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起來:跑步與死亡風險降低27%相關跑多少都行
俗話說一雙鞋一條路,一個憨憨跑一天。跑步可以說是所有運動裡最廉價,門檻最低的了,不需要什麼裝備什麼特殊的場地,有雙合適的跑鞋,有條合適的路線,就可以開始跑步鍛煉了。
除了強身健體外,跑步也是減肥的一大法寶,甚至能對抗肥胖的遺傳效應。跑步還能重塑神經,改善學習記憶,讓你越跑越聰明。
近日,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的Zeljko Pedisi等分析23萬餘人的前瞻性數據發現,參與跑步與全因、心血管和癌症死亡風險分別降低27%、30%和23%有關。更為關鍵的是,即使跑得很少,很慢,也與死亡風險的顯著降低有關,只要跑就比不跑好!這一研究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
這是首個對跑步和死亡風險之間關係的meta分析。
(來自pixabay.com)
都說生命在於運動,一天的工作學習下來,連著坐上八九個小時不運動,心血管死亡風險翻著倍的往上漲。當然,時不時起來抖一抖,就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消掉久坐的不利影響,降低久坐人群14%的全因死亡風險。
不過要想進一步降低死亡風險,可能就需要動的更劇烈點了。研究顯示,每天把1小時的久坐換成1小時的劇烈運動,能降低久坐人群31%的全因死亡風險和64%的心血管死亡風險。WHO也建議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鐘的中高強度體育運動,達不到這一標準的人,死亡風險升高了28%。更多關於運動的內容,可以關注下我們的《醫學趨勢50講》。
至於運動的方式,最常見的還要數跑步。畢竟游泳需要泳池,籃球足球都需要不小的場地,貴族運動高爾夫馬術一般人玩不起,至於輪滑滑板跑酷什麼的,一不小心傷筋動骨一百天,更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玩的。而跑步幾乎毫無門檻,有時間就能跑,大不了身體不好跑慢點,在英國、美國和澳大利亞都有很高的參與率。不過在中國,可能還是跳廣場舞的更多。
跑步參與的人多,研究的也相對比較充分。芬蘭UKK健康研究所的Pekka Oja就認為,除了跑步和足球外,其它運動的健康益處都沒有充足的證據。而踢足球也是一項需要大量跑動的運動,職業運動員一場球下來,據說平均要跑1萬米。
(來自pixabay.com)
至於跑多少比較好這個問題,有人認為跑得越多,健康獲益就越大,但也有研究顯示,每週跑夠一定的量後,再多跑也對全因死亡風險沒什麼影響了。到底跑多少好,維多利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對以往的前瞻性研究展開了meta分析。
最終,共有來自6個前瞻性隊列的14項研究數據納入了分析,其中還包括一個中國隊列。這6個隊列參與者人數從961到80306不等,共計納入了232149人。每個隊列中均有10%左右的人參與跑步運動。
在5.5至35年不等的隨訪中,共計發生了25951例死亡。與預期一樣,參與跑步與死亡率的顯著下降有關,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癌症死亡風險分別相比不跑步的人降低了27%、30%和23%,而且這一死亡風險降低在不同的隊列中基本一致。
跑步消耗能量多少與死亡率無顯著劑量關係
不過,在跑步多少上,研究人員發現,跑步和死亡率之間,沒有顯著的劑量關係。也就是說,跑多跑少都差不多。而且即使是跑得最少的一組,每週跑步一次以內,跑步時間不足50分鐘每週,跑步速度不到6英里/小時(約9.6km/h),能量消耗不到500分鐘的靜息代謝的人,死亡風險也有顯著的降低。
不過研究人員表示,這項meta分析納入的研究很少,它們之間的研究方法差異很大,可能會影響結果。最恰當的結論應該是:“不管跑多跑少,增加跑步的參與率可能會顯著改善人口健康和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