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張志東談科技向善:不是口號是產品能力和機會
騰訊公司發布《科技向善白皮書2020》。騰訊主要創始人之一、原CTO張志東在演講時指出,科技向善是一種產品能力,是一種產品機會,是所有科技類企業和組織都可以思考和實踐的。
科技向善不是口號
“科技向善不是口號,而是數學模型、UI細節、設計美學、商業模式等實實在在的探索”,張志東說,“科技向善是一種產品能力,是一種產品機會,是所有科技類企業和組織都可以思考和實踐的”。他希望科技向善這個“舞台”,能吸引更多有知識有能力的人士,打造更百花齊放的善用科技的案例,給社會帶來更多科技向善的信心。
他介紹了四個案例,前兩個是國內商業公司在產品中融入善意的例子,後兩個是海外新型NGO和新型企業的例子。它們的共同點在於,“都是嘗試用科技和產品來幫助解決社會問題”。
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郭凱天指出,科技向善成為騰訊新願景使命,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他說:“人類面對數字社會還是混沌的,還沒有到達豁然開朗、完全光明的地步,數字社會如何治理,隱私如何保護,數據產權歸誰,所有問題我們開始探討和思考,還沒有結論” 。
如何做到科技向善?
那麼,大公司、小公司和多元社會主體如何科技向善?
《白皮書》中認為,科技向善有兩重含義,一是實現技術為善,二是避免技術作惡。前者指向“善品創新”,後者指向“產品底線”。
對大公司來講,“產品底線”是首要關注的命題,即既有業務如何維持高底線,主動面對、解決產品引發的社會問題和衝擊,乃至將解決方案轉化為全新的業務機會。“底線”既是現有法律法規,也是道德風氣、社會良俗、行業公約,更是產品設計中的智慧與美感。有能力的企業,應該使產品“合乎規矩”,在理性的基礎上實現業務需求。
對成長型公司、創業公司來講,“善品創新”是更大的機會,若能找到合適的定位,在創立之初就能實現向善和商業發展的兼容,就能走出獨有的行動路徑。對政府來講,立法和執法是核心的行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