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為何易成病毒傳染源
編者按:鐘南山院士日前表示,竹鼠、獾等野生動物可能是新型冠狀病毒向人類傳播的“罪魁禍首”。到底哪些野生動物容易成為病毒的“宿主”,為什麼這些動物反而不容易受到新型病毒的感染?人們又應該如何進行預防?針對上述問題,《環球時報》記者22日採訪了多位國內相關領域的專家。
本報記者倪浩範凌志 本報特約記者任重
哪些動物易成病毒“宿主”
1月20日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將病毒傳染至人群的來源指向了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他分析說,通過初步的流行病學分析,通過野生動物傳染給人的可能性比較大,比如竹鼠、獾。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22日也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哪些野生動物容易向人類傳染疾病呢?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2日報導稱,被中國頂級專家鐘南山指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源頭的竹鼠,近年在中國大陸被大規模人工養殖,更在網紅推介下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美食。該文章還援引港媒報導稱,竹鼠外形粗壯,主要生活在亞熱帶森林、灌叢和竹林中,主要以竹子為食,因為體型龐大肉多,營養價值豐富,有較高經濟和藥用價值。
如同SARS疫情時期一樣,蝙蝠也被高度懷疑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的元兇。1月22日,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發布題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的文章,稱經過病毒序列比對分析,同濟醫院專家組推測新型冠狀病毒病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據醫院感染科主任寧琴介紹,在從蝙蝠到人的傳染過程中很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間宿主媒介。
武漢大學醫學病毒研究所所長楊占秋認為,真正的“元兇”還需進一步研究才能確定。22日他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嚴格來說,應該從動物體內找到活的病毒,才能證明它是原始宿主,如果僅從動物體內基因片段找到的依據也只是模棱兩可的。楊占秋認為,新型冠狀病毒不只源於蝙蝠,還可能寄生在不同動物體內。那麼多的宿主,目前只鎖定在蝙蝠身上還為時過早。
英國廣播公司(BBC)22日稱,當年的SARS事件中,醫學專家最初認定,果子狸是該病毒的元兇。在SARS過去多年後,中國科研人員在《自然》雜誌上刊發論文,稱SARS病毒的真正元兇是中華菊頭蝠。
近幾十年來全球出現的重大傳染病總與動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據美國合眾國際社報導,《科學公共圖書館·被忽視的熱帶疾病》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新出現的人類傳染病中,有60%以上源自動物,這些人畜共患病的動物源性疾病中又有70%以上來自野生動物。研究顯示,大約85%的受訪者在一生中的某階段吃過靈長類動物的肉。
美國卡里生態系統研究所和佐治亞大學的研究人員日前在《寄生蟲學趨勢》上發文稱,超過10%的囓齒類動物是動物傳染病宿主,攜帶了85種不同的疾病。儘管該研究涵蓋的靈長類動物不多,但有21%是宿主。研究人員還指出,儘管蝙蝠“臭名昭著”,但其攜帶的疾病(25種)少於囓齒類動物(85種)、靈長類動物(61種)和食肉動物(83種)。另外,歐洲和俄羅斯是囓齒類宿主的全球熱點地區,中南美洲是蝙蝠熱點地區,而靈長類宿主主要集中在赤道非洲。而且,與其他病原體類型相比,哺乳動物攜帶更多的細菌。
除了不吃,還應怎麼做
伴隨疫情的發展,中國互聯網上不斷傳出人們食用蝙蝠等野生動物的畫面。那我們應該如何防範新型病毒通過動物向人體傳播呢?
楊占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食用經過高溫烹煮的野生動物本身不會致病,因為經過高溫後,病毒寄生的環境已經被破壞。但人們在獲得、加工環節接觸這些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過程中的風險卻非常大。楊占秋認為,要杜絕這種傳染的風險,還是需要群眾不要盲目食用野生動物,最大程度切斷病毒傳染的風險。
上文提到的匿名免疫學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除了不吃這些野生動物外,盡量不要飼養從野外抓來的野生動物,而且也不要進行接觸。同時也要關注有一些野生動物,它們可能攜帶一些寄生蟲,跳蚤、蚊子也可能把野生動物身上的病毒傳給人,比如鼠疫。另外野生動物的分泌物或糞便,以及其污染的物品也要盡量少接觸,最好不要接觸。
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網站稱,病原體之所以容易導致人類感染、傳播,跟現在的生活方式有關。現在人類居住得更加密集,交往也更加頻繁。自然的破壞、頻繁的動物貿易、變暖的氣候都為病原體傳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病原一旦形成人間傳播,便捷、頻繁的旅行等活動則更容易將病原體通過感染者快速地散播到世界各地,成為全球性公共安全問題。
“德國之聲”22日稱,世衛組織建議,在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後,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和口。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市場裡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不過,即使在疫情高發地區,如果肉在食品製備過程中經過徹底烹飪和妥善處理,也可安全食用。
世衛組織還建議,如果在生鮮市場工作,在接觸動物和動物產品後,勤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每天對設備和工作區域進行一次消毒。在處理動物和生鮮動物產品時,穿好防護服、戴手套和麵部防護。下班後脫去防護服,每天清洗並將其留在工作區域,避免家庭成員接觸未清洗的工作服和鞋子。
新病毒為何“偏愛”野生動物
為什麼新型病毒總是寄生在野生動物特別是哺乳動物身上,而這些病毒為什麼對於這些動物自身沒有構成嚴重的危害呢?
楊占秋解釋說,病毒一個重要的特性就是必須寄生於生命體才能存活,而自然界中生物種類繁多、分佈廣泛,所以各種生物成為病毒的儲存庫。有些動物身上的病毒致病性比較弱,而有些動物身上的病毒在長長的傳導鏈條上通過多次變異,從而變得攻擊性非常強,引起人們廣泛關注。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免疫學專家2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野生動物在自然界中生長,很難對它們進行全面管理,野生動物的防疫工作幾乎是很難開展的,所以野生動物會有很多潛在的病原體感染。並且由於在野外生存,人類也很難對動物感染的病原體進行檢測。
楊占秋介紹說,“當這些病毒寄生於其他生命體時,並不表現為疾病,因為病毒需要依靠長期寄生在動物身上來完成自己的生命活動,因此一般情況下不會導致宿主生病,宿主對病毒也具有相應抵抗力。”但當病毒開始向外傳染,在不同的中間宿主間傳染時,就容易出現變異,就會產生使宿主致病的效果。
動物經過人類馴養之後,是不是身上病毒的危害性就小很多?楊占秋對此予以肯定。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說,野生動物和飼養動物身上都存在病毒,區別是量的多少。因為飼養動物環境比較乾淨,或者是人為消毒處理,不利於病毒生長。有時,同一種病毒在家禽家畜身上與在野生動物身上表現的特性並不一樣。因為病毒要生存,必須適應不同的宿主環境。
上述免疫學專家認為,如果對於飼養的野生動物沒有進行有效檢疫,那這些動物體內還是可能會有病原體存在,並可能會在人工飼養下不斷傳播,甚至發生變異,產生對人體更強的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