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花燕”事件揭慈善亂象,水滴籌等監管不力或成斂財溫床
近日,年僅24歲、體重只有43斤的貴州貧困女大學生吳花燕因病去世,而相關慈善機構為其籌資百萬卻僅撥款2萬一事再次揭開了公益慈善領域的亂象,引發外界熱議。微博大V作家陳嵐日前發文爆料稱,9958兒童救助中心利用吳花燕在水滴籌、微公益等平台共籌款百萬餘元,僅撥款兩萬元用於救助;而吳花燕在此事被曝光前一天因病去世。
此後,涉事的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對此作出回應,證實了上述言論;但截至發稿,後續善款的使用情況仍未公開。
近年來,隨著類似於水滴籌等籌款及救助平台的興起,這類第三方平台逐漸成為公眾獻愛心的主要渠道,而9958兒童救助中心等機構也更傾向於通過這些平台來募捐。不過,本次吳花燕事件揭露的慈善亂象,讓人不得不再次審視,公益慈善為何越走越偏。人們不解,剩餘的善款究竟作何用處?水滴籌等平台在此事中是否存在過失,是否有進一步完善的空間?
業內人士表示,本次事件中,水滴籌等公益平台存在著設置門檻不夠嚴謹、審核監管存在漏洞等問題,容易被“鑽空子”而成了某些機構的斂財溫床。法律界人士補充道,籌款平台對善款的籌集及利用負有一定的監督管理義務,平台需要加強內部建設,加大對於善款利用的監督。
9958籌款百萬卻只撥兩萬引爭議,善款去向成謎
2019年10月,貴州43斤女大學生吳花燕的故事經媒體報導引發社會關注。據悉,24歲的吳花燕是貴州盛華職業學院一名大三學生,和弟弟相依為命。吳花燕身高只有1米35,最重的時候體重僅有50多斤。2019年10月,吳花燕在醫院檢查時發現患有心源性水腫、腎源性水腫等多種疾病,體重也僅剩43斤。
2019年10月25日起,9958兒童救助中心開始在水滴籌平台為吳花燕發起60萬元籌款計劃。短短5天時間便籌得600443元。此後,該中心先後間隔兩天時間,在微公益平台發起兩期總計40萬元的愛心籌款。據統計,在上述兩個平台上,9958為吳花燕籌款超百萬元。
然而,弔詭的是,據媒體報導,9958相關籌款行為並沒有得到吳花燕本人及其家人的同意。不過,中華兒慈會在關於9958救助中心救助吳花燕的情況說明中表示,9958救助中心核實評估了吳花燕家庭貧困、病情危重,需要長期治療的情況,因此接受了吳花燕及其家屬的求助需求。吳花燕及家屬隨後填寫了9958救助申請表,正式進入救助流程。
更為可惜的是,這巨額捐助未能挽救吳花燕的生命,甚至被指暗藏巨大的“騙局”。2020年1月13日,吳花燕因病去世;次日,微博大V陳嵐發文爆料稱,三個多月來,9958兒童救助中心籌款的百萬餘元中,僅兩萬元被撥款用於救助吳花燕。
同時,資深公益人鄭鶴紅在實名舉報9958兒童救助中心主管王昱後,也通過微博發文表示,9958能籌款超一百多萬,新浪公益和微公益也是幕後推手,聯合王昱一起隱瞞女孩在實際生活中得到學校、老師、姐姐照顧,也有愛心人士長期資助的情況,隱瞞病情可能不治卻大肆以治療為由收取捐款。
隨後,9958兒童救助中心在微公益平台更新進展報告,證實了陳嵐的說法。報告顯示,該中心在水滴籌、微公益共計籌款1004977.28元,2019年11月14日為患者轉款2萬元(兩平台各一萬)。後在轉款過程中因鄉政府和家人提出要求留到手術和後期再使用(也核實病情確實反復一直未達手術條件),善款未能進入醫院,剩餘善款的處理結果會及時公示告知。
不過,截至發稿,這筆善款的後續使用及處理情況仍未公開。
記者發現,目前,為吳花燕籌款的項目在水滴籌平台上的進展仍停留在2019年10月30日,十月進展報告上顯示,“吳花燕後期的治療有了保證”。
法律界人士:水滴籌等平台需加大對善款利用的監督
隨著“吳花燕”事件的發酵,人們除了抨擊9958兒童救助中心為何不公開完全準確且真實的信息、為何不一次性將善款給受助人,也對水滴籌等平台的監管缺失提出了質疑。
記者在水滴籌籌款頁面的“項目簡介”一欄中發現,在醫療費的評估方面,相應憑據僅引用了主治醫師話語。該主治醫師表示,吳花燕心臟瓣膜的損傷已經達到重度,如果要做心臟瓣膜手術,醫療費起碼要20多萬,術後ICU費用和長期康復費用更無法估計。
作家陳嵐發文質疑9958募集的數額過於龐大,遠超所需。“募款的9958必須得把故事講得足夠撩動公眾的淚點,才能有足夠的熱度,才能滿足她們分成兩個平台,高達100萬的瘋狂籌款目標。”
記者同時發現,在水滴籌籌款頁面,對於募捐款物用途,並未有平台審核籌款金額的相關證明顯示,而是全憑發起人9958一家之言。
事實上,不只是這一項目如此,記者瀏覽了水滴籌上的多個項目,發現大多在募捐款物用途上語焉不詳,只給出粗略的數字,甚至有些還沒有上圖所示的單項費用統計表格。
對此,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趙虎對記者表示,平台在第三方進行籌款時,對於籌款者的真實身份情況、病情、家庭基本情況本一系列基本信息負有審核義務,務必要保證籌款的真實性,這也是平台得以立足,取信於民的立足點。但是平臺本身的力量還是有限的,法律也沒有規定披露所有的當事人信息。
“我認為提到的籌款文中的具體細節,只要吳花燕的真實身份信息、病情、家庭基本情況等足以影響募款的因素屬實,平台其實已經盡到了審核義務。但是平台不僅是對善款的籌集提供一個廣闊的渠道,而且對善款本身的籌集也有一定的監督管理義務,如出現監管不善的情況,是要承擔一定的責任。”趙虎如是稱。
此外,據記者觀察,無論是水滴籌還是微公益,都很難找到籌款的明確去向。若捐助者想知道善款的具體用途,基本只能依靠由發起人提供的項目進展報告,不過,這份報告的真實度或許也存疑。
趙虎對記者表示,利用平台進行籌款後,具體如果利用這筆善款,還是需要依據病患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判斷。“當然,目前的籌款平台也需要加強內部建設,加大對於善款利用的監督,這也是平台今後的著力點。”
北京市中盾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楊文戰律師在評論9958事件時稱,應該建立善款退還機制,不管多少個平台募捐,實際發放必須按需發放,且不能重複發放。一旦出現募得善款超過需求,或者如吳花燕這樣善款還沒有怎麼用就去世而不需要的情況,應該按比例把剩餘善款退還給所有募捐者。除非募捐者在捐贈時明確表示,如有剩余放棄退換,將款項支付給募捐人親屬獲慈善機構。最重要的是這種面對社會公眾的募捐,一般個人根本無力去監管、核實相關慈善機構的善款的使用,並及時通過官網公開相關明細及依據,接受社會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