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貴網速慢二級運營商“獨家”商業區域有貓膩
“去年搬過來時候,當時物業只給了我一家二級運營商的聯繫方式,然後聯繫他們時,給了我一個價格表,這個表上的價格體系,比三大運營商的正常的寬帶價格要貴,我們現在用的是20M電信專線一條,每年的使用費超過五萬元,而且還要另收取服務費用逾萬元。”一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公司員工近期對經濟觀察報說,因現在網速慢的問題,他的領導還特意和他說起此事,但二級運營商的反饋速度讓他頭痛。
隨著大家對帶寬的需要量以及質量的大幅度提高,近年來,“費用貴,網速差,服務不及時”是用戶經常吐槽二級運營商的標籤。但造成這些負面標籤的背後是,各路運營商使出渾身解數,意欲爭奪商業寬帶市場的野心。
一位在業內工作十幾年的二級運營商高管對記者說,“從全國來講,目前國內互聯網接入服務市場已經白熱化了,隨著三大運營商之間的激烈競爭,價格已被壓的很低了,家用寬帶基本上是三大運營商的戰場,而商辦樓宇市場相對維持較高,二級運營商還有存活的空間,但這個空間也僅限於北京、上海。”
該高管還稱,二級運營商肯定是要賺錢的,他們的手段也相對靈活一些。然而,這些民營的二級運營商是如何和客戶玩的這場“價貴網慢”的遊戲?與商辦樓宇的“潛規則”又是如何?
亂象
“一開始來的時候,這裡的人還沒那麼多,還沒太大感覺,隨著人越來越多,網速也受到影響了。”上述員工稱,以前在原地址的時候怕工作時候網絡會出現問題,一直是用兩條線路,過來以後本來也想用兩條線路,但是這裡的價格確實挺貴的,兩條線成本就高了。
該員工還說,本來今年有一個不加錢直接提升寬帶速度的活動,等於從20M提升到3M,但是現在還沒做升級的操作。
當記者詢問該寫字樓的物業工作人員時,對方讓直接和與其合作的經理溝通,“我們已經全權委託他們了,從開始建樓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合作了,包括他們來搭建線路等,如果用戶想換線路或者其他細節,要和他們溝通”。
另一位公司創始人對記者吐槽在寫字樓裡的另一種普遍的現象,其公司所在的寫字樓的物業就充當了“二級運營商”的位置。“我在北京朝陽區的公司後來又在樓上增加了一層,本來是想在兩層樓中間穿一根線,把我們的內部網絡連接起來,其實問題很簡單的,因為樓裡的網線管道是固定的,你把線拉過去就完了,但物業的態度就是這事必須我幹,而且你還得給我費用,還一直說沒時間一直推脫,一層員工都在等著網絡接通工作,耽誤了好幾天。”該公司創始人說。
一位負責熱門商圈的商業地產經紀人對記者說,他平時接觸過的二級運營商的銷售超過十個,他們合作模式相同,但是分點不同,二級運營商根據運營商給的網絡低價自己來定價,20M的每年費用大概在六千到1.5萬元左右,然後給物業返5%-15%的費用,費用是含在網絡報價裡的。
該經紀人還稱,現在商辦樓宇更看重服務品質,不在乎那點分成,只用一家運營商的商辦樓宇不多,很多都是用兩家,參與的運營商越多,價格會相對更便宜一些。“但他們還想出了其他路徑獲利,使用網絡必須購買相應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光纖貓等,價格高於市場價。”
伎倆
據了解,互聯網接入服務市場分成兩部分,一是與企業合作,即商辦樓宇市場。二是家用市場,即社區居民樓。
運營商和商辦樓宇之間的“獨家”其實早已存在。上述二級運營商高管回憶說,在中國的寬帶剛剛開始時,大部分的樓宇都會跟某一個運營商談合作,相當於運營商開啟了一場跑馬圈地的模式。“後來慢慢發現寬帶業務逐漸成為每個企業的必須,而且是可以從中獲利的,所以商辦樓宇這邊會設定一些門檻,簡單來講就是,哪個運營商和他們談的比較好,如在建設期間的投入較大或分成條件較好,就讓這家運營商去做,再後來工信部就出了規定不允許’獨家’了,他們就不會再去投樓內的基礎設施了。”
