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工廠復工加速度:神秘B方案與智能製造鐵三角
“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海外及國內已恢復產能的基地,去滿足海外需求,另外,海外的旺盛需求也能夠快速幫助聯想中國工廠恢復產能。由於擁有較強的海外需求,所以一旦工廠工人、原材料全部到位,聯想產能便能夠全力爬坡。”
科技“戰疫”:平台經濟的力量之十三
製造業是複工復產的先行軍,在500強企業平均開工率75.24%的情況下,聯想深圳工廠將在3月第二週恢復100%產能。“我們也很有信心,可能到3月中或月末,我們所有的工廠都能夠恢復生產,甚至能夠達到百分之百的產能。”聯想CEO楊元慶說。得益於全球產業鏈的佈局和智能化“內功”的修煉,聯想在本次疫情中充分展現了“中國復工速度”。在復工速度和安全生產的背後,折射出中國製造業未來轉型升級的動力和方向。
在聯想深圳工廠內的一條條產線上,穿著灰色工服、戴著口罩和鴨舌帽的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手頭的工作。
自2月5日試復工開始,這家工廠至今已運轉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
“我們是從2月5日開始試復工,到2月10日正式複工時,員工人數已經達到1000人。”聯想深圳工廠負責人劉初春表示,到2月底,工廠員工規模已經達到了3000人。作為率先開工的頭部企業之一,聯想深圳工廠用行動演繹了“中國復工速度”。
“除了武漢和成都工廠,聯想其他工廠都已經開工了。”2月19日,在接受包括21世紀經濟報導等媒體採訪時,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儘管現在還未滿產,但我們還是比較樂觀的。”
聯想的複工率仍在持續攀升。受訪當日,楊元慶透露的各地工廠員工返崗率約50%,到2月28日,據聯想深圳工廠負責人介紹,其工廠在崗人員已達到3000多人,接近正常時期的4000人產能。目前該廠產能已恢復70%,預計3月第二週恢復100%產能。
除了深圳工廠之外,值得一提的還有聯想合肥聯寶工廠。作為聯想集團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研發製造基地,這家工廠2月底恢復70%的產能。
“深圳和合肥兩個工廠,是我們筆記本電腦和PC、服務器、數據中心產品的生產主力,他們的恢復生產至關重要,可以減少對聯想業務的影響,”楊元慶表示,“我們也很有信心,可能到3月中或3月末,我們所有的工廠都能夠恢復生產,甚至能夠達到百分之百的產能。”
B方案
不過,不是所有的工廠都能做到聯想的水平。根據中國企業聯合會近日調查顯示,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中,已復工復產企業的員工到崗率平均66.17%,成員企業開工率平均75.24%,產能利用率平均58.98%。具體而言,影響工廠復工的因素既包括員工到崗的數量,也與工廠本身技術與智能化的程度相關。
“疫情爆發以來,聯想立即啟動應急響應,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小組,嚴格、高效地採取全方位防控措施。”楊元慶解釋道,疫情期間聯想集團的重中之重是做好三件事:保障全體聯想員工的健康與安全,盡可能為抗疫一線提供幫助,以及確保聯想在中國各製造基地生產連續穩定,“因為安全保障到位,行動迅速,我們在中國的絕大部分園區和生產基地,都已在行業內率先實現復工復產,並逐步提升產能。”
“綜合來看,疫情對生產和供應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楊元慶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一是工廠的恢復生產重新開張,二是要有足夠的工人回來工作。即便前兩個條件都具備了,但如果沒有足夠的零部件供應,也無法飽和生產。”
對於聯想而言,經驗在於“早做打算、充分準備”八個字。“我們從疫情之初,也就是春節之前便看到了相關問題,所以一直積極為恢復生產做著準備。”楊元慶表示。
例如,在零部件供應方面,聯想早在節前就意識到疫情可能對供應產生影響,因此全力將各種零部件盡快入庫,甚至小到產品包裝也不例外。雖然春節期間聯想沒有開工,但已準備好了應對幾週的供應需求,所以供應吃緊對其影響相對較小。
同時,聯想還有一個獨特優勢,即廣泛的全球供應鏈佈局。
