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I大會惊現中國幼兒園課本是什麼讓美國人如此緊張?
據美國《華盛頓觀察家報》6日報導,近日,在美國一場“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政府會議上,竟然出現了一本中國幼兒園教材。據報導,在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主辦的主題為人工智能與國家安全的會議上,為說明中國對人工智能的重視,一位與會者展示了一本中國的人工智能科普書。
據悉,該書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為幼兒園兒童設計的《人工智能試驗教材》。
參加本次會議的美國官員包括前國務卿基辛格、現國防部長埃斯珀、現能源部長佩里、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等。會議討論主題包括人工智能對未來國家安全的重要意義以及如何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等。
美國人此舉背後,透露出了對中國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深重擔憂,和對美國可能在人工智能賽道上落後的憂慮。
儘管美國一向視中國為假想敵,經常危言聳聽,但美國人這次的擔心不是全無道理。
聲名鵲起
隨著不少中國企業向海外市場擴張,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方面的成就逐漸為人所知。
追踪風投活動的研究公司CB Insights今年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價值在10億美元以上。在年度人工智能初創企業排名中,11家獨角獸公司中有6家來自中國,其中商湯科技(SenseTime)以45億美元的估值位居榜首。
2017年,中國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就籌集了49億美元的資金,超過美國的44億美元。
去年9月,美國有立法者警告:“中國將會在2018年底消除人工智能領域與美國的差距”。報告稱,雖然美國在研發方面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2015年研發支出為4970億美元,但中國在2000年至2015年間的研發支出增加了200%,有望在2018年底超過美國的研發投入。
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截至2019年3月底,全球活躍人工智能企業達到5386家。其中美國為2169家,中國大陸為1189家,英國為404家,加拿大303家,印度則是169家。
從獨角獸企業的數量看,美國擁有18家,中國擁有17家;從人工智能企業城市分部來看,北京以468家企業個數拔得頭籌,其次為舊金山,328家企業;倫敦則位列第三,為290家;上海緊隨其後,為233家;紐約排第五,為207家。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數據創新中心(Center for Data Innovation)認為,中國已經開始顯示出一些跡象,表明它可能能夠縮小與美國的部分差距,至少在人工智能芯片方面是如此。
根據此前的研究報告,該智庫發現,在2019年全球半導體銷售前15強中,中國祇有1家公司,而歐盟有2家,美國有6家。但以2019年設計人工智能芯片的公司數量為例,差距縮小了——美國有55家,中國以26家緊隨其後,歐盟以12家排在第三位。
對於中國近幾十年來取得的巨大進步,甚至有一位成長在美國、數次來過中國的作者表示:“’美國夢’正在中國重現。”
(外媒網站截圖)
亡羊補牢
但許多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本土企業仍然嚴重依賴美國製造的人工智能服務器以開發算法和進行深度學習訓練,在戰略技術核心領域缺乏競爭力。
此前,對於來自美國的產品可能面臨供應短缺的問題,傑富瑞(Jefferies)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中國最大的監控攝像頭供應商海康威視(Hikvision)將能夠從國內和日本供應商那裡為相機和存儲設備等來自美國的關鍵部件找到替代方案。然而,Hikvision仍嚴重依賴英特爾和英偉達(Nvidia)的CPU和GPU來驅動AI服務器。
分析師Rex Wu和Lydia Lin在Jefferies的報告中稱:“Nvidia的GPU在深度學習培訓方面表現優於其他解決方案,這要歸功於它的CUDA工具包和庫。”CUDA提供高性能支持以及內置的人工智能功能。
點內生物(Diannei Biotechnology)駐上海的AI工程師Kuang kaim表示,cpu和gpu對於深度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深度學習需要在硬件上處理大量的數據訓練。“它們(CPU和GPU)就像道路。無論你開什麼樣的車,它都必須在路上。”
中國另一家大型監控攝像頭製造商大華科技(Dahua Technology)總裁李柯曾在一次電話會議上表示,該公司約10%的零部件由北美供應。
“對於那些’難以替換’的部件,如cpu、gpu、FPGA和模擬設備,我們也有一個替換策略,”李柯說,並補充說,公司目前的庫存超過一年,以確保它能夠適應任何衝擊。
海康威視的董事會秘書黃方紅表示:“我們將重新設計我們的產品。如果有必要,我們將自己製造芯片。”這是否可行還有待商榷。儘管中國可以製造出英特爾( Intel )和英偉達(Nvidia)的替代品,但它們還沒能達到美國公司的水平。
不少中國企業在自研人工智能芯片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阿里巴巴正在生產自己的AI芯片和處理器“玄鐵910”,華為發布了AI處理器昇騰系列,清華大學團隊發布了類腦計算芯片“天機芯”,湃方科技發布了Sticker系列人工智能芯片……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的Dai也提到了中國公司對AI硬件進行的投資,他指出:“然而,芯片組替換的可行性取決於許多其他因素,如流片成功率、服務器兼容性、軟件互操作性和工作負載適用性。”
此外,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也有著一些其它短處。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司的技術顧問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表示:“中國在兩個領域領先。一個是人臉識別監控領域。另一個是金融技術。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在人工智能整體上處於領先地位。”
施密特說,一項民意調查發現,中國是一個“快速的追隨者”,但“最好、最具原創性的論文仍在西方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