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認為安靜恆星所屬的系外行星最有可能維持外星生命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首次將大氣化學和三維氣候模型結合起來,有助於識別太陽係以外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據稱,這項研究可以幫助天文學家在尋找外星生命方面取得進展,可以幫助他們減少望遠鏡觀測對象的數量。
研究人員把重點放在圍繞M顆星運行的行星上。這些是最常見的恆星類型,約佔銀河系恆星數量70%。M矮星大致上是指紅矮星,儘管紅矮星的一些定義也包括較大的K矮星。這些發現進一步揭示了所謂的Goldilocks區,該區理論上可以存在太陽系中的生命。按照目前的理解,在太靠近恆星的行星上,液態水會蒸發。在離恆星太遠的行星上,液態水會凍結,而在類似地球的距離上,在液態水得以維持的情況下,生命才能存在。
然而,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恆星活躍並且釋放大量紫外線,那麼其行星會因蒸發而失去水分,所謂的不活動或安靜的恆星,更有可能維持液態水存在,而對於宜居性而言,液態水至關重要。研究人員結合3D氣候建模和化學原理,發現恆星的活動,而不僅僅是距行星的距離,才是維持行星生命能力的重要因素。
他們還發現,如果地球上的臭氧層太薄,可能會給居住環境帶來危險,高紫外線水平將嚴重威脅行星表面上任何高級生命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