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學者Nature發文提示:佩戴口罩可能會增加空氣污染的健康風險
Nature雜誌發表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黃薇博士為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特邀評論文章“佩戴口罩可能會增加空氣污染的健康風險(Face masks could raise pollution risks, Nature 2019; 574: 29-30 )”。
該文章聚焦全球空氣污染背景下公共衛生防護核心問題,首次全面闡述了口罩佩戴在空氣污染公眾健康防護中的誤區,為持續推進空氣污染全球治理,從公共衛生促進角度明確提出了一級預防目標。
鑑於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人在出門時佩戴各種形式和材質的口罩,該文章從口罩佩戴歷史及習慣入手,並結合我國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的傳播及重度空氣污染事件的影響,明確指出“性能不足或未能正確佩戴的口罩會給人一種錯誤的安全感,導致空氣污染時人們在戶外停留的時間過長、進而增加空氣污染暴露的健康風險”。
本文共同作者、口罩問題專家、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Lidia Morawska教授指出,大多數材質的口罩可以過濾較大粒徑的沙塵和花粉顆粒,但卻無法阻擋可到達肺泡和進入血液的PM2.5(空氣動力學直徑小於2.5微米)、超細顆粒物(小於0.1微米)和汽車及工業排放的有毒有害氣體。雖然越來越多公眾意識到空氣污染的健康危害,並選擇佩戴口罩來保護自身健康,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心臟協會和歐洲心髒病學會等公共衛生機構均未建議使用口罩或便攜式淨化器來降低空氣污染帶來的健康危害。
目前尚未有權威臨床研究評價過醫用或職業防護口罩在空氣污染健康防護中的效果及佩戴方式的影響。醫用口罩可以捕獲攜帶細菌和病毒的空氣液滴(介於5到100微米),但是無法阻擋空氣中的細小顆粒以及有害氣體(如NO2、O3和揮發性有機物)。為職業暴露人群(如建築工人、交通警察等)設計的個體防護器具或口罩,雖然符合專業防護標準和認證程序鑑定,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也需要遵守嚴格的佩戴程序。普通口罩通常無法完全覆蓋鼻腔和口腔,並適合所有的面部性狀,空氣和污染物能夠通過口罩和麵部之間的縫隙進入體內,重複使用等佩戴習慣問題可能進一步加劇多重污染風險。目前尚沒有針對空氣污染設計的公眾健康防護口罩,在污染的空氣中佩戴口罩可能使人們產生錯誤的安全感,繼而導致人們在污染空氣中停留更多的時間。
在口罩的性能評價工作中,通常需要考慮抵御物質的尺寸和來源、口罩的類型以及佩戴者的面部形狀和行為等因素。極少量研究評估了真實空氣污染暴露環境中人們佩戴口罩的功效,研究中受試者僅佩戴口罩若干小時、結果差異度較大,且尚無針對臨床結局指標的系統評估。公眾在各類活動中的空氣污染暴露影響因素很多,例如,同一地區繁忙的十字路口或公路隧道中,污染氣體和超細顆粒的暴露濃度可能比安靜街巷路邊高出許多倍。此外,人群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用藥情況和活動方式等因素,也使得佩戴口罩的健康防護評估工作變得更加複雜。喜愛運動的人也可能因為大量從事戶外運動而增加了空氣污染暴露風險,尚沒有研究可以量化人們在佩戴口罩時的行為改變及其對於暴露風險改變的影響。
該文章基於全球空氣污染健康風險評估及個體防護研究的系統評估工作,提出上述專家意見以及核心論點:全球空氣污染背景下公眾健康促進的首要任務是持續開展嚴格的空氣污染治理行動,保證空氣清潔是公眾健康促進一級預防目標。
黃薇簡介:
2003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系獲得博士學位,2003—2007年就職於美國健康效應研究所主管亞洲空氣污染與健康研究項目。2007年入職北京大學從事環境流行病教學與研究工作,迄今承擔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RO1項目、國家環境基準管理部門預算項目、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二十餘項,在大氣污染健康損傷機制、風險評估、干預措施及基準預研究等領域取得系統性、創新性重要成果。應邀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環境流行病學會年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香山科學會議等重要國際和國家學術會議上作主旨或大會報告三十餘次。
目前為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海淀區第十六屆人大代表。還擔任世界衛生組織顧問/工作組成員/諮詢項目負責人、國家環境基準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修訂起草組專家、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歐美同學會留美醫學委員會公共衛生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分技術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中央第十四屆資源與環境專委會委員、首批首都黨外人才高端智庫專家、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Q1)副主編、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編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