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互動- 這裡有高考師生直播真相
銀川市實驗中學的王秀琴老師,打開自己家裡的電腦和攝像頭,登錄北京四中網校的愛學平台,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直播授課。王秀琴是銀川市實驗中學的一位高三歷史老師,同時也是歷史教研組組長,今年50歲,擁有28年從教經驗。
在此之前,王秀琴已經習慣了三尺講台,雖然平時備課也會做網絡課件和白板教學,但對於遠程直播教學,還是頭一回接觸,“會感覺到一點小緊張”,王老師坦言。
“同學們能聽到我的聲音的話,在公屏上扣1”。
但等了好久,王秀琴也沒有看到公屏上的1,她有點慌了神,趕緊在班級微信群裡詢問,過了好一會,她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在候課的頁面,但沒有點擊“上課”。
王秀琴在“愛學平台”上進行第一節直播授課
“歷史學科近幾年的高考題越來越活了,光靠死記硬背肯定不行了”,所以高三第一堂直播複習課,她琢磨著把歷史學科的五大核心素養,還有唯物史觀下的多元化史觀等知識點都挪到一起,結合近年的高考題,給學生梳理一下,哪些是在高考考場必須考到和運用到的。“把一個知識點反复提煉、強調、練習,希望學生能夠更好的吸收和鞏固”。
談到第一次直播課出現的小狀況,王秀琴有些哭笑不得,“當時對於平台操作,有些地方還不太熟練,課下還好,直播時就會緊張,有點手無足措,不知道該怎麼辦,不過第一次直播課上完後,感覺還不錯。”
每一天都面臨新挑戰
疫情發生後,教育部發文延期開學,並鼓勵利用網絡平台開展“停課不停學”,中小學、高校、校外培訓機構以及線上教育企業都立即響應,以最快速度轉戰線上授課。
銀川市實驗中學是一所藝術特色見長的普通高中,每個年級都有4百名藝術專業的學生,可以說80%的學生都屬於藝術考生,這些學生除了要參加高考外,還要參加藝術專業的聯考和校考。“他們的文化課高考總複習主要就是靠這一個學期。但是由於目前的延期開學,這批考生的文化課高考總複習不能如期開展,家長和學生都非常焦急。”銀川市實驗中學副校長曹丹輝很是擔心。
高考只剩下100多天倒數,高三是最耽誤不起的一個年級,開展線上教學迫在眉睫。
疫情期間內外部免費提供的在線教學平台不少,怎麼選?選哪個?是擺在校長和老師們眼前的首個難題。
銀川市實驗中學在對市面上的各大在線教學平台經過調查和研究之後,最後選擇了北京四中網校銀川分校的“愛學平台”。“因為北京四中網校知名度較高,運行時間長,相對成熟,還有就是,我們經過比對,發現北京四中網校跟其他單純做直播教學的平台相比,交互性更強,教師上課情況、學生在線情況、作業完成情況都有完善的數據統計,更有利於學生學習效果的檢驗和督促,除此之外還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可以為老師教學提供輔助”。
時間不等人,敲定合作之後,雙方便迅速行動起來,為全校500多名高三學生線上開課做準備,加速進入高考衝刺跑中。
2月1號,北京四中網校的技術人員給銀川市實驗中學老師進行了統一的線上培訓;2月3號開始試運行由老師錄製微課或給學生推送學習資源的業務驅動式教學模式;2月6號,高三任課教師正式開通線上直播課。
但問題也隨之接踵而來,在設備調試、試運行、正式直播這短短的幾天內,對於銀川市實驗中學的師生們而言,可以說每一天都面臨新挑戰。
一開始,有些老師的家庭電腦老舊,不符合直播要求,有的硬件設備不全,如缺少耳麥、攝像頭等。為此,銀川市實驗中學緊急採購了一部分設備,最快速度郵寄到老師家裡,保障線上教學最基礎的設備問題。
