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大考古事件:青藏高原發現丹尼索瓦人頜骨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考古學》雜誌最新公佈2019年十大令人興奮的考古事件,其中包括:
1、埃及古王國時期“法老秘書”的墓室
在對古埃及第五王朝法老傑德卡雷·伊塞西(大約公元前2381-2353年)的陵墓展開調查時,來自捷克的埃及古物研究所考古學家發現陵墓中有一座古埃及高官的墓室,在考古學家穆罕默德·梅加赫德(Mohamed Megahed)的帶領下,考古小組從一條狹窄的地下隧道下行進入多個房間,發現牆壁上繪製著象形文字,表明一個名叫Khuwy的人埋葬在這個墓室中。文字還列舉了庫伊的許多頭銜,其中包括:“法老王的秘書”、“王室成員夥伴”等。
與這些象形文字一起被發現的還有色彩鮮豔的壁畫,即使4300年之後,這些壁畫仍然栩栩如生。其中一幅壁畫描繪的是墓室主人Khuwy,他坐在一張桌子前,桌子上放了大量食物、飲品和其他祭品,這些都是供其來生享用的。梅加赫德說:“如此高規格的墓室佈置在埃及古王國時期實屬罕見,高質量的壁畫,其墓室靠近法老王的金字塔,以及墓室設計模仿了第五王朝法老的墓室風格,均表明Khuwy在古埃及王室中具有重要地位。”
2、瑪雅地下世界
考古學家在探索瑪雅中心古城遺址奇琴伊察(Chichen Itza)附近的一個洞穴時,意外地發現幾個裝滿祭祀用品的房間,該發現支持一項理論觀點——公元7世紀之前瑪雅人建造這座偉大城市與神聖秘密的地下世界有著密切聯繫,1966年考古學家首次發現這個洞穴與外界隔絕,將其稱為“Balamku”,或者“美洲虎之神的洞穴”。
目前由墨西哥考古學家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考古學家在地下河流勘測中重新開放了這個長期被忽視的洞穴,當爬過狹窄通道之後,他們發現至少7個祭祀地點,裡面存放著大約170件陶瓷製品,包括裝飾著雨神特拉洛克畫像的香爐。考古學家指出,通過研究這個神秘洞穴,證實其對古瑪雅文明具有重要意義,這是考古學家至今尚未充分認識到的,同時,這個洞穴裡的古物曾遭到褻瀆,很可能公元1200年攻擊奇琴伊察古城遺址的軍隊,也對這個洞穴造成重創,導致洞穴坍塌,深入研究該洞穴將提供奇琴伊察古城衰落的精確時間線索。
3、新石器時代盛宴
新石器時代古人類不僅要跋涉數百公里到達聖地參加慶祝活動,他們還會自己帶著豬到現場屠宰大搞盛宴,動物和人們年幼時所吃的食物會在它們的牙齒和骨骼上留下化學信號,有助於科學家分析確定他們在哪里長大。卡迪夫大學理查德·麥德威克(Richard Madgwick)近期分析了4000多年前在英格蘭西南部杜靈頓垣牆(Durrington Walls)等4個圓形石結構遺址,發現那裡有許多丟棄的豬骨頭,麥德威克得出結論稱,在這些遺址屠宰的許多豬並不是在附近地區飼養的,而是從遙遠的北方地區,即現今的蘇格蘭和英格蘭西北部運送過來的。
麥德威克說:“這表明當時的新石器時代社會比我們曾預想的更具流動性和關聯性,關於這些慶典活動的參加者顯然來自於四面八方,他們的活動非常有組織性,其中一個要求可能是捐獻出自己飼養的一頭豬,他們聚集在一起,享用著來自不同地區的美味食物,該活動是構建群體認同的有力措施。”
4、關於蘋果的起源
目前研究人員距離理解蘋果的起源更近一步,即它們如何從野生植株轉變成為人工種植水果,這個過程與小麥和水稻等農作物培育種植不同。最早種植的蘋果是自花受粉,每年成熟一次的果實會掉落在地面,每年都會長出新的果實。大約1.2萬年前,人類開始採集蘋果,然後試著培育種植蘋果樹,同時,當掉落在地面的蘋果腐爛,或者第一代與第二代蘋果樹靠得太近生長,後者繁殖能力很差,主要依靠包括人類在內的動物傳播種子和授粉。
化石記錄表明,蘋果早在1160萬年前就在歐洲和亞洲開始種植,來自瑞士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蘋果標本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160年,考古學家在哈薩克斯坦天山山脈的一個村莊遺址發現公元前1000年末期的一枚蘋果種子,被認為是現代蘋果的最早起源。為了確定蘋果是如何被人工培育種植的,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的考古學植物學家羅伯特·斯賓格勒(Robert Spengler)將化石、考古證據和基因研究結合在一起,將現代蘋果和早期蘋果進行對比,得出結論稱,第一批接觸野生蘋果的人類進行了種子傳播和授粉,並在不經意間擴大了蘋果的種植範圍,很明顯人類遭受了蘋果的美味誘惑。
5、中世紀女性抄寫員
青藍色是一種亮藍色顏料,在中世紀時期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有時甚至能賣到比黃金更高的價格,這種顏料是由阿富汗偏遠地區開采的青金石礦物製成的,因此,一個多學科研究小組驚訝地發現在11世紀或者12世紀早期的德國修道院,一位女性的牙菌斑中含有大量深藍色顆粒。美國哈佛大學、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分子考古學家克里斯蒂娜·沃納(Christina Warinner)說:“我們很想知道在這麼早的時期,在一個閉塞的地區,女性究竟是如何接觸到這種極其昂貴的礦物質?”