但其實這裡面還是有一些“潛規則”,上述二級運營商高管稱,你跟物業關係好的話會更順暢一些,“因為大部分的樓宇,特別是園區,你要進去接入服務,實際上你對園區內部的線路是不了解的,而且原來的路線都是有歸屬的,一般誰先進入佈線了,肯定後期誰的業務接入就多,但也可以慢慢的滲透的,要看物業各方面能不能支持。”“但三大運營商有個最典型的特色,如果這家原來是聯通先進入的,移動也想進,但我不會低聲下氣的進來,如果和物業談了許久,遇到困難沒辦法解決那就不進入了。”該二級運營商高管表示。
相對來說,二級運營商會更靈活一些。大約在2011年,二級運營商業務開始做起來了。該二級運營商高管透露,其實後來商業房產的開發商慢慢也明白了,他往往會提前到在整個園區開發前的時候就找一個二級運營商來談合作,之後就等於把以後的寬帶服務的運營權交給你了,但是整個樓宇相關的基礎設施讓你投一部分。
“在商業地產開發商和運營商基本談定以後,就形成了這麼一個局面,就是整個一個園區或幾棟寫字樓,都由一個二級運營商的來提供,價格一般都會參照三大運營商的價格提供寬帶接入服務,但北京、上海的寬帶價格會相對比較高。”該高管說。
節省成本
今年8月,鵬博士發佈公告表示,公司與北京聯通以書面方式簽訂《合作協議》,擬將在北京地區的家庭寬帶用戶約125萬戶、政企寬帶及互聯網專線用戶約2.2萬戶歸屬權轉讓給北京聯通,由北京聯通承擔上述用戶的服務及運營。
10月20日,長城寬帶因長期業績下滑和公司高層頻繁變動,被質疑退出寬帶業務。對此,長城寬帶控股股東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否認了退出寬帶業務的說法,並表示公司整體人員穩定,各項經營一切正常。
一位蘇州的運營商的相關人士對記者說,在蘇州,移動和電信的寬帶價格都不高,其他運營商利潤被壓縮的很嚴重,聯通寬帶在蘇州的市場都基本沒有。“長城寬帶的佔比很低,之前開會時候聽說的,長城寬帶要把蘇州的業務賣給移動。”
上述二級運營商高管談及,在剛開始進入行業的時候,因為在行業裡有經驗,加上開始的時候競爭也一直不是很激烈,而且電信資費也都比較高,所以利益差就比較大了,或者說空間就比較大。
“但現在慢慢的競爭激烈了,用戶資費大幅降低,三大運營商自己PK都虧錢了,我們能賺的差價也越來越低。”該高管稱,有的客戶會問該運營商高管,為什麼我個人家裡寬帶才幾十塊錢,甚至是免費,我的企業的寬帶要幾千塊錢。“你想想這壓力大不大,你們怎麼和客戶去說,所以說要跟物業打好關係,讓這樓只能裝一家的。”
一位長期關注通訊市場的專家告訴記者,當智能手機出來後,大家在家里和公司,已經不用手機的流量了,直接鏈接Wi-Fi上網,根據移動電商平台的數據顯示,它們的用戶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通過Wi-Fi上來,所以現在Wi-Fi對老百姓來講就變成像生命線一樣重要。
所以寬帶資費和個人手機流量的資費大幅下降,這些都造成了二級運營商的壓力。而業界反應“網速慢”的原因,其實也是他們想解決成本的難題。
“我們在北京發展業務,北京聯通、電信給我們的價格是比較高的,我們從他們這裡接帶寬,給寫字樓去提供服務,說白了我們是賺不了太多錢的,我們只能從外地,比如從河北、天津別的地方拉過來給寫字樓用。”上述二級運營商高管說。但對於北京的客戶來說,不是訪問北京,而是要從河北、天津繞一圈,所以網速就慢了。
另外還有一種商業行為指導的技術行為,隨著三大運營商的寬帶價格調整後,該高管稱,民營二級運營商對客戶都不會是一一匹配,如果不這樣,他就沒有利潤空間了。“如這棟樓裡面有100戶,每戶接10M寬帶,100戶就相當於是1000M的寬帶。但是對於二級運營商,其實就可以從一級運營商租一個200M對付客戶就行了。這就不是獨享的,而是分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