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拒收“洋垃圾” 日本面對這個問題十分“頭疼”
日媒關注到,由於中國正在強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進口量減少,日本的廢紙開始變得無處可去。不過,日本嘗試開拓銷路,向東南亞出口,但並非易事。日媒認為,日本以出口為前提的資源循環正在迎來拐點。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11日報導,日本國內廢紙批發商和造紙企業的廢舊瓦楞紙板(廢紙板)等的合計庫存能力被認為在145萬噸,據廢紙批發商的高管表示,“(目前的庫存)已經接近九成”。由關東地區的廢紙批發商組成的關東製紙原料直納商工組合截至9月的瓦楞紙板庫存量達3.3萬噸,膨脹至2018年的近3倍。
“已經沒地方放了”,東京廢紙批發商栗原紙材的新田事業所將瓦楞紙板等廢紙壓縮成捆,一捆一噸重,現在已經積壓了3000捆,是一般情況下的6倍。倉庫已經放不下,從5月開始堆放在室外。這是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
報導認為,出現這一情況的最大原因是中國在2018年6月提出2020年年底之前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目標,開始減少進口。
數據顯示,2018年,日本的廢紙出口量為380萬噸,其中對中國的出口量為274萬噸,占到七成多。日本古紙再生促進中心的統計顯示,日本國內廢紙總回收量的13%被中國吸收。
報導指出,從2000年前後開始,日本的廢紙一直處於回收量超過國內再利用量的情況。日本通過把國內用不完的廢紙出口海外的方法來維持再循環的機制。
當前,日本的造紙企業以高於出口價的價格購買廢紙,支撐回收系統。不過紙業專門商社的高管表示,“如果出口情況持續低迷,國內造紙企業下調買價的話,廢紙回收系統可能崩潰”。
《日本經濟新聞》網站注意到,日本的廢紙批發商和商社將加緊開拓東南亞等中國以外的出口目的地。但是,印度尼西亞等與中國一樣加強了環保限制,日本能否增加廢紙出口存在不確定性。
此外,出口價格也持續下跌。在出口情況良好的2018年秋季,廢紙價格一度達到1公斤30日元以上(100日元約合6.4元人民幣),現在則下跌至5日元左右。為了削減日本國內庫存,不得不虧本出口。關東製紙原料直納商工組合也因為虧損,連續6個月暫停廢紙出口。
報導還指出,在日本國內,隨著網購的普及,配送用的紙箱需求出現增加,但主要用於裝果蔬和飲料。僅靠這一需求無法消化多餘的廢紙。目前,包裝和運輸汽車零部件等產品的紙箱需求也顯著減少,能夠降低日本國內廢紙庫存的因素減少。
此外,受19號颱風等接連發生的災害影響,日本的果蔬出貨陷入停滯,用於生產紙箱原紙的需求也放緩。一方面,從其他國家進口果蔬以彌補日本國內供應量不足的情況,使海外製造的包裝用紙箱也成為廢紙,導致廢紙越來越多。
報導還稱,廢紙板的價格從年初開始下跌了四成以上,跌至1公斤6.5日元左右。由於盈利狀況惡化,有的企業開始停止回收。由於價格下跌,日本一些地區自治體的回收獎金出現減少,還出現了居民停止集體回收的情況。廢紙批發商警惕稱,“如果廢紙被作為垃圾扔掉,自治體的垃圾處理費用將進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