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最新研究稱可穿戴設備可以隨心所欲控制你的情緒
2017 年3 月,數據分析公司IDC 發布了上一年度的《全球可穿戴設備追踪報告》,其中提到,耳穿戴設備(ear-worn devices)將在未來5 年之內獲得約43% 的年增長率,成為最流行的可穿戴設備之一。儘管在2016 年,耳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只有70 萬。同期,智能手錶的出貨量為4900 萬,智能手環為4800 萬。
當時,IDC 的預測是,耳穿戴創業公司能夠將創意和技術與傳統耳機結合,為後者增加聲音之外的更多功能。核心的功能將圍繞運動追踪、健康等。
2019年5 月30 日,IDC 發布了最新的2019 年第一季度的《全球可穿戴設備追踪報告》,報告顯示,可穿戴設備整體正保持著快速的增長。2019 Q1,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為4960 萬,同比增長55.2%,其中智能手錶和智能手環仍然佔據絕大多數份額——63.2%。
所以,有不少人預測,未來可穿戴設備將是又一井噴市場。
近日,一家矽谷的公司開始探索改變情緒的可穿戴設備,根據公司的介紹,該可穿戴設備利用“低頻電磁”技術來改變人們的情緒。
可穿戴技術的日益普及
2016 年,全球有5.26 億可穿戴設備聯網。研究表明,到2022 年,這個數字將超過11 億。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不斷提升,監測心率、血壓的科技變得越來越流行,甚至你的情緒監測也可能在未來十年變得越來越流行。
考慮到越來越多的人遭受壓力、抑鬱和焦慮,人們就開始設想能不能發明出那種能讓人控制情緒的科技產品呢?
但它真的能像可穿戴設備一樣簡單地滑動並按下按鈕就能改變你的情緒嗎?
可穿戴技術是一種新興技術,但控制情緒卻不是
1954 年,彼得·米爾納和詹姆斯·奧爾茲在老鼠大腦的快感中樞植入了一個電極,並把它與一個按鈕連接起來。因為按下按鈕就能感覺到快感,所以這些老鼠竭盡全力瘋狂地去按按鈕,以至於它們放棄了食物、水和性,直到最終死亡。從那時起,控制情緒的技術的研究就開始慢慢變多了。
在當代的醫學領域中,高頻電磁是成像設備的基礎,如x射線、CT 和MRI 掃描。高頻電磁還能應用於放射治療中,包括針對腫瘤的高頻電磁。
對於低頻電磁來說,人們將它應用在了電磁療法中,這是另外一種醫學實踐,它使用低頻電磁來緩解健康問題。從減輕壓力到治愈癌症,人們提出了大量的主張。許多人仍然對它的好處表示懷疑,而且電磁療法還沒有得到專業機構的批准,如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或歐洲藥物管理局( EMA )。但這並沒有阻止一些初創公司嘗試這種療法。
如今,很多公司都在銷售“控制情緒”的可穿戴設備
2016 年,ELF emmit 在眾籌網站IndieGoGo 上發起了一項活動,向市場推出一款含有電磁線圈的頭帶,利用脈衝“改變你的情緒”。這些脈衝的頻率會改變,這取決於你想要達到什麼樣的情緒狀態。該活動籌集了207,186 美元,是其5 萬美元目標的414% 。快進到今天,這款產品在亞馬遜上獲得了平均兩顆星的評價,現在被標記為“當前不可用”狀態。大多數評論都屬於差評,差評的主要原因集中在產品太輕薄,用戶界面很差,根本不管用。
儘管如此,一個非常相似的產品最近突然出現(再一次,還是在IndieGoGo 上)。儘管它的2.5 萬美元的目標只有ELF emmit 一半的雄心,但是它眾籌到的資金已經比此前ELF emmit 眾籌到的資金還要多出10萬美元。“新節奏”(NeoRhythm)是一個和ELF emmit 非常相似的產品。根據IndieGoGo 網頁中的介紹,它“使用技術刺激大腦以特定的頻率工作”。“用戶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精神狀態,將該技術戴在頭上,然後通過App 或手勢控制它。”目前,眾籌平台IndieGoGo 的活動只剩下44 個小時了(這篇文章發表的時候可能已經結束了),該產品已經籌集了高達309,827美元的資金,這是其25,000 美元目標1239% 。
據“新節奏”( NeoRhythm )的創建者說,該產品是經過科學驗證的。在產品說明書中,他們提到了同一作者分別於2019 年9 月和2019 年10 月發表的兩項研究:放鬆研究和注意力研究。這兩項研究被發表在開放存取圖書館 ( OALib ) 期刊上,這是一本允許任何人以99 美元的費用就能發表文章的期刊。
這個產品說明書中充斥著“電磁波”和“腦電波”等流行語。它聲稱可以幫助使用者減壓、睡眠、冥想、充電、集中註意力,甚至處理疼痛。“新節奏(NeoRhythm)發出的主導頻率和伴隨頻率是經過科學驗證的,這些頻率能使大腦與之同步,為理想的精神狀態創造一個完美的精神環境,”在說明書中,他們是這樣介紹他們的產品的。雖然目前還不清楚他們說的是什麼意思,但聽起來確實覺得很吸引人。
在產品說明書的最後,創造“新節奏”(NeoRhythm)的MDCN技術有限公有如下申明:“ MDCN 技術公司不是一家獲得許可的醫療或保健公司,在診斷、檢查、治療方面沒有專業知識,公司不提供醫療服務。”,“該產品旨在幫助人們擺脫困境,任何人不得以此產品作為商業用途。”
這項技術的副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仍有待探索
一些人擔心,對某些需要進行深入治療的心理健康問題,這種技術可能只能帶來短暫的好轉。還有一種擔心是,那些不喜歡用藥物治療自己精神疾病的人可能也會把這項技術作為一種替代選擇,這可能會導致他們完全放棄其他選擇,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
還有其他一些潛在的更危險的風險。我們的身體的運作其實是基於微小的電流的:例如,我們的心臟使用微小的電流來跳動。目前還不清楚使用電磁療法可能帶來的長期危害,尤其是考慮到這些設備不需要醫生的批准,而且可能會導致其他潛在的健康問題。如果你使用起搏器,胰島素泵,或處於懷孕中,這種治療需要絕對避免。
用科技改變你的心情似乎是一個簡單的權宜之計,但購買未經專業醫療人員驗證的未知設備是危險的。不過還好,現在還沒有“大腦黑客”這種東西,這是他們所說的另一個營銷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