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號轉網進入2020:一大矛盾難解三家競爭未變
自2019年11月27日攜號轉網政策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實施,至今已超過50天,成效究竟如何?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在京召開的全國“攜號轉網”服務監管電視電話會議給出的相關答案是:總體情況向好,但是部分地區電信企業服務不規範、不到位的情況仍然存在。
而根據《國際金融報》記者近日實地探訪上海多家電信企業營業廳的現狀來看,也從一定程度上證實了上述說法。相比試運行初期三家運營商各開放一家營業廳提供攜號轉網服務,目前很多小型、新開的營業廳均可以辦理該業務。據運營商公佈的數據,目前全國有超萬家營業網點可辦理攜號轉網。此外,根據受訪者的反饋,記者也了解到,攜號轉網在用戶群體中也已經大範圍推廣,大多用戶雖然沒有攜號轉網的需求,但已經知道有這項服務。
不過,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雖然目前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的官方口徑均為對攜入和攜出的用戶數量沒有任務要求,但從目前實際展開情況來看,事實並非如此。為應對“攜號轉網”帶來的用戶流失,運營商們可謂使出渾身解數,花招百出,在這一過程中也引發不少爭議。
靚號轉網矛盾難解
根據三家運營商方面給予記者的回應,攜號轉網是運營商為用戶提供的服務,集團對於攜入和攜出的用戶數量沒有任務要求。三家運營商的客服人員也向記者表示,攜號轉網的用戶與新用戶辦理套餐的價格一樣,並沒有額外優惠。
但實際情況並沒有這麼簡單,自試運行起,關於運營商花式挽留和搶奪用戶的消息便經常在社交網絡上出現。例如,在部分地區,用戶收到運營商關於攜號轉網送話費的消息;記者此前短信查詢攜號轉網資格後,很快便收到運營商客服電話,並辦理了優惠套餐。
為保住存量用戶和挖掘友商用戶,電話挽留、贈送話費流量已是基本操作。從這個角度看,攜號轉網推動了運營商改變以往“重新輕老”的用戶經營模式,但矛盾也隨之而來,尤其集中在靚號轉網方面。
關於靚號轉網,攜入門檻不高,三大運營商方面均向記者表示,攜入靚號不要求最低消費和預存話費,關鍵矛盾在於攜出。近期,靚號用戶攜號轉網被要求支付高額違約金的事件頻發,而且多集中在二三線城市。
據媒體報導,瀋陽的歐先生手機號尾號為“333”,今年套餐到期辦理轉網時被告知靚號為終身製,轉網需付5萬賠償金;無獨有偶,山西太原一電信用戶在辦理攜號轉網時被告知手機號碼存在有效期20年的靚號協議,要轉出需要繳納1.8萬元違約金。
記者總結髮現,由於三大運營商對靚號的管理辦法和使用規則不同,且靚號協議條款多、有效期長,靚號用戶無法“說走就走”,與運營商矛盾頻發,這也是2020年攜號轉網工作面臨的一大難題。
通信行業專家劉啟誠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分析,靚號轉網難背後主要是利益分配的問題,由於靚號的高附加值作用,用戶在原運營商處已經享受到了很多特殊服務,轉網後則會給新運營商帶來更大收益。
不過,也有運營商人士向記者“訴苦”,每家運營商套餐資費和客戶當時簽訂的入網協議不同,所以不方便制定一個標準細則,有些靚號用戶當時簽訂入網合同時明確規定了保底消費,但現在毀約轉網不願意做任何賠償,“這也說不過去”。
事實上,圍繞著靚號的爭議已經存在多年。《電信網碼號資源管理辦法》規定,碼號資源屬於國家所有,禁止運營商向用戶收取選號費。而靚號的保底消費協議實際上是用每月最低消費來代替向用戶收取選號費的“擦邊球”行為。
雖然主管部門禁止運營商買賣靚號,但用戶對靚號需求確實存在,由此也催生出不少靚號灰色交易市場。記者隨機在某號碼交易平台發現,188靚號、移動豹子號、大循環靚號、順子號等手機號碼均收取百元至萬元不等的卡費,部分四連靚號可以賣到七八萬元。
有電信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主管部門承認靚號有價,是解決靚號轉網矛盾的前提。如果明確靚號有價,靚號賣出後,在使用時可以和普通號碼一樣對待,運營商和用戶之間也容易達成共識。
但是,這種做法也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劉啟誠表示,承認靚號有價會引起更多麻煩,一是等於變相支持灰色交易,二是原有相關碼號資源管理規則都得改。
運營商競爭格局未變
雖然目前仍面臨著諸多難題,但攜號轉網已是大勢所趨,特別是在相關政策的推動映襯下,顯得尤為明顯。正因如此,有市場觀點擔憂,攜號轉網的競爭壓力會使得三大運營商“強的越強、弱的更弱”。
工信部此前曾公佈截至2019年11月26日的攜號轉網數據,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轉出用戶佔比分別為16.3%、57.6%和26.1%,轉入佔比為49.3% 、28.1%和22.6%。
中國移動則隨後拿出了2019年11月10日至11月26日26省試運行數據“表示不服”:在攜入用戶量和淨攜入用戶數量兩個指標中,中國移動都是最高的,且攜出率最低,而在這組數據中,中國聯通的淨攜入用戶數為負。
而從近幾個月三大運營商的移動用戶數量變化情況來看,中國聯通正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三大運營商2019年11月經營報告顯示(12月經營報告暫未出),中國聯通的移動出賬用戶減少了85.6萬戶,而在此前的10月份,其移動出賬用戶下降了261萬。
劉啟誠表示,中國的移動用戶從增量市場往存量市場發展已經有四五年,在三大運營商中,中國聯通用戶本來就少,從2G和3G向4G轉的存量用戶基本已經轉光了,對其他運營商用戶吸引力弱,再加上攜號轉網轉走的部分用戶,所以造成現在用戶流失的情況。
在外界看來,在整體十多億的移動用戶中,實際攜號轉網用戶數只在百萬級別,對三大運營商的營收和競爭格局,不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
那麼,當攜號轉網遇上5G商用,是否能夠能給原本處於劣勢的運營商帶來“逆襲”的曙光?
此前,三大運營商的資費標準與套餐製度差別不大,近期記者採訪發現,三大運營商均推出購買5G手機套餐打折的活動,優惠幅度也接近,這也意味著,在5G時代,通過打價格戰來搶奪大量用戶似乎不太現實。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向記者表示,價格戰是弱勢運營商改變競爭格局的一個有效方法,但在目前5G和攜號轉網的新環境下,三大運營商套餐資費接近,聯通作為後進運營商,價格是其非常重要的進攻武器,沒有這個武器,對它來說則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不過,根據最新消息,中國聯通已經找到了“盟友”正發起進攻。1月15日,中國聯通聯合小米推出了目前最便宜的套餐,月資費49元起,其中包含了20GB流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