聯想在武漢當地擁有一個全球最大的自有工廠,主要生產智能手機產品。由於湖北省要求省內企業復工時間不得早於3月10日24時,該工廠暫無法開工。
但聯想還有B方案。“我們在巴西和印度也都有智能手機生產工廠,他們最近也在加班加點,使得我們的供應能夠滿足拉丁美洲和北美這兩大智能手機主要市場的需求,”楊元慶解釋稱,“另外在PC 、數據中心、服務器業務方面,我們也在充分利用聯想在墨西哥、美國、印度和日本工廠,來幫助滿足現在中國市場的需求。”
從全球市場而言,聯想較為均衡的業務佈局,也降低了此次疫情對自身的影響。楊元慶指出,聯想約四分之一的業務在中國,其餘則分佈在海外各地。儘管中國市場短期內會受疫情影響,但海外業務無論PC、電腦、智能手機或是數據中心業務,目前的需求依然旺盛。
“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海外及國內已恢復產能的基地,去滿足海外需求,另外,海外的旺盛需求也能夠快速幫助聯想中國工廠恢復產能。”楊元慶分析,“由於擁有較強的海外需求,所以一旦工廠工人、原材料全部到位,聯想產能就能夠全力爬坡。”
製造業人才共享
“小公司可能比我們更難復工復產,我們也有許多小的零部件、包裝盒等來自小工廠,所以我們也希望他們能盡快恢復生產,也在積極向他們提供幫助,”楊元慶稱,“這樣長期來看,我們的供應也能得到緩解。”
同時,考慮到自身仍有工人難以如期返程,同時中小企業存在困難期,聯想給出了“共享人才計劃”的方案。2月8日,聯想集團宣布,將提供短期工作機會,幫助中小企業扛過困難期。疫情期間,聯想集團將為位於武漢、合肥、深圳、惠陽、成都五地的工廠招聘臨時工,提供電腦、服務器、手機組裝、包裝等臨時工作機會。
在此之前,包括餐飲、消費、物流等行業中,已經出現了“人才共享”的行為。不過對於製造業而言,聯想可謂開出了一個先河。
這一做法實則難度不小。“理論上一個月成為熟練工,一個月幹活,疫情如果下去了,再一個月工人就走了,”一位聯想方面的人士稱,“這個招聘真的是為中小企業考慮,同時也解決了聯想的用工問題。”
在推行共享人才的同時,聯想方面強調,將配備充足的防護用具及清潔消毒用品,以保障員工健康。事實上,在疫情尚未結束之際復工,如何保障員工健康與安全也至關重要。
“復工一開始,我們便為每位員工提供口罩、測量體溫,並實行網格化管理。”聯想集團方面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介紹,聯想集團對北京總部進行垂直網格化管理,將園區分為六個網格,進而使得防控措施細化到每個區域、部門和員工,防止交叉及蔓延。在位於合肥的聯寶工廠內,聯想更是實施了“連隊編制、四同管理、四個強化”的防控方式。
據了解,凡是聯寶工廠的返廠人員,必須填寫相關登記表並經審核合格後方可入職。在廠期間,聯寶將員工按照十人一組,編制為一支“連隊”,作為網格化管理基本單元。
智能製造轉型
突發疫情下,短期內是複工復產呼聲高漲,長期來看,它也像一塊棱鏡,折射出中國製造業未來轉型升級的動力和方向。
一個問題值得思考:在聯想由深圳、武漢及合肥工廠共同構成的製造“鐵三角”內,深圳率先實現復工並能率先恢復全部產能並非偶然。
“在疫情中,由於勞動力的短缺,智能製造更顯重要。”楊元慶指出。
深圳這座城市本身的智能製造能力便領跑全國。2020年1月17日,21世紀產業研究院對外發布2019中國智能製造指數(CIMI,China Intel ligent Manufacturing’ Index中國智能製造指數)報告。報告測算結果顯示,深圳超越上海、北京成為第一。
作為深圳市的代表工廠,聯想深圳工廠同樣擁有高度的智能製造能力。資料顯示,聯想深圳工廠是一家高度柔性化、個性化的工廠,它每天24小時不間斷接收來自全球170多個國家的上萬張訂單;其中60%訂單小於50台,95%訂單需要量身定制,操作系統語言高達近40種,客戶定制軟件超過15000 個,不同類型的標籤700多個,直接發貨區域超過20000個。
這也就不難理解,從2005年至今,在深圳地區人力成本提高了10倍的情況下,聯想深圳工廠的產品單台製造成本相比2005年卻下降50%,真正實現高成本地區的低成本製造,這一切,得益於工廠多年來持續的智能化改善及創新。
當然,不僅是聯想深圳工廠,聯想武漢、合肥工廠同樣在持續苦練智能化“內功”。早在2013年,聯想集團就啟動了以數據智能為核心的智能化轉型,形成了覆蓋“研產供銷服”全價值鏈的智能化技術和管理體系,並在合肥、武漢和深圳三地智能製造的“鐵三角”中充分應用。
因此,此次疫情“大考”下,合肥工廠復工情況也相對樂觀。湖北復工政策放開後,武漢工廠想必也有望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