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在7500萬年前的恐龍化石中發現DNA和蛋白質
據外媒報導,古生物學家宣佈在7500萬年前的恐龍化石中發現了有機物。該研究小組稱,他們在化石中發現了軟骨細胞、蛋白質、染色體乃至DNA的存在證據,這意味著這些細胞的存活時間比人們想像的要長得多。
據悉,來自中國科學院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白堊紀時期的斯氏亞冠龍軟骨化石得到了這一發現。這些特殊的標本由於都還處於幼年階段,這意味著它們在死亡的時候都還沒有具備離開巢生活的能力。
研究小組在頭骨碎片內發現了保存完好的軟骨細胞的證據。其中兩個仍以類似於細胞分裂末期的方式連接在一起,而另一個則包含了類似染色體的結構。
研究人員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檢查任何原始分子或蛋白質是否還能被保存下來,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小組對來自同一巢穴的其他頭骨進行了兩次詳細的分析,並將結果跟更近期的幼年鴯鶓頭骨樣本進行了比較。
首先他們採用了免疫測試,這涉及到一種物質,即如果它檢測到某種特定細胞類型的抗體就會發生反應。在這種情況下,測試對II型膠原的抗體產生反應,這是一種在動物軟骨中常見的蛋白質。研究小組說,這表明原始蛋白質的殘留物仍存在。
可以理解的是,跟鴯鶓相比,恐龍樣本的反應要弱得多。與此同時,恐龍的染色局限在一個地方,而鴯鶓則分散在整個樣本中。
在第二項測試中,研究小組試圖找到這種恐龍的DNA。他們從斯氏亞冠龍身上分離出單獨的軟骨細胞並用兩種不同的染色物質跟DNA片段結合。不出所料,這種染色跟現代細胞的染色方式相同。
在這些樣本中發現DNA的潛在意義無疑是巨大的。目前的觀點認為,DNA最多只能保存100萬年,但這些化石已經有7500萬年的歷史了。
“這些令人興奮的新結果進一步證明,細胞跟它們的一些生物分子可以在深度時間內持續存在,”該研究聯合首席作者Alida Bailleul指出,“他們認為DNA可以保存數千萬年,我們希望這項研究將鼓勵研究古代DNA的科學家突破目前的極限,並使用新的方法來揭示古代組織中所有未知的分子秘密。”
不過這一發現可能在其他一些科學家看來並不正確,早前就曾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儘管如此,這項新研究的研究人員似乎已經先發製人。他們指出,由於II型膠原蛋白不是由微生物產生的,所以細菌生物膜不會導致檢測結果呈陽性。生物膜也會在DNA染色測試中產生跟人們在這裡看到的非常不同的模式。最後,研究小組表示,跟鴯鶓的比較是在完全不同的實驗室裡進行的,所以不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
雖然《侏羅紀公園》仍是小說王國,但恐龍DNA和有機分子可能存在數千萬年的可能性仍令人著迷,它可以讓人們可以更多地了解這些迷人的遠古生物。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