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0年億萬中國人生活因這幾款手機應用而改變
2010年,在金融行業就業的李靈康(Ringo Li,音譯)從日本東京回到北京,與他一同回來的還有他有生以來的第一部智能手機——iPhone 3G。儘管是當時市面上最先進的手機之一,在李靈康看來,這部iPhone 3G的主要用途也不過是發發短信、打打電話,在有WiFi可蹭的時候偶爾用來上上網。
那時,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跟網絡關係還不大。李靈康叫外賣需要親自跑到餐館;購物時還需要使用現金結賬,用銀行卡、信用卡結賬就顯得很高大上了;叫個出租車,人們還需要站在路邊,揮動自己的手臂。
10年後,李靈康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完全被網絡“綁架”了。已經跳出金融行業的他,在日常生活中已經離不開自己的iPhone XS:通過微信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繫,通過其他應用叫外賣、打車、結賬和購物。
與數以億計的中國人一樣,李靈康的日常生活已經離不開手機應用,其中大多數應用都發端於2010年代初。
2011年剛推出時,就像WhatsApp和Line等應用一樣,微信不過是騰訊推出的一款消息應用,但它迅速成長為一款超級應用,提供包括支付在內的各種功能。目前,中國有11.5億人在使用微信。
外賣巨頭美團成立於2010年,最初只是一家團購網站,2015年與對手大眾點評網合併,成為中國最大的生活類平台。
移動版淘寶平台發佈時間也是2010年。
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研究分析師邁克爾·麥克勞林(Michael McLaughlin)說,過去10年,“中國迅速由抄襲者成為創新者”。
在手機應用時代,中國具有巨大的先發優勢,因為與西方相比,中國在PC領域的積累較少,包袱也因此較小——當初的劣勢成為優勢,快速邁向手機時代。2012年,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數量就超過通過計算機上網的網民。官方機構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10年內手機互聯網網民增長5倍,截至2019年6月超過8.47億。
微信改變了人們聊天和獲取信息的方式
微信成為一款包羅萬象的超級應用
微信取得的巨大成功,意味著2010年代在歷史長河中將被這樣記載:中國人交友和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李靈康而言,微信徹底改變了他的生活。2014年,他申請了微信公眾號,發布與神秘現像有關的內容。
最初,寫公眾號只是李靈康的個人興趣,現在給他帶來了意外收穫。數年來他積累了逾50萬粉絲,僅廣告和微信獎勵每個月就給他帶來數万元收入。
李靈康說,“微信給我帶來了榮譽,也使我結交了許多具有相同愛好的朋友。”已經有導演與李靈康接洽,希望將他寫公眾號的故事改編為電影。目前,李靈康在探索通過播客、短視頻等渠道發佈內容。
29歲的陳珍(Jane Chen,音譯)生活在成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陳珍不僅通過手機應用與好友聊天,還通過手機應用獲取信息、結賬、預約瑜珈課、叫外賣、打車,“現在,站在路邊招手叫出租車已經很困難了”。
滴滴改變了路邊叫出租車的習慣
然而,在2010年代初,站在路邊招手幾乎是叫出租車的唯一方式,這一切因前阿里巴巴銷售員工程維而發生巨變。當看到英國打車公司Hailo計劃進軍美國市場的消息時,程維意識到,中國支離破碎的出租車行業——在高峰期打車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需要這樣的應用。
程維2012年創辦了滴滴出行,在公司成立後的前4年,程維戰勝了逾30家競爭對手。為了獲得市場份額,各打車應用紛紛採用燒錢模式,通過向風投融資數十億美元資金,向乘客和司機提供巨額補貼。不久後,北京、杭州等城市的出租車司機——最初他們都極力反對打車應用——只拉通過打車應用叫車的乘客,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可以通過補貼獲得更高的收入。
共享單車被稱為新四大發明之一
在未來的歷史書中,2010年代下半期將被以如下方式記載:中國城市的大街小巷似乎重新回到改革開放前,再次成為自行車王國,不過有了高科技加持。
共享單車並非中國的原創,但以Ofo、摩拜為代表的中國數十家共享單車初創公司,使得共享單車擺脫了專用停車樁的束縛,使用戶通過一款應用就能方便地找到自行車並付費使用。
共享單車甚至被官方媒體稱讚為“現代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另外三種是高鐵、掃碼支付和網購。
在巔峰時期,Ofo在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的逾250座城市開展業務,摩拜則在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的逾200座城市開展業務。
但是,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實力相對較弱的共享單車公司紛紛關張,它們也顧不上投放到市場上的自行車了,北京等城市的街道上出現了大量無人認領的自行車,它們最終成為廢品。
Ofo在2018年末遭遇現金危機,業務難以為繼;摩拜則在2018年“賣身”美團點評。規模更小的小藍單車則在2年前被滴滴收歸麾下。
共享單車泡沫無疑給中國的科技投資者上了一課。2010年代下半段,投資者對共享單車公司投入了數百億的真金白銀。
偉高達創投創始合夥人陳誠錦(Finian Tan)說,“投資者的投資相當隨意,一些公司的估值達到了沒有道理的水平。”
抖音顛覆了視頻產業
抖音成為億萬中國人觀看視頻的方式
人們離不開手機應用的基礎,是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2012年,Android智能手機銷量超過諾基亞Symbian,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最初,中國智能手機用戶鍾情蘋果、三星等國外品牌。2013年,三星市場份額超過20%,成為第一大手機廠商。之後數年,在華為、vivo、OPPO和小米等中國對手的“圍逼搶”下,三星在中國手機市場跌出前五,並在10月關閉了在中國的最後一座手機生產工廠。
2010年代初,智能手機還使用3G技術——中國落後於西方。IDC中國副總裁鍾振山(Zhong Zhenshan,音譯)說,10年內,中國超越了西方,在5G技術開發和部署方面成為全球領頭羊。
智能手機應用還催生了另外一種改變了中國億萬人生活的趨勢:觀看短視頻。很多人每天都大量時間用於觀看短視頻上。
《2019年互聯網趨勢報告》的數據顯示,在中國,用戶每天平均觀看6億小時短視頻。快手創辦於2012年,在農村地區和工薪階層中非常受歡迎,部分爆紅視頻的內容,是木工在展示他們的手藝,水手記錄他們在海上的生活。
雖然起步較晚,字節跳動旗下抖音迅速成長為第一大短視頻應用,截至今年7月日活用戶超過3.2億。
27歲的朱莉婭·朱(Julia Zhu)是北京人,每天在抖音上觀看2-3小時短視頻,不過目前她把看抖音的時間縮短到了1小時。為改掉看抖音的習慣,她甚至數次卸載了抖音應用,不過每次還是乖乖地安裝了這款應用。
她說,“抖音根據我的興趣和過去的觀看歷史向我提供內容,我經常會在不知不覺間觀看很長時間的抖音短視頻。”在視頻應用問世前,朱莉婭·朱必須先從網上下載視頻才能觀看,但那時的她不會在看視頻上花費如此多時間。
抖音海外版甚至成為在主流歐美市場獲得成功的首款中國應用。市場研究公司App Annie的數據顯示,抖音海外版超過YouTube 和Twitter,成為過去10年下載量排在第七位的手機應用。
儘管2010年代即將劃上句號,但李靈康認為,即使下一個10年出現的新技術,會再次改變人們聊天和獲取信息的方式,他仍然能獲得受眾,“原創內容始終是有需求的,我使用的渠道和格式,取決於未來的市場”。(作者/霜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