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9.9就能查到的職場黑料,可能全是編的
說到職場,差友們可能都有點倒霉事兒可講。複雜的同事關係、微妙的辦公室政治、總會被吐槽的加班文化。。如果碰上不容易討好的老闆或是強勢的HR,情況可能就更糟了。。面臨不平待遇、質疑或指責,溝通無望,大不了跳槽,能有多大的事兒。可明槍能躲,暗箭難防,你可能不會想到,對方會一直較著勁,在新東家對你背調時使絆儿。
原標題:花9.9就能查到的職場黑料,可能全是編的。
原創: 差評君
甚至,你的隱私和在職場上的負面信息,可能早就不經審核地,被人列入傳播更廣泛的黑名單裡了。。
匿名信息的生意
前幾天,就有個叫“ HR( 人力資源) 職場信用查詢”的網站吸引了差評君的注意。。
表面上,這是個讓所有人都能以“ 匿名”的方式檢舉職場上員工不當行為的平台。
它的主頁看起來就像一個搜索引擎。中間的白色搜索框有灰字提示“輸入身份證號或手機號後4位”,搜索框下方,顯示著“今日新增黑名單:186人”、“今日成功為HR匹配到:20669人”的動態數據—— 有種“炫耀”自身實力和權威的意味。
頁面最上方一行標著:“ 致力於讓職場環境更和諧,更健康”。
往下滑,平台放了幾個隱藏了名字、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的檢舉內容示例:
“ 此人工作偷姦耍滑,而且有前科案底” “ 惡意敲詐公司賠償,嚴重不守信用” “ 自己離職不交接,打電話拒接,微信不回” “ 嚴重違紀違法,公司開車違章不處理,上班混日子” “ 此人英勇善戰,無法無天,偷拐矇騙,無惡不作,天理不容”。。
看到這兒,不知道你們是不是跟差評君一樣,覺得有點兒怪怪的。。
先不論“偷姦耍滑”、“嚴重不守信用”、“混日子”、“無惡不作”等模糊不清的描述——這些泛道德化的指控沒有詳盡、確切的事實依據,僅公開“有前科案底”這一公民核心隱私一點,就好像構成了歧視,而且說嚴重點,還侵犯了這個人的人格尊嚴、隱私權,差評君不覺得有啥正當性。
看懂了這種“ 業餘”的做法,也讓差評君非常懷疑平台上檢舉信息的水準和真實程度。
為查驗用戶上傳內容的門檻和平台的審核水平,我選擇了“ 我要上傳”,先通過手機號驗證碼註冊,再“ 上傳黑名單”。
註冊過程挺簡單的,並不用實名認證,或是提供公司職務,也就是自己是HR 的證明。
而要完成一次黑名單上傳,就必須填寫員工姓名、性別、身份證號、手機號碼、所在地區等非常敏感的信息了。
不過事件描述、在職時間等更切題的文本框卻未作什麼要求,emm。。差評君對這一點是比較意外的。
有人試著亂編了些內容提交,後台先是顯示內容“待審核”,不過兩天后就顯示“審核通過”了,更騷的是,這條內容還出現在了首頁示例版塊。。
差評君自個兒也試了一下,憑空編了一條內容,說公司有人欺負火鍋,也經過了兩天的審核,也通過了。
這個平台的產品經理,想必是個挺有正義感的人。
咱們再研究一下怎麼看人家的黑名單記錄。
如果想查其他人上傳的記錄,得先向平台支付9.9 元,微信或者支付寶都有碼可以掃,收款方顯示是太原迅易科技有限公司。
錢付了不一定有想要的結果,支付頁面提醒過:“ 本站內容由HR自主提交,不保證一定有查詢結果”。
想不到這個平台在信息審核上沒啥作為,它收錢收得挺積極。
一開始,我想先碰碰運氣,就隨機輸了一個4 位數手機尾號,結果顯示為“ 未查到此人不良記錄”。
後來想起主頁滾動著一些“ 查詢動態”,我於是改變了策略,決定查詢其中一個——“ Derek 查詢了武**(***8216)”,結果你們猜怎麼著,還是“ 未查到此人不良記錄”。。
這是咋回事兒?那個叫“ Derek ”的,不是查到了武**的黑名單嗎?難道說那些動態也是平台虛構出來糊弄人的?
為證實這種猜測,差評君又花了19.8 元,查了在主頁出現的另外兩條不同的動態記錄,果然查詢結果均為空。。這不巧了嘛?
到最後,差評君可算查到首頁示例版塊展示的一條黑名的具體內容了,包括員工的姓、性別、年齡、最高學歷、所在地區、在職時間。
未知的上傳者描述說:“ 該職員與公司原另一同事鄭x 為盜取公司機密而入貴州xxx 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洩露公司機密轉投同行業另一公司,其行徑實屬惡劣。”
一旁的上傳者信息顯示:“ 免費會員”“ 共上傳2 個黑名單,已成功幫助了7 個HR ”。
但差評君發現,每刷新頁面一次,平台就增加了一次計數,這意味著,所謂的“ 已成功幫助了xx 個HR ”,也是忽悠人的。。
回想開頭提到的,那些可能為製造平台有多活躍,刻意公開的滾動著的數據,裡頭有多少水分,差友心裡應該都有數了。
法律灰色地帶
儘管這個平台聲稱以“ 打造誠信招聘圈”、“ 優化職場新環境”、“ 獲取最優人力資源”為目的,但實際上,這些匿名檢舉內容很可能催生一個灰色地帶:假的檢舉、指控會構成誹謗;真實的信息以這樣的方式做“ 交易”,又可能涉嫌出售公民個人信息。
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而平台連針對上述個人信息收集、使用、保護的隱私政策也沒有,本身就足夠引髮質疑了。
這幾個問題都是硬傷。
總結一下平台的套路吧:通過低門檻收集真假難辨的檢舉信息,加上杜撰交易、“ 利用”無效瀏覽數,表現出一片虛假繁榮,虛構自己的影響力和公信力,然後藉此謀利。
無形中,網站訪問者會產生焦慮,衝動消費個九塊九查查自己有啥負面記錄。
平台也說了,若發現自己的權利被侵害,可以在內容詳情頁申訴。
但是,這種先斬後奏、不談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的做法本身就存在爭議。
且那些懷疑平台採納了許多錯誤信息的人,想要保全自己的知情權、異議權,第一步也要先掃一發九塊九。這啥道理啊?綁票啊?
