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用戶”蓋樓”賺紅包PK半月能拿多少錢
雙11前夕,各類平台商家的預付定金、購物津貼等優惠手段不斷湧現,淘寶則掀起“蓋樓大戰”繼續領跑優惠活動。不少用戶準時準點拉人、組隊“蓋樓”,一場購物狂歡再次拉開帷幕。狂歡之下,瘋狂“蓋樓”的背後到底為用戶帶來什麼?這種盛宴又將走向何方?
每天進行PK
堅持到底才能拿紅包
“在嗎?幫我蓋個樓吧!”成為雙11前夕社交聊天軟件中最常見的問候語。
什麼是“蓋樓”?“蓋樓”是今年雙11活動的最新玩法——“蓋樓大挑戰”,時間從10月25日到11月9日。簡言之,就是分享淘寶鏈接給好友,讓好友點擊鏈接為你蓋樓。蓋樓採取隊伍與隊伍PK的模式,每組隊伍最多5人,在15天內,每天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強制入場與其他隊伍進行比賽。
“蓋樓”有什麼用呢?可以贏取雙11紅包。“蓋樓”採取隊伍與隊伍PK模式,每組隊伍最多5人,在16天內,每天從早上9點到晚上10點,與其他隊伍進行比賽,獲勝的隊伍獲得紅包獎勵。每場PK都要上交一部分紅包作為入場費。
遊戲採用連續作戰機制,一旦開始PK,此後每天自動入場PK,要么一輸到底,沒有任何紅包,要么贏得比賽,玩夠16天獲得最終紅包。中途退出也無法得到紅包。不斷地分享,邀請好友助力,就是為了將樓層蓋高一點,PK掉對手,獲得紅包。
“也在蓋樓,不過沒有其他朋友那麼誇張,我的隊伍裡就倆人。”對於“蓋樓”,濟南90後上班族小鍾說,他只是偶爾想起來才會玩。
與小鍾不同,在東營某事業單位工作的黃女士就對“蓋樓”十分熱衷。“每天都在蓋樓,先是通過各種互動、簽到等提升自己的喵舖等級,再就是拉好友組隊,也會請朋友、親戚幫忙。”甚至還加入了一個蓋樓QQ群。黃女士說,群裡的人沒有其他互動,全部都是蓋樓互助。
為榮譽不惜虧本
衍生“賣樓”一族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大家都在忙著“蓋樓”的時候,有心人士也做起了“賣樓”的生意。
“誠信蓋樓,可預約,可定時。”“賣樓了!440級+只要13塊!”在“蓋樓大戰”開始幾天之後,淘寶、微博、豆瓣等APP上出現了一群“賣樓”的生意人!
賣家大都明碼標價,一層樓的價格只有幾分錢。根據活動規則,一個淘寶賬號一天之內可以為其他6個隊伍助力。一個在豆瓣“賣樓”的賣家表示,自己一共有6個賬號,一天下來,給6個隊伍助力的話,能賺54元。
每天蓋樓也分不到幾十塊的紅包,真的會有人購買嗎?
“買啊!但花不了幾十塊,一般也就買個三五塊錢的。”一位熱衷蓋樓的白領李小姐說,自己就是為了爭口氣,為榮譽。
李小姐告訴記者,自己就買了那一次,後來第二次再想買的時候被老公給勸住了。
不少人對此表示不可思議,但李女士告訴記者,花錢買樓在“蓋樓圈”裡並不少見,有不少人為了能PK過對方,選擇花點錢“買樓”,但買著買著就遠超過了PK獲勝後所能拿到的紅包了。“這遊戲玩著玩著就變味了,最後兩天我都沒有再找人蓋樓了,PK都輸了,心裡反而鬆了口氣。”
即便一路全勝
人均分得160元左右
20億元紅包吸引著千千萬萬人開始瘋狂“蓋樓”,經歷半個月的“打拼”,蓋樓到底能獲得多少紅包呢?
“零零碎碎加起來,每天在蓋樓上至少要消耗一個小時。”黃女士告訴記者,她每天從早上9點開始,到晚上10點,要看直播、逛店鋪做各種任務,還要拉好友助力,時刻關注PK戰況。“我自己的紅包現在有十幾塊錢了,隊伍紅包預計能分到五十元左右。”黃女士表示,自己的紅包應該比多數人要多的。
喵舖等級滿50級的馮女士稱,自己的紅包能夠兌換16.98元,隊伍紅包能分120元左右。“我們隊PK只輸了一兩次,所以獎金多。不過,為了能夠取勝,我們隊友成員連續幾天都花錢買樓了。”
“蓋樓”高度參差不齊,紅包金額也有所差異。據一位專業“蓋樓”人士估算,5人組團,以15元起始資金入場PK,自10月25日開始,一直到11月9日,一路PK全勝,整個團隊最終能得到800元左右的團隊紅包,人均到手160元左右。但馮女士表示,一路全勝很難。
其實,這筆營銷賬去年就有人算明白了。“去年雙11,淘寶的促銷活動我一天都沒落下,每天從早盯到晚。但最後才發現,自己折騰了半個月,求爺爺告奶奶,只拿到了60塊錢的紅包。”曾經連續多年奮戰在雙11優惠活動的楊女士今年並沒有參加蓋樓活動。
“蓋樓”挑戰
就是為了圈住用戶
雙11自2009年被淘寶“包裝”成功之後,聲勢一年比一年大,但年復一年,雙11繁複的優惠活動規則,卻遭到越來越多用戶吐槽:現在活動規則都能對標“奧數”,數學不好的,根本算不明白。
“記得最初幾年的雙十一,真的很划算,各種優惠活動,都是明明白白的折扣。現在就不一樣了,要開喵鋪,要蓋樓,要分享等等,費時費力也拿不到多少好處。”楊女士說。
“雙11營銷活動的本質,就是賣東西和圈用戶,滿減活動是優惠用戶,而蓋樓挑戰就是為了圈住用戶。”某業內人士稱,雙11採用如此復雜的玩法,無非為了搶奪用戶注意力、增加用戶黏性、提高自身平台活躍度,是最常見的營銷手段。這類活動的最大受益者不是賣家也不是用戶,而是平台。
但需要注意的是,消費者也不全是小白羊,過於繁複的營銷手段可能引起顧客的反感,起到反作用,最終導致客戶流失。“平台應該換位思考,從消費者角度出發,操作簡易化、程序透明化,與消費者共享多贏,才能更好地留住用戶。”
“雙十一相當於在本來可以平滑的銷售曲線上人為地拱出一個波峰,由於蠶食效應未必真能帶來多大的實際增量,還讓商家倉儲、物流、客服等環節直衝瓶頸。”知名新經濟觀察家王冠雄認為,中國電商的一大發明“憋單大促”,明知雙十一是“網購春運”,賣家們也得拼命擠上去,消費者也審美疲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於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