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稱,最有可能的解釋是該女子是一位中世紀抄寫員,她用顏料描繪修道院壁畫,最新考古分析可能為確定更多的中世紀早期女抄寫員指明了方向,從歷史記錄來看,她們從事的工作並未得到認可,因為其數量很少,並且很少在作品上簽名。沃納說:“我們確實有一些同時期女性手稿,如果我們對他們的牙齒進行細緻分析,或許還會發現更多的信息。”
6、“黃金屋”
考古學家在羅馬獲得了新發現——“黃金屋(Domus Aurea)”,這個豪華宮殿是古羅馬暴君尼祿時期建造的,公元64年毀於一場大火,暴君尼祿死後,這座豪華宮殿被視為非常荒唐的建築,其內部堆滿各種物品。一座大型羅馬公園建造在這個豪華宮殿上方,直到15世紀,在一次偶然機會才發現這座神秘宮殿。
從此之後,Domus Aurea宮殿一處不斷地勘探、挖掘,不斷地修復,在一次考古修復工程中,考古學家發現一個新房屋,上面描繪著大量壁畫,意大利文化遺產部考古學家亞歷山德羅·達萊西奧(Alessandro d’Alessio)說:“我們非常激動地發現一個不為人知的房間,裡面的壁畫內容非常精美豐富,包括:人頭馬等多個神話人物,一種吹口哨的樂器,裝飾性植物,頂部有一個金碗的柱子。”
7、秘魯發現大量獻祭屍骸
考古學家在秘魯Pampa la Cruz海岸遺址發現大約230多具兒童、400只美洲駝屍骨,有證據表明這些屍骨是3次不同集體祭祀活動的一部分,其最早歷史可追溯至公元1250年,因此這是該地區最早的集體兒童和動物祭祀。後期在該地區發現類似的大規模獻祭活動,專家推測,生活在該地區的奇穆人認為通過向天神獻祭兒童和動物,或許能減緩厄爾尼諾效應。
但是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考古學家加布里埃爾·普列托(Gabriel Prieto)表示,最早期的Pampa la Cruz遺址祭祀活動可能具有政治目的,第一次祭祀活動正好發生在奇穆人征服生活在北部山谷的蘭貝耶克人的時候,很可能獻祭者是被俘虜的蘭貝耶克兒童。祭祀活動的另一種可能性解釋是為了紀念傳說中奇穆文化創始人塔迦納莫(Taycanamo),據稱,塔迦納莫是乘船來到這裡,然後向南發展,公元1000年,建立了奇穆的首都Chan Chan。
8、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丹尼索瓦人
大約40年前,一位僧人在海拔1萬多英尺的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中發現一塊古人類下頜骨,該骨骼的年代可追溯至16萬年前,研究人員對其牙齒蛋白質的分析表明,它屬於丹尼索瓦人。之前科學家對丹尼索瓦人的認知非常少,僅基於部分挖掘發現的個體遺骸,主要集中在西伯利亞南部丹尼索瓦人洞穴,該洞穴海拔2300英尺,距離青藏高原白石崖溶洞西北方向大約1750英里處,蘭州大學考古學家張冬菊(音譯)說:“這塊下頜骨骼顯示,丹尼索瓦人的地理分佈比之前預想的更加廣泛,他們曾生活在海拔較高、環境惡劣的地區。 ”
之前考古學家對丹尼索瓦人基因物質研究發現其存在一種突變,該基因突變促使他們能夠適應青藏高原等海拔極高的低氧環境。
9、匈奴精美的鍍金銀龍把手
一支國際聯合考古學家在蒙古中北部發現匈奴帝國兩個貴族建造的豪華陵墓,公元前3世紀至公元1世紀,匈奴人東歐亞大草原游牧民族,他們頻繁入侵,為了防禦匈奴侵犯,漢朝軍隊建造了大量防禦工事,最終成為漢長城的一部分。蒙古烏蘭巴託大學和中國河南省文化遺產和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挖掘發現兩處匈奴古墓中有奢華的陪葬品。在一座較大的古墓中,他們發現木箱中裝有銀戒指、玉帶鉤和一對“鍍金銀龍”,他們猜測這對“鍍金銀龍”是某容器的把手。
較小的古墓中有一位男性屍骸,此外,還有一輛馬車、15顆馬頭骨、19個銀製馬術裝飾品,每個馬術裝飾品上都描繪著一個獨角獸神,同時,考古小組還從該墓室中找到一把鑲嵌玉石的殘缺寶劍。
10、窖藏的諾曼底銀幣
1066年10月14日,“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廷戰役中擊敗了最後一位盎格魯-撒克遜國王哈羅德·戈文森,從而迎來了諾曼底王朝。大英博物館研究人員稱,在英格蘭西南部發現了2500多枚銀幣,這些銀幣來自這兩位國王的戰爭時期,考古學家通過分析這些銀幣圖案,發現該時期的政治動盪不定。
考古學家發現刻有國王哈羅德頭像的1236枚銀幣中大多數是在英格蘭東南部鑄造的,表明儘管即將面臨威廉的武裝進攻,當地居民仍對國王哈羅德十分忠誠。相比之下,所有1310枚印有國王威廉頭像的銀幣都是在其聖誕加冕禮之後發行的,表明當時威廉的王位獲得了普遍認可。同時,他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時的狡猾錢幣鑄造商在哈羅德死後動盪時期存在投機行為,在挖掘發現的錢幣有兩枚“騾子”硬幣,一面是國王哈羅德面孔,另一面是新國王威廉的面孔。(葉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