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式美顏軟件引爭議法媒:“濾鏡就是毒品”
法媒稱,數字美顏軟件就是“毒品”。據法國《世界報》網站1月18日報導,鼻子上佈滿細小的腫塊,臉頰潮紅、嘴唇腫脹有著打過肉毒素針的痕跡:在Instagram上,最近流行的“回到手術室”類型的濾鏡潮流讓人感到有點害怕。這些濾鏡可以將自拍照修改出一張整容突變臉。
不過,在2019年10月,臉書禁用了這些增強現實的整容式濾鏡。在《美國醫學會雜誌·面部整形外科學卷》月刊2018年的一篇文章中,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指責這些濾鏡是在促進變形恐懼症的出現。
報導稱,習慣於通過智能手機安裝的應用在一瞬間改變自己外貌的年輕人難於接受“真實生活中”自己的形象。
17歲的中學生卡拉會先修自己的臉,然後再將其發佈在Instagram上,這是“新規範”。“所有人都這麼做,甚至那些對自己美麗容顏感覺良好的人也這麼做。我用FaceTune帶來磨皮效果。不過我是不會濫用的。我有些女性朋友把皮膚弄成橙色,修出玩具娃娃那樣的大眼睛,把身材修得太過了。”12歲的巴黎女孩萊娜說:“濾鏡,就是毒品。它可以讓你嫉妒你自己。因為你希望成為濾鏡效果修改後的那個樣子。”
一些美國整形外科醫生稱,很多來做手術的年輕人只有一個想法:整成他們“變身”的樣子。
數年前,還只有專業的攝影師會使用數字工具來“裁剪”他們的圖片。自那之後,隨著2010年代智能手機的爆炸式增長,修圖逐漸普及化。“完美”的容顏或者身體現在只需要點幾下就可以實現。此類的美顏應用軟件層出不窮:VSCO、BeautyPlus、Perfect Me、美圖秀秀、WowFace、InstaBeauty……全球有5億用戶的短視頻社交網絡抖音也有自己的修圖應用。
報導稱,數字濾鏡市場巨大,而且是全球性的。其中的先驅軟件FaceTune已經被下載過1.8億次。
如果說藝術還在探索這些新的美學代碼,市場營銷則顯然已佔據了這一“濾鏡文化”。像迪奧這樣的企業已直接向虛擬化妝前進。2019年12月,迪奧推荐一款增強現實濾鏡通過3D效果測試其新的彩妝。人們稱之為“數字化妝”。
迪奧彩妝創意與形象總監彼得·菲利普斯表示:“這是化妝業的未來。”增強現實的濾鏡同樣也為廣告行業提供新支持。歐萊雅、迪士尼、易捷航空、耐克等在這方面都已經取得了成功。還有更給力的,現在已經存在一些企業向我們出售“數字服裝”,它只通過增強現實存在。通過所有這一切,我們虛擬的“我”將再也不會醜,也不會著裝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