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被王堅刷屏了民企院士第一人為什麼是他?
2014年9月19日,紐約證券交易所,阿里巴巴上市敲鐘。這家市值2400億美元的公司,當時還被定義為“電商公司”。那天馬雲說了一句燃遍社交媒體的話:“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今天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王堅,那天也在現場。如今回想起來,阿里巴巴的夢想大有深意,那是中國民營企業,在世界頂級科技公司的主場,發出的科技進擊宣言。
訪問:
王堅
上市活動結束之後,阿里巴巴緊接著就在矽谷宣布成立新部門:iDST(數據科學與技術研究院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Technologies)。它就是阿里巴巴達摩院的前身,阿里巴巴對世界科技人才的招兵買馬,早在那時就已密集進行。
那時的中國互聯網市場,不是沒有技術人才,也並不缺乏對技術的熱愛,但還沒有學會打造自己的技術引擎。那時的王堅,身後也沒有今天多達6萬的阿里巴巴科學家、工程師團隊。
2008年,王堅從微軟亞洲研究院加入阿里,搭建起中國自研雲計算技術的第一個班底。阿里雲十幾個人不知天高地厚,邊寫代碼邊四處招人,沒有人知道云計算怎麼搞才能成功,業界甚至公司內部也有大量不看好的聲音。
阿里云成立儀式
兵荒馬亂,起於草莽,由馬雲和十八羅漢湊錢創辦的阿里巴巴本就如此,或許這種不怕犯錯的氣場又一次發揮了作用,2013年8月15日,中國第一個單個集群超過5000台服務器的通用計算平台終於上線。雲開月明,一舉“飛天”。
2013年5月17日,阿里集團最後一台IBM小機在支付寶下線
或許那時阿里人自己都沒料到,“飛天”如今會成為中國最大的雲計算平台,為中國互聯網提供最重要的基礎設施,成為算力爆炸時代衡量中國科技實力的指標。中國電子學會設立科技進步獎15年,首次頒發特等獎,就給了飛天。
艱險的飛天之路,為阿里巴巴凝聚了大批優秀技術人才。但在2014年,技術還未成為這家商業公司的核心動力。中國民營企業,能不能像微軟谷歌那些國際巨頭一樣,成為前沿科技的探路燈塔和一流人才的黃埔軍校?從中國互聯網市場,能不能走出一條孕育科技創新的道路,彌補“國家隊”的欠缺?
阿里雲“飛天”研發團隊
信息技術時代,大國科研有一種新模式,民營企業創辦自己的研究院、實驗室,發表論文,參與頂級學術會議,與大學合作,聯合培訓博士生,為自己和業界源源不斷輸送創新人才。這種模式,不僅解決民營企業眼前的業務需求,也為未來的長遠問題投入,最終孕育出一個個人類文明的新成果。
貝爾實驗室是如此,微軟亞洲研究院也是如此。在美國,生命力長達百年的公司,在技術上以篤定的態度持續投入,已經成為一套傳承下來的體系。中國公司也有這一天嗎?
2017年10月11日,阿里巴巴全球研究院“達摩院”成立,開啟前沿技術和基礎科研的探索。這個充滿阿里特質的取名方式,昭示了達摩院要走一條與眾不同的中國式企業研究院之路,不同於貝爾實驗室和微軟亞洲研究院等所走的西方經典企業科研模式,達摩院要在“探索未知”的理想主義與“技術驅動業務”的現實主義之間,找到一條更有生命力的發展路徑。
2017年10月11日,阿里“達摩院”成立
又一次,阿里巴巴跑進技術無人區。最不懂技術的馬雲,還在最頑固地堅持夢想。
不同的是,這次再也不是草莽創業。“創新之道,唯在得人”,阿里巴巴高舉引才大旗,國內外大批頂級科學家和一流工程師受其感召、加入麾下。今天,這家公司10萬多名員工,超過6萬人是科學家和工程師,研發人才佔比國內第一。這其中,IEEE FELLOW有10多位、國際知名高校教授有30多位。
良將如潮,牛人不勝枚舉。阿里巴巴量子實驗室科學家馬里奧·塞格德(Mario Szegedy)是匈牙利科學院外籍院士;本地生活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田為ACM 和IEEE雙料Fellow;達摩院機器智能實驗室負責人金榕為曾任密歇根州立大學終身教授;亞馬遜最高級別華人科學家任小楓現任高德地圖首席科學家。
終於會當凌絕頂。阿里巴巴卻又要求科學家們身在山巔,腳接地氣,去一線發現需求,用技術驅動業務發展。
達摩院機器智能實驗室負責人金榕說,離開國外那種每天泡辦公室無需跟人打交道的象牙塔生活,來到兵荒馬亂、天天需要和業務團隊溝通的“戰場”,他們經常要虛心向“小二”請教業務問題。除了阿里,全世界有幾個地方,能給這些自帶光環的科學家“上課”,告訴他們“理論的東西改變生活”並沒有那麼容易?
金榕
達摩院是以“夢想”為粘合劑的研究院,它把那些宏大圖景拆分成無數細節,自上而下傳遞下去,讓志存高遠的科學家與阿里巴巴廣袤的業務生態作磨合,尋找技術與商業的平衡點。
兩年前馬雲高調許諾,為達摩院3年投入1000 億。達摩院成立至今剛滿兩歲,投資已經產出成果,年輕的芯片公司“平頭哥”發布了全球推理性能最強的AI芯片“含光”;達摩院的量子實驗室完成了第一顆可控的量子比特研發。
阿里不是以前那個阿里了,中國也不是以前那個中國了。
中國的民營企業發展到今天,面臨越來越多的世界級問題,它們用自己的方式探索解題路徑,不斷創造世界級的技術成果。
曾經,以錢學森為代表的科學架構,是中國以國家意志在舉國體制下開創的一套科技創新體系。這一架構一直是中國科研的法寶和驕傲。
而來自阿里的王堅當選院士,代表著中國對另一種市場化的科技創新模式的高度肯定:以企業為主體,來實踐核心關鍵技術自主創新。阿里雲的研發,就是用技術推動中國雲計算產業開拓全新局面的典型案例。
王堅在雲棲大會上演講
國家科研,用足大國優勢,集中力量辦大事。民企科研,勝在嗅覺靈敏、成果轉化能力強,是對國家整體創新體系的有力補充。這兩種模式相輔相成,如果說企業的科技研發是中國科創的小KPI,那以技術為驅動力的一流商業公司的數量,以及用市場機制來激發人才活力的成效,則是我們這個國家科創實力的大KPI。
在中國首次鼓勵民企參選院士的這一年,王堅這個名字,無疑是對阿里巴巴所走的民企科研模式的有力認證,也一定會激勵更多人才以市場化方式參與科技創新。
2012年的阿里雲年會上,王堅在台上緊攥話筒,幾次抬眼望向遠處,幾次欲言又止,最終泣不成聲。
他說:“這兩年我捱的罵甚至比我一輩子捱的罵還多。但是,我不後悔。只是,我上台之前看到幾位同事,他們以前在阿里雲,現在不在阿里云了。 ”
一群科學家和工程師,憑著一腔熱忱,走了無數彎路,去攻克世界上最難的技術之一,這樣的故事,將在無數中國企業中,一次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