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客票覆蓋紙質車票告別
2020年春運即將拉開大幕。今年春運期間,電子客票將基本覆蓋全國高鐵線路,旅客只需刷身份證或手機二維碼,即可進站乘車,這是今年春運的一大變化。如今,越來越多的車站正在“告別”紙質車票,北京南站售票車間黨支部書記康順興將車票在幾十年中的變化看在眼裡。
上世紀50年代到1997年左右,最常見的“硬板票”。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新京報記者吳寧攝
在1997年到2009年左右,全國范圍內開始使用“軟紙票”,即常見的粉色底紋車票。
2009年左右,藍色磁介質車票使用。2011年6月後,高鐵(動車)實名售票,車票上開始記錄旅客信息。
1月4日,北京南站,乘客刷身份證直接進站乘車。新京報記者王貴彬攝
從硬板票、軟紙票、磁介質車票到電子客票,作為一名已在鐵路一線工作34年的老售票員,康順興見證了火車票的每一次改變。
“以前,旅客總得拿車票,心裡才踏實,現在刷著身份證就能上車,這些變化是我這個老售票員最初做夢都想不到的。”康順興說。
“硬板票”時代
拿幾張票才能上車是常態
1985年參加工作後,康順興第一次“經手”的車票便是“硬板票”。
“車間的老師傅說,硬板票就是第一代火車票,我們也把它稱作’常備車票’,就是’經常用’的意思。”說著,康順興將一張張長約4厘米、寬約2厘米的“小紙板”擺在記者面前,逐一介紹。
“從上世紀50年代到1997年左右,火車票使用的就是這種硬板票。起初,硬板票是幾張疊加使用的,還要搭配一個票條。”
康順興所說的“疊加使用”,是指倘若旅客想買一張“特快臥舖”車票,就先要有一張普通的“客票”,疊加一張“特快票”,再疊加一張“臥舖票” ,可能還會再加上一張“ 空調票”,這四張“硬板票”共同疊加形成一套完整的火車票。“我們把它稱作’四合一’車票。”
“拿著幾張票才能上火車,這是上世紀80年代的常態。”康順興說。
記者發現,第一代“硬板票”上並未顯示車次、時間等信息。
康順興介紹,第一代的“硬板票”實際上是大批量預製的,旅客在售票口購買車票時,如果尚有餘票,就會在票上壓上乘車日期。旅客還會收到一張票條,上面標著車次、時間等基本信息。
“第一代車票有粉色、白色和棕色的,代表車票的不同類型。”康順興告訴記者,粉色底紋的是普通客票,白色底紋的一般是加快票或者臥舖票,棕色的在北京地區是市郊票,這種區分方式在不同城市大同小異。
此外,在還不能網絡購票的上世紀80年代,人們只能去預售處或火車站買票。“分佈在城市幾個地方的預售處會提前3天賣從北京開往各地的車票,賣剩下的票會匯總到火車站,由火車站統一發售。”康順興說。
從軟紙票到磁介質車票
出票比“硬板票”快十幾倍 網上訂票興起
在第一代“硬板票”後期,出現了“四合一”模式的綜合票,即一張“硬板票”集客票、特快、臥舖、空調等功能為一體,“這種綜合票可以看作是第二代’軟紙票’的雛形。”
在1997年到2009年期間,全國范圍內開始使用第二代車票——“軟紙票”,即常見的粉色底紋車票。
“票面元素上最大的變化是增添了條形碼,後來又變成了一維碼,除了沒有實名信息,整體跟藍色磁制車票別無二致。”在康順興看來,除了“多票合一”,“軟紙票”的出現為售票員售票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減少了旅客購票的等待時間。
“以前預製的硬板票非常佔地方,每個售票員旁邊都是兩個大櫃子,一個櫃子有二三百種票,一摞一摞放在裡面。旅客需要什麼樣的票,我們就得在裡面找。根據票面信息,我們還要拿著算盤計算車票總價是多少錢。賣出一張車票後,還要在本子上記錄詳細信息,整個過程費時費力。”康順興說。
“’軟紙票’的投用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分不開,把旅客信息敲進電腦,幾十秒一張車票就打印出來了,這個速度是’硬板票’時代的十幾倍。 ”
2009年左右,第三代藍色的“磁介質車票”開始使用。
“’磁介質車票’就是我們現在大多數人非常熟悉的藍色車票,一切都很便捷。旅客不僅可以直接用車票經閘機進站,車票上的信息顯示也更完善了。”康順興說。
2011年6月,高鐵(動車)實行實名售票,旅客信息開始出現在火車票上。
與車票一同“進化”的,自然還有購票方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電腦、手機訂票,在火車站買票的人越來越少,上個世紀搬個小馬扎排隊買火車票的情況幾乎再沒出現過。”康順興感慨,“這一切發展得太迅速了。”
“電子客票”時代
刷身份證就能上車
2020年,火車票發展的第四個時代——春運期間,電子客票將基本覆蓋全國高鐵線路,旅客只要刷身份證或手機二維碼即可進站驗票乘車。
在康順興看來,“電子客票”的到來是“革命性”的,“這種革命性的變化在於它顛覆了以前所有的售票模式。旅客以前總得手裡拿一張票,心裡才踏實;現在呢,買完車票什麼都不需要,刷身份證就能上車了。”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前年12月,北京南站一個月大概用了320萬張車票;而去年11月試點後,紙質車票的打印數量大大減少。從這個小角度就能看出,在正式推行’電子客票’後,能節省大量紙張。”康順興說。
“從現在來看,需要紙質車票的情況無非兩種,一種是旅客想要收藏車票,另一種是旅客有報銷的需求,其餘的旅客最多也只需要一個購票信息單。”康順興表示,實行“電子客票”後,火車站仍會保留傳統售票渠道,滿足不同旅客的購票需求。
火車票一直在變,但康順興覺得,也有不變的東西,“火車票是一個合同。旅客購買車票後,鐵路部門有責任保障旅客在車上的人身安全,有義務為其提供服務。如今,這個合同電子化了,但鐵路部門提供令人滿意的服務這一點,不會有任何變化。”
“從最開始的四張一套的車票,到現在的壓根兒不需要車票,這是一種飛躍性的變化,也是我這個老售票員最初做夢都想不到的。”康順興說,“’電子客票’是順應時代潮流的變化,我們對這種方式的進一步的優化和發展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