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額頭還是測手腕?體溫槍究竟測哪裡更準確?
近段時間,由於疫情較為嚴峻,大家不僅外出受到諸多限制,即使能夠出門也要處處接受體溫測量,十分不方便。目前,在公共場合最常用的測溫儀就是體溫槍,只需要將被測者攔下對著額頭或手腕“嘀”一下就能獲知體溫。
本文來自太平洋電腦網
不過許多人在多次外出後發現,許多測溫者在測量額頭溫度後還會測手腕的溫度這不禁讓人產生疑惑:體溫槍究竟測哪裡更準確?
其實體溫槍的測溫原理就是根據接收到的紅外能量快速檢測出相應位置的溫度。而幾乎所有物體都會發出紅外線,它所含的能量大小和物體溫度直接相關,當然額頭和手腕也不例外,因此無需與被測者接觸的體溫槍就成為了公共場所的最佳測溫儀器。
儘管體溫槍能夠避免交叉感染,但是它的不足之處也很明顯。測溫槍的測量值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比如當你身處北方寒冷的大風天,在室外測溫時所得數值可能偏低。而且額頭皮膚一直裸露在外,溫度也不會是一個定值。在你跑完5公里後,用體溫槍測出的溫度可能會偏高,再加上頭髮、汗水、油脂污垢的存在,它們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對測量產生影響,產生一定的誤差。
為了減少誤差,我們可以通過取平均值或與水銀溫度計所測得的溫度做比較。首先先確定自己的體溫處於正常範圍內,然後用體溫槍測量自己的體溫並記下讀數,接著測量他人同一部位的溫度,如果他的體溫高於你的體溫則說明需要對被測者進行進一步檢查。至於額頭,我們可以讓被測者在測溫環境中適應幾分鐘後再測或者按照廠家建議的對腹部、胸部、肩胛骨等溫度更為穩定的部位進行測量。不過在公共場合反復多次測溫、撩衣服都不太現實,由此可見,測量手腕溫度便成為了折中的選擇。
在2月16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如果要通過體溫槍測量從室外進入室內的人的體溫,或者在室外測量時,測量被衣服覆蓋的部位溫度如手腕或頸部則會更加準確。這不僅是因為衣服具有保溫作用,當你處於清醒狀態時,手腕的溫度變化幅度僅在1℃左右,比起裸露在外界環境中的額頭,這個波動幅度並不大。所以,測量手腕溫度確實算得上是一種折中的方法。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有這樣的疑惑,體溫槍在使用過程中麻煩多多,為何不能換一種方式進行測溫呢?家中常用的水銀體溫計或者電子體溫計雖然準確度高,但是每次測量需要至少10分鐘,耗時是體溫槍的幾百倍,而且它在測量時需要與人體接觸,每次使用後都需要清洗、消毒,這會大幅增加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如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體溫計打碎等意外情況還需要仔細清理玻璃渣和對人體有害的汞(即水銀),可謂是麻煩多多。
還有一種常用的體溫計稱為耳溫槍,它的準確度同樣也高,但需要將其伸入耳洞測量鼓膜的溫度。這種方法同樣存在身體接觸問題,儘管可以在探頭上套上一次性保護套,但是對於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而言還是會產生相當大的成本。
綜上所述,體溫槍是在我們面對傳染病和大量易感人群時性價比較高的選擇。實際上在面對17年前即2003年的SARS病毒期間以及在前幾年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期間,包括體溫槍在內的紅外測溫儀均在公共防疫領域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因而面對此次疫情,它們自然也會再度出山,以求再次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在我們外出時體溫槍只能夠讓我們得知自身大概的體溫狀況,但是要想獲得更加準確的結果最好是在家使用水銀溫度計或電子溫度計進行檢測,如果體溫高於正常值則需要及時去醫院發熱門診就醫。不過即使自身體溫處於正常範圍內也不要掉以輕心,因為發熱並不是患上新冠肺炎或其他傳染病患者一定會出現的症狀,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還是需要勤洗手、勤通風換氣並做好相應的消毒措施,盡可能降低自己和家人感染病毒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