教學設備解決後,更大的難題來了。銀川市實驗中學共有150多個任課教師,老師們的年齡跨度大,計算機水平也參差不齊,雖然進行了培訓,但僅僅兩天的準備時間,很多老師對設備和系統的熟練度不夠,尤其是有很多年齡偏大的老教師學起來非常吃力。
曹校長表示,在初期,設備的準備和調試是最集中爆發的難點,在正式開始實施線上教學後,老師和學生端網絡狀況的穩定又成為了最核心的困擾。
“像卡頓、登不進去,這種現象會隨時會出現;直播過程中,老師一會課件打不開了,一會學生說沒聲音了,北京四中網校的技術人員都以最快的時間,給予支持和響應,確保每位老師提出的問題,都能被及時解決。技術人員幾乎是全天24小時在線,一個一個手把手指導,甚至犧牲中午和晚上休息的時間,北京四中網校的這種敬業精神讓我們非常感動。”
北京四中網校技術人員在微信群裡解答老師遇到的問題
“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
考慮到高三藝術專業學生的特殊性,需要給他們預留專業備考的時間,同時為了減少長時間盯著電子設備對學生眼睛的傷害,銀川市實驗中學提出了三個“相結合”的策略,即直播與錄播相結合,線上教學與線下自主學習相結合,校內校外資源相結合。所以,教務處在課表上做了靈活的安排,早晨7:40~8:00是語文和英語早讀時間,8:00~10:00之間安排兩節直播課教學,10點以後是學生諮詢和完成作業的時間,下午2:30~4:30安排兩節直播課教學,其餘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
一位政治老師正在直播上課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如何能夠真正立足於線上教學的特點,增強教學的有效性,對教師備課、教學方法、策略選擇的轉變上,都提出來了更大的挑戰。” 曹校長說道。
跟以前45分鐘一堂課相比,線上課一節就是一個小時,一個老師要面對8個班,幾百號人,教學互動的難度可想而知。
王秀琴坦言作為一個傳統教師,突然一下子轉到線上教學,確實會有些不適應,“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
在傳統課堂上,老師跟學生之間可以通過語言、表情、眼神、肢體進行實時交流,而遠程教學就做不到了。在備課方面,直播比線下備課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比如要去精心琢磨用什麼樣的方式和語調能把這個難點凸顯出來,而且還能把學生調動起來,讓他願意去聽,包括課件和作業練習題都要進行再次處理,以適應線上教學的方式。“這是一個需要摸索的過程,我的同行們都在不斷地學習和調整。”
一位高三教師正在備課
不過,王秀琴認為線上教學也有其優勢所在。比如學習時間比較靈活,如果沒有趕上直播課,學生可以看回放。另外,北京四中網校愛學平台也提供了豐富的互動功能,比如公屏上可以跟學生連麥讓學生回答問題,學生有不懂的內容也可以在交流平台上直接提問,老師隨時解答。還可以在線佈置作業,老師規定答題時限,客觀題學生提交後系統自動批改,主觀題可以選擇在對話框中直接輸入或者拍照上傳,老師批改完練習題後可以在討論平台上進行統一答疑交流。
一位高三學生正在認真聽課
經過幾天直播課的實踐,年級組逐漸探索出一套全方位的線上線下配合體系。每天主講老師下課後,把上課時學生體現的一些問題反饋到年級組微信群,群裡各班的班主任通過微信電話跟家長溝通,去強調這個問題,及時反饋和督促;學生上課的作業和答疑,由各班任課老師在微信群進行;另外,任課老師會定期把老師的教學課件、學習資料等推送到教研組微信公眾號上,供學生復習使用。包括各班安全狀況的每月上報等情況,也都及時通過QQ群、微信群來進行。
老師通過各班微信群跟家長反饋交流
線上課堂畢竟是隔空教學,在老師看不到學生的狀態下,如何保證教學效果呢?
