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破除“SCI崇拜” 樹立正確評價導向
近日,中國學術界影響最大的事件莫過於教育部和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規範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治理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的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並出台規範各類評價工作中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的10條意見和措施。
其中包括準確理解SCI論文及相關指標、深刻認識“SCI至上”的影響、建立健全分類評價體系、完善學術同行評價。
對上述意見和措施,業內人士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對於推動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回歸學術初心,淨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一些專家指出,破除論文“SCI崇拜”是推進建立科學評價機制的重要突破口,要以此為契機,繼續大力推進學術、科研成果評價制度改革,拿出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實招硬招,構建科學、合理的學術、科研成果評價體系。
錯位成為學術評價核心標準
“SCI至上”,也被概括為“SCI崇拜”,是教育部、科技部此次出台新文件治理的目標指向,什麼是“SCI至上”?這種現像是如何形成的?弄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無疑是理解新文件提出的治理措施的關鍵所在。
SCI是英文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首寫字母合寫的簡稱,其中文為《科學引文索引》,即國內外廣泛使用的科技文獻索引系統,與工程索引、科技會議錄索引一起並稱世界“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SCI論文就是發表在SCI收錄期刊上的論文,相關指標包括論文數量、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排名等。所謂“SCI至上”就是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學術評價,以及職稱評定、績效考核、人才評價、學科評估、資源配置、學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標,導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出現過度追求SCI論文及相關指標,甚至以發表SCI論文數量、高影響因子論文、高被引論文為根本目標的現象。
從文獻索引系統直接轉化為科研和學術評價標準,這顯然是一種錯位。對此,教育部科技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SCI論文並不等同於高水平論文,引用數反映的是論文受關注度,並不必然反映創新水平和實質貢獻,高被引論文更多反映的是學術研究熱點,但並不直接說明其創新貢獻。此外,論文主要是基礎研究成果的表達形式,SCI論文相關指標並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創新貢獻,不適用對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工作的評價。
SCI被引入中國科研評價體系始於上世紀80年代末,彼時,國內一所大學率先將其引入作為本校科研評價的重要依據。此後,SCI被國內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吸收利用,並逐漸發展成為國內主流的學術、科技評價方式。
SCI引入和在國內的流行有特殊的歷史背景。改革開放後,國內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標準體係以解決科研水平的評價和科研經費撥付等相關重大問題,但是由於當時直接參與科研工作的人員數量有限,學術圈相對狹小,評審主觀性太強等,初步建立的同行評審機制無法發揮應有的功能。SCI通過統計大量論文以及某期刊某論文在某學科內的影響因子、被引頻次、即時指數等量化指標來對期刊、論文等進行排行的功能,對中國學術界無疑頗具吸引力。在當時歷史條件下,SCI的引入的確是一大進步,對引導國內學者在全球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提升中國科研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加強與外國和國際前沿科技水平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扭曲科技創新價值追求
SCI作為文獻索引系統,被引入充當科研和學術評價標準有先天缺陷。清華大學教授、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李志民指出,SCI嚴重“偏科”,具體來說,既有偏重基礎科學,而工程應用學科不足的問題,也有基礎研究不同領域冷熱不均的問題。此外,還有英文期刊佔比過高,造成影響因子偏向性過強的問題;引用率準確性不能得到保證,甚至可能評出錯誤結果的問題等。
與先天缺陷和不足相比,被扭曲甚至神話是SCI被引入充當科研和學術評價標準更受詬病的問題。李志民說,有人戲稱SCI指標是學術界的“GDP”,因為這些指標與獎金、撥款等物質利益因素直接掛鉤。很多項目評審組很大程度上根據申報材料裡的SCI論文數目和引用數量給出評審結論,往往不去考察論文的內容和實際水平;很多學者的學術頭銜、收入等與這些數量指標關係甚大,比如,國內幾乎所有大學對學校員工發表在SCI收錄期刊的論文實行獎勵制度,把期刊分為不同級別種類設立不同的獎勵金額,其中《科學》《自然》等國際頂刊上發表論文的獎金最高。這就導致了“SCI崇拜”。
“SCI崇拜”使一些科研人員把科學研究的目的從解決問題簡化為發表SCI論文,科研評價成了數SCI論文,“唯論文”成為科研領域的大問題。李志民指出,SCI量化指標“綁架”學術共同體的認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更為嚴重後果:滋長了更多學術不端現象。同時,讓一些中國學者更願意在國外期刊上發表論文,造成了國內科技期刊特別是中文科技期刊水平“矮化”。
教育部科技司負責人表示,“SCI崇拜”導致科技創新價值追求扭曲、學風浮誇浮躁和急功近利等,不利於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不能滿足新時代對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不利於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社會各界對破除論文“SCI至上”、優化學術生態的呼聲十分強烈。為此,有關方面出台了《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相關部門開展了包括“清理唯論文”在內的專項行動。為服務教育強國和科技強國建設,加快提升學術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學的評價體系,教育部聯合科技部出台新的文件,進一步作出部署。
落實治理政策仍任重道遠
“我非常期待新政策實施效果。對其它學科我不了解,計算機學科不該要求SCI論文,這個領域主要評價指標是會議論文大於期刊論文。學界內中國計算機學會論文列表目錄是很權威的,學院要求中國計算機學會列表論文,但是學校要求SCI論文,兩個標準不一致,學生就得兩頭忙。”一名即將畢業的計算機專業博士生在閱讀完微信公號《科研圈》相關文章後寫下這樣的留言。他顯然針對的是《意見》第九條“科學設置學位授予質量標準”寫下的。該部分規定,不宜以發表SCI論文數量和影響因子等指標作為學生畢業和學位授予的限制性條件,讓破除“SCI崇拜”政策可惠及相關專業的博士畢業生。
值得注意的是,第九條措辭為“不宜”,表明這並不是“一刀切”的禁止性規定,而是考慮不同學科特點、不同高校差異,因地制宜選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在一些基礎學科,導師和院係從科研能力培養、科研實踐訓練的角度出發,對學生提出相應要求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人才培養需要的。”教育部科技司負責人說。
在破除論文“SCI至上”方面,《意見》更多是採用“負面清單”管理的方式,羅列了有關的5個方面,其中包括,改進學科和學校評估,審慎選用SCI論文數量等量化指標;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職務)評聘的直接依據,以及作為人員聘用的前置條件;解除SCI論文相關指標與資源配置和績效獎勵的直接掛鉤關係。
這些“破”的措施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看來無疑會取得很好的糾偏之效,使得SCI論文回到應有的位置,但是他同時指出,還必須下大力氣做好“立”的工作,也就是《意見》中所奉行的以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科學評價學術水平。具體來說,就是要完善學術同行評價,引導評審專家不簡單以SCI論文相關指標代替專業判斷,負責任地提供專業評議意見,並倡導建立評審專家評價信譽制度;規範評價評審工作,大力減少評估評審事項,評價指標和辦法要充分聽取意見,實行代表作評價,並遵循同行評價原則。
熊丙奇指出,上述措施符合學術評價改革的根本方向,其中,建立有公信力的學術同行評價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而要達此目標,就要繼續大力推進教育簡政放權改革,在學術事務的管理與評價中,充分發揮學術共同體的作用,提升學術治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