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大學生有網購不實用物品的經歷
去年“雙11”,福建農林大學的余玲瓏在一次性購買五六件衣服後,沮喪地發現適合自己的只有一兩件,其他的被媽媽轉手送給了姐姐。“感性購物”一直是余玲瓏的軟肋,除了眾所周知的購物節,考試結束、放假當晚、某些開心的時刻……都能成為專屬於她的購物季。
購買衣服等“大件”時,她會稍微瀏覽評論,只要大部分評價不錯,她便會立刻下單:“花錢似乎真的可以讓人從緊繃的神經中解放出來。”
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國792名大學生髮起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86.99%受訪大學生有購物後不怎麼使用的情況,而後悔自己買過沒用東西的受訪大學生佔77.53%。
書桌成了“不實用物品展示櫃”
在網購的道路上,余玲瓏跌栽的跟頭不少,網購像個“泥潭”,她已深陷其中。
前段日子,為了實現“雨中自由”,她在網上購買了一組鞋套,用來保護自己容易進水的鞋子。但由於鞋套不易攜帶、穿上打滑,很快被她“封存”在抽屜最深處:“買了這種東西,真是太后悔!”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對買回來用不到的東西,有50.13%的被訪者選擇放在角落“吃灰”。來自福建的孫惠清理寢室書桌,為自己喜歡的手辦騰出一個擺放的空位,窄小的一層櫃子內。除了手辦,旁邊還立著五個CD碟厚度的動漫人物立牌。去年的“雙11”,她在網上多次為自己喜歡的角色手辦付下定金,並在之後補齊了2000多元的尾款。即使買回來的手辦、立牌事實上並沒有任何作用,甚至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孫惠仍願意為自己喜歡的角色埋單,她將其稱作“為理想充值”。與此同時,她也面臨著一個嚴峻的問題:她並沒有足夠的空間將自己的手辦、立牌擺出來,很多手辦藏在寢室櫃子中,就連家中也堆積了不少。
浙江的張月喜歡購買各式各樣的本子,當被問及本子數量時她仔細想了想,笑著說:“太多了,還沒仔細數,起碼兩位數吧。”前兩天她剛收到了故宮文創寄過來的手賬套裝,根據賣家的介紹,不同的手賬套裝會有不同的主題,而不同主題的套裝組合起來又是相互聯繫的。本來打算只買一套的張月看了介紹後很心動,抱著“兩套在一起是不是可以發現新線索”的想法,她一口氣下單買了兩套:“但其實拿回來拍了照之後就又放回盒子裡不用了。”
面對寢室裡越堆越多的物品,張月也曾經反思過:“每次買完我都會想,買的東西實在太多了,而且花的錢也太多了。”但每次面對好看的本子,她又忍不住邊購買邊安慰自己:“這個和上次那個不一樣。”在零花錢緊張的時候,面對心儀的東西,張月會先默默把它放到收藏夾裡,如果是限量版或者是錯過預售,張月便會去二手網購平台上找同款。
在“便宜”和“湊單”面前增加的購物清單
“去年買了很多不實用的東西,今年爭取理智購物!”來自廣西的大二學生劉雅婷為今年準備過“雙11”的自己立下了“flag”。
回看她去年的購物清單,500毫升的“深層清潔洗面奶”“水光面膜”的組合套裝和復古風的外套……在她詳細的“雙11”小賬本里,“趁機囤一瓶”的超大量洗面奶價低划算,低折扣的優惠券則大大降低了面膜組合和衣服的價格……但實際上,“本著不浪費的精神”,不太適合她膚質的洗面奶只被使用了一個月左右,平時不愛敷面膜的她也只敷了五六片,至於一件有設計感的外套,她連穿都沒穿過。
又一年“雙11”到了,還沒用到一半的洗面奶和麵膜,被劉雅婷閒置在櫃子裡。中青校媒調查顯示,回顧自己買不實用的東西時的心態,68.77%的受訪者認為這是“心血來潮”,19.22%的受訪者為了優惠而湊單,8.72%的受訪者因為商品打折,3.29%的受訪者則是因為購物節到了。
“我覺得為了湊滿減多買一些東西是正常的。”外賣湊滿減、購物湊滿單、商品湊砍價……這些在蘇州科技大學的鄧愷健眼中是再正常不過的消費行為。“有時候你並不覺得湊滿減之後會很貴,相反還會覺得有些合算,況且這些東西又是你喜歡的。”
不久之前,他在網上看中了一款手鍊。作為一個精緻小物件愛好者,遇到這樣的物件,他當然不會就此讓目光從網絡頁面上一掃而過。商家告訴他,如果購買3條可以享受包郵服務。“一般的手鍊最多兩條就夠了,沒有必要買第三條。”但他轉念一想,一來買3條可以用作備用,二來十幾塊的郵費也太不划算了。於是,3條手鍊被他加入購物車中。
和鄧愷健有類似想法的還有來自瀋陽大學的馬若涵,在她眼裡,買不實用的東西,只是為了更加優惠地買到有用的東西。她並不會單純地因為喜歡一件商品而立刻下單購買,而是等到有滿減優惠的時候才去購買。
