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是怎麼發現的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進一步擴散,中國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正齊心協力集結起來對病毒展開攻堅研究,開闢出醫院以外對抗病毒的“第二戰場”。1月24日,國家病原微生物資源庫發布了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成功分離的我國第一株新型冠狀病毒電鏡照片。
北京時間25日凌晨,權威醫學雜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由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領銜的相關研究論文,披露了中國科學家發現並分離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全過程。
高福團隊通過對早期發現的三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樣本進行全基因組測序,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乙型冠狀病毒屬(betacoronavirus)病毒。該病毒從感染者氣道上皮細胞中分離出,隨後將其命名為2019-nCoV,這種病毒歸屬於Sarbe病毒亞屬,正冠狀病毒亞科,但形成了另外一簇的進化分枝。2019-nCoV與MERS-CoV和SARS-CoV都不同,它成為可以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科中的第七個成員。
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中文版《NEJM醫學前沿》25日的報導,高福團隊在論文中披露,2019年12月末,幾家當地衛生機構報告了一組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這些患者在流行病學上與武漢的一家海鮮和濕畜批發市場有關。12月31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派出快速應急小組會同湖北省和武漢市衛生機構進行了流行病學和病原學調查。
據研究報告,2019年12月27日,出現嚴重肺炎症狀的3名成年患者被收入武漢一家醫院。患者1為49歲女性;患者2為61歲男性;患者3為32歲男性。研究團隊收集了患者1和患者2的病史:患者1沒有潛在的慢性基礎病史,但從2019年12月23日出現發熱(體溫37-38°C)、咳嗽及胸部不適症狀。在臨床症狀出現後4天,咳嗽和肺部不適症狀加重,但發熱症狀緩解,基於CT掃描的結果做了肺炎診斷。此患者的職業為海鮮市場的零售商販。
患者2初始症狀從2019年12月20日開始,出現了發熱和咳嗽。在起病後7天出現呼吸困難且後續2天進行性加重(胸片資料見圖1),在此期間進行了機械通氣。該患者曾經常出入海鮮市場採購。患者1和患者3在經過治療後於2020年1月16日出院,但患者2在2020年1月9日死亡,沒有採集到患者的組織標本。
胸片
高福團隊稱,2019年12月30日,從武漢金銀潭醫院採集了這3位患者的肺泡灌洗液。後從這3位患者體內都分離到了新型冠狀病毒。論文稱,儘管2019-nCov與蝙蝠體內分離到的乙型冠狀病毒相似,但是與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有不同。上述3份來自武漢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與2份來自蝙蝠體內的SARS樣病毒株形成了Sarbe 冠狀病毒亞屬B譜系中一個新的分枝;來自人體的SARS冠狀病毒則與中國西南部蝙蝠體內分離到SARS樣冠狀病毒共同形成了Sarbe冠狀病毒亞屬的另外一個分枝。
《NEJM醫學前沿》同期發表的一篇社論中指出,繼2002年暴發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SARS-CoV)和2012年暴發的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MERS-CoV)之後,2019 -nCoV是過去20年間在人類中出現的第3種致病冠狀病毒。
來自中國、泰國、韓國和日本的最新信息表明,與SARS和MERS相比,與2019-nCoV相關的疾病似乎相對較輕,2019-nCoV的致病性似乎比MERS-CoV和SARS-CoV弱。然而,這也導致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對遏制新病毒、防止其大規模傳播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社論指出,高效率的人傳人是這一新病毒發生大規模傳播的必要條件。然而,如果病毒感染不會引起嚴重疾病,感染者很可能不會就醫。相反,他們可能會去工作和旅行,從而可能將病毒傳播給接觸者,甚至可能發生國際傳播。如果許多感染者並無症狀或僅有輕度症狀(假設這些人能夠傳播病毒),那麼確定傳播鍊和追踪後續接觸者將變得複雜得多。
社論還表示,目前尚不知曉在病毒人際傳播能力的整個範圍內,2019-nCoV新病毒落在何處。但基本上可以認定,如果該病毒可高效傳播,則其相對於SARS而言看似較低的致病性可能反而會導致大規模傳播。這樣,在個體層面構成較低健康威脅的病毒可在人群層面構成較高風險,有可能造成全球公共衛生系統的破壞和經濟損失。
另一位專家艾奧瓦大學的Stanley Perlman在雜誌配發的評論中指出,關於這種新病毒感染,仍然有很多信息需要了解。最重要的是,需要確定人際傳播的程度和臨床疾病的各種表現,獲得盡可能多的時間和地理上無關的臨床分離株,以評估病毒突變的程度,並評估這些突變是否表明對人類宿主的適應性。此外,還應當盡快確定該病毒的人畜共患病病原體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