王秀琴表示,一方面,老師需要多做準備,除了必須保證學生能夠按時上線進入課堂簽到聽課之外,在課堂中要求學生做好筆記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另一方面,家校合作空前重要,督促學生在家預習、聽課、誦讀、做筆記、完成作業等,都需要家長的配合。“如果家長上心的話,我覺得還是會有效果的。被督促得緊的孩子,課上的表現,作業完成情況總會好一些。”
一位高三學生一邊聽課一邊做筆記
“沒有一個老師會在意工作量的事情”
提到轉戰線上教學後對生活帶來的改變時,王秀琴說,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幾天感覺時間過得特別快。“早上起來吃完早餐,我就坐到電腦前一直到中午下課,然後準備中飯、繼續上課,晚上吃完飯再趴回到電腦前,一坐就到晚上11點多了。”
“眼睛確實很累,我昨天晚上11點45關的電腦,熱敷了一下沒見好,後來讓孩子找出了眼部按摩儀按摩了一會兒,才感覺好了點。”
王秀琴開玩笑地說,“我昨天跟我們另外一位老師溝通下一步的授課,那位老師說她這幾天都沒離開過電腦,今晚她家兒子吃的泡麵,我說今晚可是正月十五,你就讓你兒子吃泡麵?然後她講實在是沒有時間做飯。”
對於工作量的增加,王秀琴並沒有絲毫抱怨,“我們經常說醫者仁心,其實師者父母心。線上教學是特殊時期的一種特殊方式。疫情當前,對於老師來講,線上教學也是無奈下的一個職責所在。我覺得沒有一個老師會去在意工作量的事情,可能會不適應,可能會有壓力和擔心,但真的身在其中,必須要去做這些事情的話,我身邊的每一位老師都會積極主動地去學,大家都在努力去做自己該做的和能做的事。”
目前,銀川市實驗中學的高一高二年級,也已經陸續開展了在線直播教學,保證學生在停課期間不落下學習進度。
北京四中網校平台服務量十倍暴增,“我們在跟時間賽跑”
北京四中網校校長黃向偉形容這幾天的感覺,“跟度日如年似的”。
疫情以來,北京四中網校決定免費向全國初高中學校提供在線智慧教學云平台後,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6000多所學校申請合作,而且學校數量每天都還在不斷增加。
黃向偉表示現在的平台服務量是過去的十倍都不止,突然暴增的用戶量,過去儲備的網絡資源遠遠無法滿足需求,這給北京四中網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最近所有的精力都在圍繞用戶的順暢使用和擴充網絡資源上。這個工作特別困難,因為現在提供網絡資源的機構很多還沒有復工,比如IDC服務器、交換機等想買都買不到”,硬件設備不到位的話,乾著急也沒有用,黃向偉只能想方設法借調、臨時租用,硬著頭皮去找各種渠道應急。
春節期間,北京四中網校的員工們都在連軸轉,基本上是全天候在監控,工作量是以前的數倍。“這兩天我們在跟時間賽跑,每個人都是睜眼在工作,閉眼工作還沒結束,有時候做夢都在工作”,黃向偉也很擔心員工們這種工作狀態會透支身體。
不過,黃向偉表示,此次疫情也並不完全是壞事。對從事在線教育的所有機構來說,或許是一次機遇。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往往最能考驗自己的產品和服務質量,還有對企業協同辦公的效率也是一個鍛煉的機會。從老師和學生角度來講,可以讓更多老師掌握在線教學的方法和能力,學生也能養成在線學習的習慣。對於教育行業從業者來說,經此一“疫”,在線教育行業或許會迎來大爆發,一些純線下的機構未來可能會考慮線上線下相混合的教學模式。
銀川市實驗中學只是此次疫情期間萬千學校探索線上教學的一個縮影,令我們欣喜的是,互聯網科技,正在一點一點改變著傳統教育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