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對人工智能沒必要這麼恐慌
2020冬季達沃斯年會將於1月21—24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凝聚全球力量,實現可持續發展”。華為創始人兼CEO任正非出席了論壇並發言。任正非表示,今天對人工智能沒有必要這麼恐慌。原子彈爆炸可能會傷害人類,人工智能的發展不會有這麼大對人類的傷害。
研究的主要是弱人工智能,是有邊界的,是有一定條件的,是有一定數據支撐的。
以下是部分發言整理:
我讀過哈拉利《未來簡史》、《今日簡史》的書,他對人類社會規律的一些認識,對科技、對這個社會結構和人們意識形態的影響有些觀點我還是認同的。但是首先要看到科技是向善的,科技的發展不是為了作惡,而是向善。人類歷史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因為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人類技術進步和人們生理進步基本上是同步的,人們內心沒有恐慌。當火車、輪船出現的時候,包括紡織機械出現的時候,人們也出現一些小的恐慌,但是為後來的工業社會的發展,這些恐慌就消除了。
因此,在這個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社會進入到信息社會了。進入信息社會這個時代是什麼時代呢?是電子技術已經高度得突破了。儘管摩爾定理還會約束電子技術的進步,但是今天把芯片的能力已經精進到2微米、3微米,已經不是問號了。第二個,信息技術由於計算機能力的極大提升,已經讓信息技術撒滿了這個世界。生物技術的突破、各種技術的突破,跨學科、跨領域的突破,學科交叉創新的突破,給人類社會給予了一個能量,這個能量就是技術大爆炸。這個爆炸是給人們帶來一種恐慌,這個爆炸是好呢還是壞呢?我認為是好的。
我認為人類在新技術面前總會利用它來造福這個社會,而不是利用它來破壞這個社會,因為整個社會的絕大多數人嚮往未來是幸福的生活,不嚮往是惡的。
我剛出生的時候就是原子彈在廣島爆炸的時候,在我5、6歲,7、8歲的時候,人類最大的恐慌就是原子彈,全球都恐怖原子彈。但是隨著人類社會拉長了鏡頭來看,原子能發電、原子能所造福的社會,包括放射性在醫學上、在各方面的應用,都造福了人類。
所以,我們今天對人工智能沒有必要這麼恐慌。原子彈爆炸可能會傷害人類,人工智能的發展不會有這麼大對人類的傷害。當然我們研究的主要是弱人工智能,是有邊界的,是有一定條件的,是有一定數據支撐的,比如說汽車的駕駛、礦山的開採、藥物技術等等一系列這些東西還是有邊界的。這個邊界在人工智能提高以後,它是大大地創造了財富。
大家說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有很多人失業了,那這是社會問題。但是財富創造出來總是比沒有好。今天我們這個社會不管是窮人,絕對財富是比過去幾十年以前都多了,但是貧富懸殊拉大了,並不等於窮人是走向更加絕對貧困了。解決這個社會貧富懸殊是社會問題,不是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