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汽車破產:看到“風口”也得看到“風險”
“青年汽車”的倒下也提醒有關部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要嚴把論證關、入口關、監管關,防止被投機者鑽了空子。還記得之前的那個“水氫發動機”大新聞嗎?“車載水可以實現制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不但環保節能,續航能力也強,一次加水續航里程能超過500公里”……
如此“勁爆”的科技亮點,讓龐青年的杭州青年汽車有限公司一度成為網紅,卻招來不少質疑之聲。
牛皮吹得再大,終歸有吹爆的時候。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於11月10日刊登的一則破產文書顯示,“因杭州青年汽車的破產財產已經分配完結”,依法裁定終結杭州青年汽車破產程序。另外,今年6月,浙江青年蓮花汽車有限公司的破產財產也已分配完結,並進入了破產程序。
這意味著,曾因“水氫發動機”紅極一時的青年汽車,已走向了“窮途末路”。從此,世間將再無“青年汽車”。
老實說,無論是對“青年汽車”宣告破產,還是對龐青年的“限制消費”措施,都不可謂不嚴厲,但是對於包括一些地方政府、投資機構等債權人的巨大損失來說,仍於事無補。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的信息,“青年汽車”債務清償率僅為28.47%,也就是說,還有七成多的巨額債務無法得到清償。對“青年汽車”來說,這是“一筆勾銷”的欠債,對國資背景或私人投資來說,卻是不堪承受之重。
進一步而言,這也意味著一些政府投資就此竹籃打水一場空,無數公帑就此被浪費。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實,審視“青年汽車”今日之困,早有“發病”的跡象。對於“水氫發動機”這種噱頭,根本就經不起科學原理的推敲,之前早有媒體和專家進行質疑,但並沒有阻礙“青年汽車”持續走紅,甚至成為若干希望發展高科技產業地區的“座上賓”,其間不乏一些地方領導為其站台背書,要錢有錢、要地有地。
事實上,“青年汽車”本身被指“劣跡斑斑,曾在全國多地圈項目並涉嫌抽逃資金”,並有違法違規行為。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司係統顯示,2017年7月6日,浙江省統計局曾對“青年汽車”提供不真實統計資料給予行政處罰,但僅一個月後,“青年汽車”就獲得了某投資公司的50億元支持。
此外,在最高法被執行人信息查詢名單中,“青年汽車”列入被執行人多達23條,而企查查數據顯示,該公司涉及法律訴訟多達340起,裁判文書多達197個,大部分為藉貸糾紛,僅自身風險就有224個,關聯風險則多達835個。
這些橫亙在前的風險,理應成為監管部門關注的重點,並及時採取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令人遺憾的是,人們看到了“風口”,卻對“風險”視而不見。以此而言,“青年汽車”的倒下,雖是一場鬧劇的收場,但是其中的教訓也不能就此掩蓋過去。
高新技術產業是市場的寵兒,固然要“高看一眼”、“厚愛三分”,但是“水氫發動機”的前車之鑑,也提醒有關部門,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要嚴把論證關、入口關、監管關,防止被投機者鑽了空子;只有修復好大小漏洞,才能避免重蹈“青年汽車”的覆轍。
□歐陽晨雨(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