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邊緣發現數千顆來自其他星系的年輕恆星
銀河係正在扼殺一些星系,並且此前銀河系已吞噬了這些星系的部分恆星。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的兩篇最新論文指出,銀河系邊緣發現數千顆奇特的年輕恆星,很可能它們源自大小麥哲倫星系,是銀河系之前不斷吞噬的結果,最終這對矮星係將被銀河系完全吞噬。
銀河系邊緣發現數千顆奇特的年輕恆星,很可能它們源自大小麥哲倫星系,是銀河系之前不斷吞噬的結果,最終這對矮星係將被銀河系完全吞噬。
這些恆星在銀河系遙遠的角落非常顯眼,因為這個區域近期沒有形成很多的新恆星,而不像在更活躍、更密集的星系中心,這里大部分可用燃料已耗盡,同時,分析表明這些來自其他星系的恆星相對年輕。這些恆星所在區域非常遙遠,而銀河系所有年輕恆星都位於該星系圓盤結構,所以科學家想搞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麼?
進一步研究表明,這些最新發現的恆星構成成分與銀河係原生恆星存有差異,通過分析它們的光帶,結果顯示其中至少27顆最亮恆星的金屬含量非常低,這意味著它們的構成物質來自於銀河系之外。第二篇研究報告指出,這些恆星最有可能來自麥哲倫星系,麥哲倫星系朝向銀河系延伸的氣體云密度不足於產生恆星。
研究人員稱,很可能是麥哲倫星系氣流中的氣體在某一時期通過了銀河系,與銀河係原生氣體發生碰撞產生撞擊壓力(一種衝擊波),這種撞擊壓力與銀河系重力結合在一起,壓縮了來自麥哲倫星系的氣流,使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一些氣體團的密度將足以形成恆星,導致該區域不太可能出現年輕的低金屬含量恆星。
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發現,能夠幫助科學家精準確定麥哲倫星系氣體流所在位置,大多數計算恆星或者星係與地球之間距離的方法,應用於鬆散氣體雲均效果不好,因此研究人員需要“地標”定位這些天體。基於這些最新發現的恆星,研究人員稱這個氣體流距離銀河系大約9萬光年,比預期更近。
如果麥哲倫氣體流接近銀河系,尤其是接近銀河系主旋臂,很可能比當前預測模型更快地融入銀河系,這些數據將幫助天文學家建立更好的麥哲倫星雲和氣體流模型,從而確定該體系未來的走向以及之前的運行方式,這對於理解銀河系未來演變至關重要。
最終這些氣體將在銀河系星盤形成新的恆星,現在銀河系消耗氣體的速度比補充氣體的速度更快,這些來自外星系的氣體將補充銀河系“儲存庫”,確保銀河系能夠繼續孕育新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