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8億收購餐飲SaaS公司客如雲與餓了麼口碑協同
阿里本地生活業務在B端再下一城。全天候科技獨家獲悉,阿里巴巴旗下本地生活服務平台——口碑已於2019年4月收購了餐飲SaaS服務商客如雲,交易金額達8億元。目前,餓了麼、口碑、客如雲構成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務集團的三駕馬車,各業務團隊相對獨立又彼此資源協同。
此外,客如雲的主體公司將從創始人彭雷控股且任法定代表人的“時時同雲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變成“時時同雲科技(成都)有限責任公司”,客如雲的員工已經遷入到新的主體公司。
天眼查顯示,時時同雲科技(成都)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於2019年5月,由“浙江口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100%控股。公司法定代表人為李楊東,他是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副總裁,曾任口碑CTO。
據接近阿里的人士透露,這個收購案中,客如雲創始人彭雷還接受了業績對賭——至2020年3月底,要完成新增30萬商戶的任務。所以,現在的客如雲在“不停地招人,業績指標每個月都在成倍增加”,“彭雷看起來也比較憔悴”。
截至發稿,餓了麼口碑方面針對上述消息,暫無回應。
阿里、美團已經成為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巨頭玩家,兩家的戰火目前已經從C端燒到了B端。在C端份額高度集中、格局難撼的當下,他們對B端商戶的爭奪愈演愈烈,競爭著力點共同指向了B端智能化。
在B端智能化領域,客如雲是一個重要的玩家。早在2019年7月,阿里收購客如雲的傳聞就已經甚囂塵上。
雖然這筆交易遲遲沒有官宣,但客如雲與阿里本地生活服務業務的協同工作已經在推進。
持續虧損的客如雲
按照客如雲創始人彭雷2019年6月公佈的數據,在2018年經歷半年的調整後,客如雲2019年業績迎來了同比180%的大幅增長;他當時預計,到2019財年底,公司將服務智能化餐廳40萬家,其中活躍餐廳20萬,佔全行業市場份額的40%。
客如雲2019年部分經營數據
雖然在B端市佔率很高,但提到客如雲的名字,許多C端消費者仍然有些陌生。其實,這家企業已經在SaaS領域深耕7年。
自2012年成立以來,客如雲一直致力於為餐飲、零售、美業等連鎖企業,提供軟硬一體的SaaS整體解決方案。
落地到產品上,客如雲主營智能收銀系統,包含了正餐、快餐、零售等多業態的解決方案,可為商家提供涵蓋點餐、收銀、預訂、排隊、外賣、會員管理、供應鍊等餐飲消費全流程的效率提升工具及服務。
據官網信息,目前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在成都、深圳、武漢三地都設立了軟、硬件研發中心和銷售中心,還在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等130多個城市設立了直營分公司,員工總數超過5000人。同時,他們在全國擁有超過500家授權代理公司,服務商戶40萬+,海底撈、比格比薩、正大集團等大型連鎖企業都是其客戶。
在資本市場,客如雲曾備受青睞。天眼查信息顯示,迄今為止,客如雲先後獲得7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4億元,投資方不乏紅杉中國、鼎峰資本、中信建投等知名投資機構,還有百度這樣的互聯網巨頭。
客如雲融資歷史(圖片來源:天眼查)
2015年12月30日,客如雲在新三板掛牌;但好景不長,2018年4月就宣布摘牌了。背後的緣由,很大程度是因為公司經營不善、持續虧損。財報顯示,2016、2017兩個財年,客如雲累計虧損約1.5億元。
當時,官方給出的解釋是經營成本增加,即由快速擴張、在全國多城市設立分銷站造成,新增人員帶來的人力成本和房租水電使得公司經營成本增加。
緊隨而來的是國內環境大轉變,SaaS行業降薪、裁員、合併等動盪不斷,就連領頭羊客如雲也未能倖免,甚至在2018年傳出了欠薪的消息。
