮詢的數據,目前在線教育市場主要是成人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為主,K12佔比不到20%。但增速是最快的,這也是為什麼行業巨頭紛紛投入大量資金進軍K12線上課外培訓的動力。
國信證券(香港)金融控股分析師楊曉琴認為:目前在線教育市場集中度很低,2018年幾個上市在線教育頭部公司市場份額都沒有超過1%,但未來行業龍頭市場份額將顯著提升。由此判斷認為,行業在去年出台的課外培訓機構管理政策規範下,正常淘汰出清落後產能;疫情會淘汰一部分生存能力較弱的純線下培訓機構;線上教育機構不同於線下受制於空間範圍;5G全面商用即將實現,對在線教育又將是一次質的升級,進一步縮小線上和線下教育體驗差異。現在在線教育發展的主要痛點是:獲客成本不斷攀升導致盈利困難,疫情帶來的流量紅利對行業意義重大。
不過也有在疫情中“重傷”的機構。
駱東明的遊學機構原本經營得風生水起,現在則遭遇倒春寒,面臨難以為繼的困難。駱東明曾是當地的高考狀元,下海創辦遊學機構已經5年,他的遊學機構已經經過了兩輪融資,發展原本已經進入了快車道。
“寒暑兩個假期一直是遊學機構最忙的時段,我們早就設計好了一系列的課程,但疫情一來,所有的準備都泡湯了。現在員工都各回各家,目前主要工作就是在維持一下我們公眾號的更新,如果疫情再持續2個月,壓力會很大。”駱東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