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攜帶這麼多致命病毒竟是為了在天上飛
蝙蝠們庇護著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們,包括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尼帕病毒、SARS病毒等。為什麼它們在四處傳播這些病毒的同時,自身卻不會染病呢?現在,我們或許窺探到了它們能耐受這些病毒的秘密——因為飛行實在太辛苦了。
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周鵬與其團隊對蝙蝠和其他無法飛行的哺乳動物免疫系統進行了研究。他們著重研究了胞質DNA。胞質DNA游離於細胞質中,它的一種形成方式是病毒感染後,讓細胞複製自己的遺傳物質;此外,高強度的體力運動也會帶來同樣的效果,運動產生的自由基在細胞內堆積、破壞DNA,產生游離的DNA片段。
大部分哺乳動物很少需要進行超高強度的運動,所以它們自身的DNA片段鮮有游離的可能。因此,當它們的免疫系統偵察到胞質DNA時,便會直接將其當作病毒入侵的信號,進行攻擊。誘發這一反應的是STING蛋白,它們會利用乾擾素攻擊病毒感染區域。
然而,由於飛行對體能的巨大需求,蝙蝠體內常常會產生胞質DNA,這些游離片段讓早期蝙蝠的免疫系統誤認為是病毒感染信號,繼而攻擊自身組織。為了避免這種困擾,在演化過程中,蝙蝠對抗病毒的免疫反應減弱,讓病毒得以與蝙蝠共存。
變異的免疫系統
研究團隊分別模擬了小鼠和中華菊頭蝠體內白細胞的感染。2003年的SARS事件在全球範圍內造成約8000人感染、近600人死亡,而攜帶SARS病毒的元兇就是中華菊頭蝠。研究顯示,小鼠白細胞產生的干擾素濃度至少是中華菊頭蝠的10倍。
中華菊頭蝠(Rhinolophus sinicus)
他們對比了30種蝙蝠和10種無法飛行的哺乳動物(包括人類)體內的STING基因,發現所有蝙蝠的STING蛋白都在一個特定位置缺少了一個絲氨酸,而其他哺乳動物的STING都保留了絲氨酸。這個位置的絲氨酸決定了細胞對偽病毒入侵的反應,缺失這個絲氨酸的蝙蝠得以與其他哺乳動物無法忍受的病毒共存。
“野生蝙蝠可能會攜帶很多病毒,但它們都維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相比於控制,這種現象更像是共生,”周鵬介紹說,“較弱的抗病毒反應並不總是壞事。”
在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的John Mackenzie看來,研究蝙蝠的病毒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由於這些病毒可能會在未來導致新的全球流行病,所以研究蝙蝠如何在它們的侵擾下保持健康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