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媒:5G“備戰” 半導體業將被全面“引燃”
台灣媒體報導稱,5G為2020年全球產業最大焦點,手機、半導體產業預計將明顯受惠,其中半導體產業更會得到全面性的帶動;在品牌智能手機方面,預計蘋果仍為旗艦機市場的最大贏家。據台灣中時電子報12月27日報導,5G即將在明年於全球大規模應用,儘管智能手機的銷量增長將因換機週期較長難以呈現“大爆發”勢頭,但整體半導體產業的增長力道將持續強勁。
報導稱,調研報告指出,隨著5G帶動的規格升級,將帶動隱含價值提升並驅動全球半導體產業於2020年至2022年的年復合增長率上看5%至10%,對比2017年至2019年的個位數增長明顯放大。報告預估,2020年下半年蘋果 5G iPhone出貨將達8000萬部。
就5G來說,全球電信業者的基礎建設時間將拉得很長,但基站的建設將隨5G智能手機大量生產後於明年下半年加速,5G普及的速度恐將遠快於4G,主要原因包括5G有更多的系統單芯片,且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廠商大力積極推出,目前已出現定價3000元人民幣的5G智能手機。
報導介紹,5G對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將是全面性的,預計5G將帶動半導體產業,發展相較2019年更加活躍。
核心提示:報導稱,5G為2020年全球產業最大焦點,手機、半導體產業預計將明顯受惠,其中半導體產業更會得到全面性的帶動。
[延伸閱讀]金額躍增136%!這個國家“大手筆”投資半導體材料
參考消息網12月24日報導境外媒體報導稱,隨著政府致力於提昇在尖端科技產業的全球競爭力,韓國2020年對未來工業材料和納米科技的公共投資將躍增136%。
據台灣《經濟日報》網站12月22日援引韓聯社的報導稱,這項投資的總金額達2336億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65.6韓元),較今年的總額988億韓元飆增136%。韓國有關機構12月22日表示,該投資項目將聚焦於購買原廠技術、擴大研發基礎設施,以及建立強健的商業生態系。
報導稱,據介紹,相關研發經費為1280億韓元。
在研發方面,明年將對先進納米技術與材料產業投入巨資,範圍將從微型傳感器和零組件,橫跨到醫療、能源及環境等領域;部分資金將用於協助研發和取得關鍵新技術的專利;剩下的資金將幫助韓國降低對國外零組件的依賴。
報導介紹,韓國政府也斥巨資支持在韓國國內擴大生產先進半導體材料,還會投入資金用於將技術與產品推向市場。
另據台灣《聯合報》網站12月22日報導,全球投資銀行近來出具研究報告指出,明年韓國半導體業料將復蘇,帶動該國股市大盤——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達到2300點。今年KOSPI平均為2100點。
法國巴黎銀行近日調高韓股評級表現,並稱半導體市場週期已經觸底,明年將開始攀漲,而這預示著,經濟將出現週期性複蘇。
報導稱,該投行在報告中指出,庫存過剩情形將於明年逐漸減少,數據中心跟智能手機製造商需求將恢復,KOSPI平均水位為2325點。
瑞士信貸近日的報告也指出,韓國半導體、汽車與石化業明年獲利將增三成,其中以芯片產業表現最佳。美國投資銀行大摩上月也因芯片價格穩定、庫存正常跟5G服務需求增加,將韓股表現調升。
報導介紹,不過,花旗則悲觀看待明年韓股表現,該銀行在11月29日出具的研究報告中寫道:“儘管市場邁入新的一年,但我們寧願等待下一次下跌後再轉為看多。”
[延伸閱讀]關鍵指標暗示:半導體行業正出現變化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台媒稱,半導體行業三項指標出現回暖跡象,科技產業需求回溫可望令韓國這樣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受益,進而帶動亞洲全區供應鏈復甦。
台灣《經濟日報》12月20日報導稱,半導體銷售是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關鍵指標,因為從智能手機到筆記本電腦、電視和汽車,都需要使用半導體。需求動能若能持久性地恢復,對韓國特別有幫助。今年韓國經濟增長交出了金融危機以來最差的“成績單”。
報導援引彭博社的分析,三項展現全球半導體業需求轉強的指標分別是:擴充產能、芯片價格和芯片庫存。
擴充產能是最明顯的芯片產出領先指標之一。根據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組織(SEMI),10月芯片製造設備出貨數字達到去年12月以來的最高點。北美地區最新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出貨數據,支持了半導體銷售將持續上揚的看法。
目前芯片價格還沒上漲。不過市場研調公司inSpectrum調查到的存儲芯片價格顯示,存儲芯片價格現已止跌回穩。法國研究機構Yole Developpement研究主管麥克·霍華德也說,之前市場供過於求情況嚴重,“現在庫存已經開始下降。”