差評君又搜了搜,還發現了一個聲稱“ 以社交為基礎的職場大數據徵信”的App“ 職聲”,它有一個叫“ 差評”的版塊。
上面有欠錢不還、簡歷不實、面試過程不耐煩等各種內容,其中有當事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社交媒體等信息被直接公開。
而且,“ 個人差評內容”和“ 個人差評次數”全被納入到該App 的“ 職聲檔案”,包裝成了征信產品售賣。
每有一條檢舉內容審核通過,這個App會獎勵上傳者5 塊錢,不過這個App 的審核機制也可以說是形同虛設。
你可能想不到,一條匿名發布的內容“ 隨便說,測試”,也被認證為“ 職聲徵信審核通過:獎勵5元”。。跟我倆鬧玩兒呢?
在過去,HR 或老闆會採取面對面跟員工或應聘者交流的古老方式,評估對方的狀況。
現在,這事兒也被慫恿轉移到線上進行了,負面信息、信用評分及背後的算法在很大程度上都會誤導輔助HR 或老闆的決定。
差評君覺得,要是新東家用這些來判斷一個人、剝奪一個人的職業機遇,而不是根據法律或參考有第三方個人徵信牌照的機構報告,挺可怕的。
這麼做,還可能在職場引發寒蟬效應,因忌憚上黑名單,沒有人敢講逆耳的話,公司和員工的權力關係就會失衡。
前面舉出來的職場信用評價,其實就是很模糊的,影響範圍很主觀。
被粗暴地定義為失信、被貼上無法擺脫的“ 惡人”標籤的人,要付出的代價也很難估量。
不知道差友們能不能想像到那種“ 一處’ 失信’,處處受限”的恐怖場景?
變形的“ 徵信”
在差評君看來,這個標註了“職場徵信黑名單查詢_求職者黑名單_HR資源管理”的平台,雖說為自己套上“徵信”這個挺好看的幌子,但其實,它更容易淪為一個容許以污名化的方法,娛樂或威脅、報復他人的工具。。
傳統的徵信,主要是為了使銀行等能利用數據做出更好的信用和商業決策,涉及銀行信貸信息和社保、公積金、環保、欠稅、民事裁決與執行等公共信息。
這幾年的“ 互聯網徵信”,更多是接入個人消費行為、履約記錄、人脈關係、社交等數據,被一而再地鼓吹有更大的商業價值。
聽起來更“ 接地氣”了,但新興徵信機構因為同樣關乎個人信息的安全性,也必須嚴守相關法規。
比方說,未經本人同意不得採集個人信息;在收集個人的不良信息時,履行事先告知義務;保護個人身份和信用信息不被濫用、洩露,等等。
所以,這也是差評君為什麼說“ HR(人力資源)職場信用查詢”和“職聲”幹的事兒跟徵信無關的原因,它們壓根兒就走偏了。。
前些年,國內某市的職場據傳就有一份黑名單在HR之間流轉,和這種沒什麼兩樣,很容易就變成了一大群人對一小部分人施以“私刑”——就想讓眼中釘在職場寸步難行。。
差評君還想起了兩件事兒。有人會問了,“ HR(人力資源)職場信用查詢”的結果給身份證號、手機號等做了部分匿名化,是不是就不能準確識別出這個人的身份了?
能。麻省理工大學一位叫Sweeney 的教授,上世紀90年代就曾通過部分脫敏後的數據如性別、出生日期和郵編等,同某份公開的名單比對,找到了某個州政府僱員的個人醫療記錄。
另一件事兒是發生在去年。一位荷蘭外科醫生Willem Lynden 把Google 給告了,說它侵犯了他個人數據的“ 被遺忘權( Right to be forgotten )”。
咋回事兒呢?多年以前,這位醫生曾因醫療疏忽受到紀律處分,後來他偶然在使用Google 搜索自己的名字時,看到首個結果是一個黑名單網站鏈接,其中就記錄了他那個案例,內容跟事實有不少出入。
Willem Lynden 上訴要求Google 刪除相關鏈接,他認為,“ 明明有一個專業醫學紀律小組存在,而Google 卻一直扮演著’ 法官’角色。”
最終,法院也裁定Willem Lynden擁有這個權利,認為“搜索引擎存在傾向,使得公眾對黑名單信息興趣度遠超過實際醫療信息價值”。
順便提一嘴,這篇文章推出來前,差評君專門在百度搜索了“ 職場信用”和“ 職場徵信”,首位結果都顯示為這個“ HR(人力資源)職場信用查詢”的網站鏈接。
Emm。。看上去還挺像那麼回事兒的。。
“ 上網真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