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鼠疫不能放鬆警惕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衛生健康委、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委在北京市朝陽區政府網站聯合發布消息稱,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左旗2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肺鼠疫確診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陽區相關醫療機構得到妥善救治,相關防控措施已落實。
11月13日下午,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消息,鼠疫可防可治,此次疫情擴散的風險極低,不用擔心感染。
那麼,鼠疫的傳播有哪些規律呢?如何才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鼠疫?對此,《中國科學報》專訪了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知彬。
“儘管事態已得到控制,但防控鼠疫仍不能放鬆警惕。”他呼籲。
什麼因素影響鼠疫傳播?
張知彬告訴《中國科學報》,科學研究顯示,鼠密度、氣候和交通是影響鼠疫傳播的最主要因素。
近年來,他帶領的團隊與國內外多家單位合作,首次構建了最為完整的全球第三次鼠疫流行期間的人間鼠疫病例數據庫及基於基因型的時空傳播模型。今年5月,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據史料記載,歷史上,世界範圍內發生了三次鼠疫大流行。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稱為君士坦丁堡鼠疫、東羅馬鼠疫,始於公元541年,首先出現在埃及,後擴散至歐洲。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又稱黑死病,始於1347年,在歐洲暴發流行。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於1772年我國雲南或周邊國家,後傳播至全世界。
這項研究分析了人口密度、溫度、降水、植被等環境因子對鼠疫傳播速率的影響,總結出鼠疫在全球流行的許多規律。
例如,在寒冷地區,氣候越冷鼠疫傳播越快;到了溫暖地區,氣候越熱鼠疫傳播得越快。
在人口稀疏、濕潤、草原、森林等地區,鼠疫的傳播速度較快,這可能與鼠疫防控水平、自然疫源環境等有關。
兩鼠疫點間傳播距離約40公里、間隔5年,這暗示了鼠疫遷移到一個新地區形成暴發流行的平均距離和時間。
“這些規律對指導當前全球變化背景下鼠疫發生的預警與防控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張知彬表示。
現代交通將加速傳播
張知彬介紹,我國地域遼闊,生態環境複雜,有10多個鼠疫疫源地。
“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新疆、東北、西南及華南的一些山區,尤其是農牧交錯區。我國具有多種類型的鼠疫病原和眾多的鼠疫宿主。”他表示,“宿主主要是鼠類,跳蚤是鼠疫的媒介。”
研究人員表示,鼠密度增加是加大鼠疫發生和傳播風險的重要因素。
人類接觸鼠類及屍體,會加大感染鼠疫的機會。被感染鼠疫的人類、鼠類等會伴隨交通工具長距離傳播。
因此,鼠密度、氣候和交通是影響鼠疫傳播的最主要因素。
同時,張知彬強調,在現代交通工具日益普及的當下,鼠疫傳播速度只會更快。
暴發風險不容忽視
由於我國採取有效防控手段,基本完全控制了鼠疫暴發流行。然而,近年來由於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加劇,鼠疫在世界一些地區又開始活躍起來。
例如,2017年8月至11月,非洲馬達加斯加暴發鼠疫,達2000多例,大多為肺鼠疫。我國也陸續發現多例青海、內蒙古等地的人間鼠疫病例。
因此,“鼠疫暴發流行的風險不容忽視”。張知彬說。
一段時期以來,世界範圍內的鼠害和鼠疫防治工作有所放鬆和忽視。
張知彬認為,隨著具有豐富經驗的老一代科技工作者退休,基層防疫、植保部門及科研部門都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局面,缺乏專門的科研技術人員和經費,將製約疫情監測和防治工作開展。
張知彬建議,國家和地方應加大對鼠害及鼠疫的監測、防控及研發投入,加強隊伍建設。在監測與防控方面,健全各級防控組織,配備專業技術隊伍,加大對關鍵地區和鼠類的監測與防控。
在科研方面,加強對全球變化下鼠疫傳播規律的研究,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鼠疫疫區的監測與防控,阻斷鼠疫的區域性和全球性傳播,加大鼠害、鼠疫防控技術的產業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