韓國供應全球超過三分之二的DRAM存儲芯片,堆放在其國內倉庫裡的半導體庫存今年7月觸及高峰。根據韓國政府統計局的資料,韓國9月芯片庫存比8月少了16%,這是2017年6月以來的最大減幅,同一期間,全球芯片銷售上揚3.4%,創2017年8月以來最大增幅。
標普亞太首席經濟學者肖恩·羅奇說:“我想已經是觸底了,現在開始再次反彈。”
[延伸閱讀]最新預測顯示全球半導體行業重要變化中國成推動因素
參考消息網12月12日報導日本媒體報導稱,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SEMI)12月10日發布預測稱,半導體設備的2021年全球市場規模將比上年增長9.8%,達到668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刷新創出此前最高的2018年的644億美元紀錄。預計存儲器投資的恢復和麵向“邏輯半導體”的投資將拉動市場。中國大陸市場的新增需求也有望增加。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2月11日報導,針對2019年和2020年的銷售額,該協會上調了9月時的預測。2019年的銷售額將比上年減少10.5%,降至576億美元,時隔4年低於上年,但2020年將比上年增長5.5%,恢復至608億美元。據悉,目前存儲器投資的啟動遲緩,但用於邏輯半導體的設備投資保持堅挺。
報導稱,半導體存儲器的庫存調整預計持續至2020年上半年。用於智能手機和數據中心等的NAND型存儲器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迎來投資復甦。另一方面,面向DRAM的投資將持續低迷至2020年後半段。據悉,存儲器市場整體的全面復甦要等到2021年。
中國大陸推進半導體國產化的舉措取得進展,到2021年設備銷售額將超過160億美元。中國大陸預計將成為全球最大市場,超過韓國和台灣地區。
[延伸閱讀]日媒:台灣地區半導體人才加速流向大陸
參考消息網12月6日報導日本媒體報導稱,中國大陸正在加快從擁有高端半導體人才的台灣地區引進人才。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累計從台灣地區引進相關人才3000多人。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2月5日報導,“希望參與大項目,提高作為技術人員的自身價值,這是理所當然的吧。”一名50多歲的男子在回鄉探親的台北市內如此表示。他於2018年秋季離開工作多年的台灣某大型半導體廠商,跳槽到大陸企業。他說,在當地,工資增至兩倍以上,自己能與家人一起過著沒有任何不便的生活。
報導介紹,在台灣地區,這樣的技術人員不在少數。經濟雜誌《商業周刊》報導稱,截至目前,從台灣地區前往大陸企業工作的半導體技術人員超過3000人。在台灣地區涉足半導體開發的技術人員約逾4萬人,流向大陸的技術人員數量已達到整體的近一成。有分析師認為,目前人才流向大陸正在加速。
報導表示,大陸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方針逐漸明確,這對島內半導體人才流向大陸的趨勢推波助瀾。
報導稱,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協會(SEMI)統計顯示,在半導體製造設備的領域,中國大陸到2020年也有望超過台灣地區。
[延伸閱讀]全球半導體第三季出貨金額增長12%
參考消息網12月5日報導台媒稱,根據國際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組織(SEMI)最新數據,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出貨總額達1490億美元,較前一季度增長12%,但較去年同期下滑6%。
據台灣《經濟日報》12月4日報導,其中,台灣地區半導體設備出貨39億美元,季增21%,也較去年同期增加34%。中國大陸出貨34.4億美元,季增2%;北美地區出貨24.9億美元,居第3位;韓國出貨22億美元,居第4位,較第2季度減少15%,也較去年同期減少36%。
SEMI全球銷售負責人曹世綸表示,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止跌回升,主要因為台灣地區及北美地區的強勁需求;其中,台灣地區更因為先進製程投資帶動,較去年同期增長34%。
台灣《經濟日報》、台灣“中央社”都認為,先進製程投資的增加明顯帶動台灣地區半導體出貨總額。其中,台積電增加7納米與5納米製程技術的投資,是台灣半導體設備出貨居各地區之首的關鍵。
據報導,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或達140億至150億美元,可望創史上新高紀錄,並且,台積電明年資本支出仍將維持與今年相當的水平。
數據由SEMI與日本半導體設備產業協會共同匯集,全球80多家半導體設備公司每月定期提供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