同時,阿里和美團在餐飲領域的激戰,也讓處於交戰區的客如雲步履維艱,留給彭雷的發揮空間越來越小。
據媒體報導,為了在SaaS收銀業務上迅速搶奪市場、收割B端商戶,美團祭出價格戰,將收銀機的價格拉低至千元左右,一些單屏收銀機甚至只需幾百元。
曾有餐飲SaaS創業者向媒體訴苦說:“我們賣2000元,美團就賣1800元,甚至免費送,很多小商家就直接更換了。”
在價格戰面前,持續虧損的客如雲顯然無力對抗美團;也有業內人說,彭雷在搶占市場,對抗競爭方面表現的猶豫不決,貽誤了戰機。
據天眼查信息,2016年12月客如雲完成C輪融資後,估值達到9億元人民幣。但此次賣身阿里,估值不增反降,作價只有8億元。
對於客如雲走到今天的結局,業內有人感到嘆息,認為它“起了大早,趕了晚集”。
阿里本地生活加碼B端
從各大互聯網巨頭的戰略方向看,互聯網下半場機會在B端。經歷了野蠻生長、激烈廝殺的上半場,本地生活服務行業C端格局已定。為維持現有用戶並實現微量增長,服務精細化成為發展方向。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在《2019上半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市場監測報告》中指出,2016至2018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互聯網社區服務、生鮮電商市場均保持平穩增長,其中在線餐飲外賣仍擁有較高市場規模,預計2019年達到2845.5億元;各平台未來應在提升用戶體驗外,加強對於商家賦能的佈局,推動商家數字化升級,以及根據用戶消費行為為商家提供改進建議。
2019上半年中國本地生活服務行業市場監測報告
換句話說,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正在從“流量紅利”時代向“數字化紅利”時代轉變,平台將新的增長點押寶在B端商戶,致力於為商家提供數字化服務。
在2019年11月舉行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戰略發布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合夥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王磊就明確提到,靠補貼獲取流量從而帶來行業整體高速增長的時代結束了,外賣行業的增速已經明顯降緩,接下來應當拋棄這種低水平的競爭,轉而將目光集中在推動商家更深層次的數字化上。“數智化變革,才是行業的未來與方向。”
阿里要向本地生活商家提供“新服務”。具體來說,他們將通過商業操作系統整合口碑、餓了麼到店和到家的各項能力,建立從選址、供應鏈、預定、點單、配送、支付、評價在內的全鏈路數字化體系,實現服務、門店和營銷數字化。
該系統還可實現“一店多端”運營,即商戶可以管理餓了麼、口碑、支付寶、淘寶APP等多個渠道的店鋪,實現阿里生態內的賬戶通、營銷通、交易通、流量通。
不難看出,阿里的這套打法還是基於其電商優勢和整個數字經濟體的生態資源,提供的價值是異域資源匯集,其實是在做加法,讓商家基於數字化商業操作系統,培養更全面的線上線下經營能力。
但由於服務行業的本地屬性和對線下的依賴,阿里此前的電商優勢並不能直接轉化成其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競爭優勢,它需要一個落地、執行的過程。
中信建投在一份研報中分析稱,和美團親自線下拉客不同,阿里通過合併餓了麼和口碑進入本地生活領域,在餐飲SaaS沒有提早佈局,只能通過和二維火、客如雲等在餐飲SaaS市場已有較強影響力的服務商達成合作進行被動防禦。
此外,中信建投認為,阿里雲的數據處理技術優勢雖然可以滲透到本地生活領域,但對於餐飲等中小型商戶的本地服務業態的數據結構搭建等問題難以解決。同時,阿里在本地生活商戶上的積累規模不及美團,餐飲SaaS難以吸收阿里雲的優勢,需利用餓了麼及新零售帶來的本地生活生態積累經驗。
但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想像空間依然巨大,接下來一段時間內,阿里、美團都將極力爭搶蛋糕。收購客如雲,能給阿里本地生活業務帶來多大助力還要看執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