作為一個“書蟲”,馬若涵經常在線上購書平台流連忘返:“這些網站時不時會搞一些滿150減50、甚至滿200減100的活動,優惠力度很大。”但想買的書卻又湊不到滿減的門檻,身邊又沒人和她拼單。這時候,她就會選擇一些自己認為“看起來很有用的書”湊滿減。之前購書網站週年滿減活動時,她購買了一本哲學書,覺得提升自己哲學品味也很不錯。但到貨之後,那本哲學書一直沉睡在她書架的最內側:“雖然看起來很有用,但卻一頁都沒翻過。”
“商家一般不會剛剛好讓你湊足滿減,有時候買一些用不著的東西是難免的。”買一個咖啡壺時,為了湊包郵,馬若寒多買了很多她完全不會用的濾紙:“但購買濾紙所湊足的包郵,要比單純地付20元的郵費更加合算。”馬若涵對於淘寶滿減的把握,似乎已經到了一種“爐火純青”的地步。
為了湊到滿減而後期隨便挑選商品、在購物網站上看到便宜的東西便下單,結果購物之後發現很少使用。三明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師雷曉寧解釋,這是“糖果效應”在人身上的表現。對此,他也給出自己的建議:要學會讓自己知足常樂,購物的時候仔細觀看商品介紹,判斷好商品對自己的價值才是“王道”。
可有可無的購物節
一雙藍色的杜蘭特5代球鞋,是陳豪“雙11”購物節唯一的消費品。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球迷,同時對球鞋也很熱衷。這雙鞋他盯了一個月,“雙11”降價後便宜了200元。“之前常穿的幾雙球鞋比較舊了,平時又一直都在看鞋”,陳豪掐著“雙11”降價的機會買下了它。
作為一個生活簡單的男生,陳豪對於消費並沒有太高的慾望:“沒有消費需求的時候,我可能半個月都不會點開網購App。”調查顯示,42.30%的被訪者會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56.44%被訪者則認為在購物過程中應該保持理性消費態度,
去年“雙11”收到鞋子那天的中午,陳豪很興奮:“到了以後我馬上穿著它去打球了。” 今年的“6·18”購物節,他又買了一雙心儀的球鞋。有明確目標的購物,讓他避免了買了東西卻用不著的困擾。今年“雙11”,陳豪沒有什麼新的計劃,這個購物節對他來說可有可無。
和陳豪一樣,“雙11”購物車空空如也的還有來自天津的小姜。和身邊大多數追隨“雙11”熱潮的朋友相比,小姜顯得很特別,她沒有研究過“雙11”的規則,不知道“薅羊毛”的意思,也不明白如何在淘寶上蓋樓。面對親近朋友的蓋樓請求,她也會點開鏈接,收穫到的是朋友的驚嘆:“哇,原來你是個新手。”
福建師範大學廣告學系教師莫莉介紹,在購物節已經變成消費文化的當下,消費者更容易不自覺地購買更多商品,卻沒有意識到它們並不是真正需要的,而沒有加入的消費者就會顯得格格不入,跟不上潮流。
商家利用消費者的心理,推出集娛樂性和社交性為一體的促進消費的活動,比如近期流行的“蓋樓”、點贊領優惠券的電商活動,反過來也推動了消費者消費行為的發生。她指出:“很多消費者對於機會成本沒有正確認識。”從“雙11”預熱到真正購買這段時間裡,為了領劵、滿減等優惠,消費者在其上真正消耗的時間會達到二三十個小時。但消費者沒有意識到,若用這些時間去勞動、創造,他們最後創造的價值可以遠遠超過從優惠裡獲得的金錢數額。
小姜認為,她不是沒有“慾望”,而是購買東西的“慾望”並沒有那麼強烈。打開小薑的淘寶購買記錄,書佔了大多數,偶有衣服、飾品以及日用品,但頻率不高。今年7、8月份,因為購物軟件使用頻率低,她的購物軟件甚至一度處於雲儲存狀態。“但其實大一剛入學的時候,我還是和購物軟件有過一段’你儂我儂’的日子的。”小姜笑著說。她坦言剛上大一的時候對任何事物都感覺很新奇,剛剛可以自己支配生活費後,她每天都會“刷一刷”購物軟件。她買過很多類型的衣服,各式各樣的本子,稀奇古怪的玩具,但最後留下來的卻很少。衣服經常因為質量不過關,或者圖片與實物不符,被她放在衣櫃裡再也沒拿出來過。買的本子和玩具因為實用性不強又太佔位置,被她帶回家放在了儲藏室中,因此還被媽媽嘲笑為“垃圾回收站”。
相比於魚龍混雜的線上購物,小姜如今更偏向於線下購物。對她而言,要買日用品和食物,在實體店購買比網店更加便捷。在衣褲和鞋子的購買上,能夠試穿的實體店也更便捷,網店裡賣的東西如果不合身,還需要郵寄退回。“而且我覺得購物節的打折力度也並不大,那些我看中的化妝品並沒有很大的優惠。”
小薑的身邊有很多對淘寶直播著迷的人,也有看一個小時直播能在購物車裡塞十四五件產品的朋友。對此她並不理解:“他們買的東西沒有多少適合自己的,多半是衝動消費罷了。我身邊有很多人看了直播覺得衣服挺好看,買來試穿後就立刻後悔。”在她看來,買很多便宜的東西都不如一件適合自己的東西來得實在。
(應被採訪對像要求,文中陳豪、孫惠、孫月、小姜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