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商業評論:特斯拉如何顛覆傳統汽車行業
《哈佛商業評論》本周刊登了哈佛商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科技銷售講師洛維·希普利(Lou Shipley)的評論文章,分析了特斯拉為何能顛覆傳統汽車行業,並成為華爾街的寵兒。他認為,特斯拉相對於傳統汽車廠商建立了四方面優勢。
以下為文章全文:
特斯拉近期突破性的市場表現表明,懷疑者可能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到1月中旬,特斯拉的市值已達到1070億美元,超過了德國汽車巨頭大眾,成為僅次於豐田、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汽車公司。特斯拉的估值現在超過了福特和通用的總和。華爾街的懷疑者可能會感到震驚,而特斯拉的創新商業模式對整個汽車行業的生存構成了威脅。為什麼會是這樣?矽谷知名風投公司安德森-霍洛維茨的聯合創始人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曾在2011年發表的文章中做出過著名斷言:“軟件正在吞噬世界。”實際上,軟件正是特斯拉的一大優勢。
在當今以軟件為中心的世界中,傳統汽車廠商沒有為競爭做好充足的準備。與靈活的特斯拉不同,它們規模龐大,官僚作風嚴重,面對客戶需求反應遲緩,依賴傳統的汽車金融服務來驅動銷售增長,並且在文化上與軟件公司的差別很大。
他們也知道這點。去年秋季,仍在汽車排放醜聞中搖搖欲墜的大眾就表態,特斯拉是“重要的競爭對手”。大眾和其他傳統汽車廠商所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缺乏在軟件化汽車時代參與競爭所需的專業知識。特斯拉及高調的創新者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短短16年時間裡就顛覆了這個有著長達一個多世紀歷史的行業。
這場顛覆為什麼會如此快地發生?我們可以看看,傳統的汽車行業領先者如何取得了今天的成就。20世紀20年代,汽車行業中大約有200家廠商。隨後,這個碎片化的市場逐漸整合,形成了幾家行業巨頭。這些巨頭利用龐大的資本構建行業壁壘,並認為這樣的壁壘是牢不可破的。
特斯拉在高端汽車市場的創新速度更像是谷歌和亞馬遜,而不是傳統汽車公司。特斯拉飆升的市值向所有汽車廠商發出了明確信號,即它們需要建立更具創新性、類似特斯拉的商業模式,才能繼續生存。
目前,特斯拉至少在四個方面做得比傳統汽車廠商要好:
1、特斯拉以類似軟件產品的方式開發汽車
特斯拉開發汽車的方式是在獨特的硬件上開發軟件。這與蘋果開發iPhone,或是微軟利用英特爾芯片和戴爾 PC的方式很類似。因此,特斯拉每幾週就可以優化汽車中的軟件功能。這完全不同於傳統汽車行業的模式。以往,在你購買汽車之後,汽車就會長期不變。
由於零部件較少,因此特斯拉汽車的保有總成本要明顯低於燃油車。車主不需要支付太多的費用更換機油或火花塞。汽車廠商實際上非常清楚這點,並從汽車的售後服務中謀取了可觀的利潤。
2、特斯拉簡化了購買流程,讓消費者掌控一切
特斯拉不會在報紙或廣播上投放廣告,而是採用了類似軟件的銷售模式。特斯拉知道,消費者很聰明,因此只是嘗試找到消費者。他們非常了解買家的購物決策歷程。
購買特斯拉的汽車很簡單。你只需上網,挑選一款車型,添加功能,支付定金,並預約提貨時間。相比之下,在購買一款日系品牌汽車時,你需要與銷售人員溝通,而後者不會直截了當地給出價格。他會不斷地去找經理,溝通新討論的價格是否合適。在客戶提車時,銷售人員還會希望客戶給予10分好評,以便他能拿到獎金。
3、利用電池技術方面的實力,特斯拉將車輛生命週期中的總保有成本降到最低
特斯拉電動車的結構要比燃油車簡單很多。有業內人士估計,特斯拉電動車只有大約20個部件,而傳統燃油車大約有2000個零部件。這樣的簡化大大降低了車主保有成本。特斯拉最近收購了多家電池製造公司,並將這些技術應用在自己的車輛中,從而有可能進一步降低保有成本。雖然其他汽車廠商也努力建立在電池領域的專業性,但隨著市場的發展,它們仍將處於追趕者的位置。
4、堅持環保,應對全球變暖,特斯拉佔領了市場趨勢
從營銷角度來看,特斯拉在某些領域已經具備了很大的優勢。所有人都會想要使用無污染、不需要去加油站、真正環保的汽車。其他製造商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在這個領域迎頭趕上。
在這種情況下,汽車行業應該怎麼做?傳統汽車廠商將在20年代提供更多電動汽車,但並不一定是軟件化的汽車。這些產品只是安裝了電動機的傳統汽車。
可以肯定,軟件化汽車存在安全風險,就像任何其他互聯技術一樣。不過,通過建立模型,更高效地管理這些風險,特斯拉可以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
現在,傳統汽車廠商必須思考如何向軟件公司轉型。然而考慮到這些公司的處境,它們就像是面臨新興創業公司挑戰的傳統軟件公司。它們只能收購競爭對手,推動市場整合。我們應該關注這方面的活動,因為這樣的整合很可能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