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折疊屏電腦成為CES潮流系統卻拖了後腿
2020年伊始,折疊屏/雙屏筆記本產品在CES上集體亮相,但在其酷炫外表的背後,Windows系統卻拖了後腿,甚至讓聯想不得不採用先預裝Windows 10,後續再升級Windows 10X的策略。
折疊屏筆記本成為CES新潮流
2019年11月Surface Neo的發布就像是一個引子,將已經開始在智能手機中初露鋒芒的折疊屏或雙屏設計引入到PC領域。而在2020年1月份的CES上,多家廠商的折疊屏筆記本產品已經開始集體亮相。
英特爾對外展示了最新概念設備預覽版,該設備採用一款外形可折疊的OLED顯示器(研發代號:Horseshoe Bend)。對折使得尺寸與12英寸筆記本電腦相似,配有折疊式觸控屏,展開後可逾17英寸,長寬比例為4:3。
聯想ThinkPad X1 Fold折疊屏電腦具備一塊可折疊的13.3英寸2K pOLED屏幕,長寬比為4:3,配有支架,擴展塢和可磁固定並無線充電的Bluetooth Mini Fold鍵盤,採用英特爾Lakefield酷睿處理器,支持5G,重量為999g,承諾提供11小時續航表現,支持快速充電,預計售價為2499美元。
戴爾也展示了折疊屏筆記本原型產品Concept Ori,搭載了一塊13.4英寸P-OLED柔性屏。另一款原型產品Concept Duet則與Surface Neo設計類似,搭載兩塊13.3英寸屏幕,通過傳統鉸鍊鍊接,戴爾還專門設計了一些軟件來改善在折疊屏上的使用體驗。
此外,聯想還推出一款多配備一塊電子墨水屏的筆記本ThinkBook Plus,當筆記本合上蓋子時,它外面的電子墨水屏還能當作筆記本使用,外部的電子墨水屏尺寸為10.8英寸,可顯示日曆時間、天氣等信息,還可使用配備的手寫筆來進行記錄,並可同步到OneNote筆記,售價為1199美元起。
在CES上發布雙屏類產品的還有華碩,14英寸的雙屏ZenBook Duo,輔助的“ ScreenPad Plus”顯示屏為12.6英寸。
拖後腿的Windows 10X
然而,與折疊屏/雙屏筆記本產品集中亮相相對應的卻是Windows 10X的延後。例如聯想在對於ThinkPad X1 Fold的操作系統選擇上就不得不採用剛開始上市的時候搭載Windows 10系統,隨後再通過更新升級至Windows 10X系統。原因就在於目前Windows 10X仍不成熟,微軟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調整和打磨。
而Windows 10X系統恰恰是專門為折疊屏/雙屏筆記本專門打造的操作系統,該系統亮相於微軟發布雙屏設備Surface Neo時,據稱為一塊款為折疊屏筆記本Surface Neo打造的全新操作系統,為了適配全新的折疊屏幕,很多地方都與Windows 10有著完全不同的設計。
通過CES中展示的ThinkPad X1 Fold中採用Windows 10X界面也可以發現,該系統專門針對折疊屏/雙屏設備進行了優化。最為明顯的便是取消了“開始菜單”概念,而是變為與手機操作系統更為相像的Launcher啟動器,能夠看到全部應用及近期使用的文件;通知中心的大量元算的面積也更大,更利於觸控;任務欄也與macOS、Chrome OS系統更加接近,可被居中顯示在底部。
而在應用的兼容性上,作為一款更加輕量化的Windows系統卻並沒有進行任何限制,可允許用戶運行任何應用程序,包括Web 應用程序、UWP 及Win 32 應用程序。同時,還會對在運行Win 32應用程序時進行更好資源調用控制,從而延長電池使用壽命。
除了雙屏與觸摸,可能還需要更多
實際上,Windows系統除了對雙屏的支持,以及對觸摸操作的優化外,可能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特性。例如,在本次CES上聯想已經率先發布了首款支持5G的筆記本產品,面對於未來多種多樣的如Wi-Fi 6、藍牙等連接需求,能否像手機一樣實現雙加速,或當某一種連接出現問題時替換為另一種連接方式。
此外,筆記本電腦的AI需求已經被英特爾、高通提上了議事日程。英特爾的雅典娜計劃目標規範1.0中專門提到了自適應智能,為深度學習加速的筆記本電腦大規模引入人工智能加速。高通也同樣認為PC可以展現AI的潛能,上個月發布的驍龍7c的人工智能引擎AI Engine的運算性能也可達到每秒超5萬億次,驍龍8c中的AI Engine運算性能更是可達到每秒6萬億次。
然而,AI應用開發目前在PC操作系統層面卻相對匱乏,發揮這樣的AI能力同樣需要在操作系統上的跟進,從而讓筆記本也能像手機一樣具備更強的AI能力,例如實現對於用戶使用習慣的判定,成為用戶的貼心助手,同時讓設備更加省電等功能。
應用生態同樣也是目前Windows下的短板,儘管PC擁有大量的生產力工具,以及娛樂遊戲。但是,這些應用仍然基於傳統的鼠標操作方式來進行設計,真正能夠滿足觸屏用戶需求的產品並不多見。畢竟折疊屏/雙屏產品對於觸屏操作的要求更加強烈,能否在正式推出後出現專門優化的第三方應用也同樣決定著產品最終的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