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鱘真的滅絕了?巡護隊未放棄尋找
“宣布一個物種滅絕,首先要宣布它功能性滅絕,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連白鱘的功能性滅絕都沒有宣布,怎麼能說白鱘就一定滅絕了呢?”四川宜賓長江鱘協助巡護隊隊長周濤至今不相信長江白鱘滅絕的消息,“白鱘只是沒有小時候見到的那麼多,很稀少了,也可能是躲起來了。”
多年來,他和他的隊員們一直在長江上志願保護以三大鱘魚為首的珍稀魚類。如今,他們藉著巡護的機會,盡可能地尋找長江白鱘的下落。
新年剛過,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的一篇研究論文稱,預計2005年至2010年間長江白鱘已滅絕。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趙亞輝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從過去在長江流域的調查來看,白鱘已經很久沒有誤捕記錄,基本上可以說白鱘滅絕的消息是準確的。當然,也不能說白鱘完全從地球上消失,但是概率很大,即便是認為它有可能還存在,但種群數量也不足以維持整個種群的生存。
長江白鱘被稱為“淡水魚王”,成魚可達七八米,是世界十種最大淡水魚之一。白鱘和中華鱘一樣,是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古代魚類之一。根據目前的報導,長江白鱘最後出現在人類面前是在2003年,17年未見到白鱘的踪跡,也是宣佈白鱘滅絕的原因之一。
自2018年7月31日巡護隊正式掛牌,6個人分三班倒,每天兩人一組沿江巡護60公里,幾年下來,已經巡護了8萬多公里。作為一個民間志願團體,當遇到非法捕撈和電魚的情況,他們會馬上和漁政、公安取得聯繫,配合有關部門執法。“我們沒有執法權,但是憲法上明確說明,任何公民都有製止犯罪的權利。”周濤很有底氣地說。截至2019年10月,巡護隊協助執法部門打擊非法捕撈54次,收繳電魚設備21套,抓獲電魚違法人員26人,收繳違規網具2100余副,解救誤捕長江鱘426尾、胭脂魚38尾、岩原鯉25尾、大鯢1尾。
除了日常巡護,周濤與隊員們一直在尋找白鱘的踪跡,雖然收穫了很多線索,但沒有見到活體白鱘,因此還都停留在線索階段。
此外,科研專家對於保護長江生態也做了很多工作。除了基礎研究之外,更重要的是科研專家對珍稀魚類的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通過人工增殖放流,努力把野生種群復壯。
趙亞輝告訴北青報記者,比較遺憾的是,白鱘已經無法通過人工繁育的方式來保護種群,因為在白鱘出現大量減少的時期,人工繁育技術還無法達到要求。此外,無法獲得足夠的親魚,也是製約當時開展白鱘人工繁育工作的一個現實問題。
儘管危起偉博士、趙亞輝研究員等科研專家都認為長江白鱘幾乎可以確定“滅絕”,即便還剩下很稀少的幾條,也無法完成種群的延續,但巡護隊員始終相信,這種躲過了白堊紀晚期物種大滅絕的魚王,一定在長江里的某個角落,等待著生態恢復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