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迎來35週年業績回暖,品牌何時恢復?
近日,聯想迎來了自己35 歲的生日。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 楊元慶於11 月1 日向員工發出了一封題為《生日快樂,35 歲的聯想》的內部郵件,回顧了聯想從創立到發展成今天的全球高科技公司的關鍵時間節點。
- 1984 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投資20 萬元人民幣,11 名科技人員創辦了聯想公司
- 1990 年,聯想推出了聯想品牌的個人電腦
- 1997 年,聯想拿下中國個人電腦市場的冠軍
- 2004 年,聯想併購了IBM 個人電腦業務
- 到了2013 年,聯想成為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冠軍
在登頂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後,2014 年,聯想開始著手擺脫人們對其“PC 製造商”的固有印象。通過收購IBM system X 業務和摩托羅拉移動業務,聯想從單一業務向多元業務轉型。
楊元慶在信中說道:
到今天,聯想已經發展成為一家年收入超過3500 億人民幣的全球化高科技公司。我們在全球180 個市場開展業務,擁有5.7 萬名員工;我們不僅是全球個人電腦第一、全球超算第一,還建立了包括智能設備、數據中心、數據智能、商用物聯網、聯想創投在內的多元化業務。
PC 出貨量保持第一,業務多元化發展
在10 月早些時候,知名信息技術研究分析公司Gartner 發布了 2019 年第三季度全球PC 出貨量報告。報告顯示,在2019 年第三季度,全球PC 出貨量略有增長,總計6800 萬台,同比增長了1.1%。
其中,聯想以24.7% 的市場份額位居榜首,出貨量達1680.6 萬,較去年同比增長5.8%。為了在全球PC 市場取得如今的成績,聯想一直在擴張自己的版圖:
- 2004 年,聯想完成對IBM 的PC 業務收購,加快全球化步伐
- 2011 年6 月,聯想以6.7 億美元併購德國Medion 80% 的股份,擴展了歐洲市場
- 2011 年7 月,聯想與日本NEC 成立了PC 合資公司,佔據日本PC 市場近25% 的份額
- 2012 年9 月,聯想收購了巴西電子生產商CCE,進軍巴西市場
- 2018 年5 月,聯想完成了對富士通股份的收購,持股51%,進一步擴大日本市場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在收購富士通股份之前,聯想市場佔有率已達約21%,有了富士通股份的進一步加持,從Gartner 發布的數據上看,聯想目前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已近1/4 (24.7%)
當然,聯想的轉型也受到了外界的廣泛關注。2014 年10 月,聯想決定成立全新的子公司,打造互聯網模式的智能終端和服務業務。
到現在,聯想的業務已經滲透進了教育、醫療、交通、製造、能源等多個領域。而且2019年Q3,聯想綜合收入同比增長8%,達到了140.35億美元,已實現了連續第六個季度同比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聯想目前已經與微軟就物聯網領域達成合作,展示了由微軟Azure雲平台提供支持的ThinkIoT產品;並且進入了新的3S戰略階段,即智能物聯網設備(Smart IOT) 、智能基礎架構(Smart Infrastructure)和行業智能(Smart Vertical)三大發展方向。
聯想的招黑體質
上圖為聯想董事長兼CEO 楊元慶
雖然聯想已經成立了35 年之久,但它也一直在經歷品牌名聲方面的考驗。
2008年,聯想在北京發布ThinkPad X300,低配版的售價也高達24999元人民幣,楊元慶的回應是:
好產品就應該有高價格,如果定價太便宜,用戶可能會覺得產品不好。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聯想在2014年成功收購IBM PC業務,進一步深入其國際化進程;為了打入國際PC市場,與惠普戴爾等巨頭競爭,聯想採用了“低價策略”——在美國,同樣配置的電腦,聯想的價格可能要比其他品牌低20%以上;比如,聯想在2017年發布的ThinkPad X1 Carbon,美國版本的售價是1500美元(月9700元人民幣),國內版的售價為24999元人民幣。
有媒體引用楊元慶的解釋:
中國有錢人越來越多,定價高符合過人的面子。
去年,網絡上流傳出“聯想在5G標準投票上沒有支持華為 ”相關的文章,將聯想推到了風口浪尖。隨後,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控股朱立南、集團董事長楊元慶,三位最高領導者聯名發信,號召所有聯想員工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的榮譽保衛戰;最終,聯想獲得國內各行業上百名企業家的聲援才得以平息輿論。今年5月份,聯想又前後陷入“疑似斷供華為”和“不是中國企業”的輿論風波。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大型企業,聯想的槽點確實很多。不過,聯想這些年專注於“外面的世界”,現在它也開始意識到本土市場的重要性。
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坦言:
過去,聯想承受了太多的負面,有些是無稽之談。我們應該向大家呈現一個真實的聯想,而不是一個被抹黑、完全歪曲的公司。現在,聯想是時候重新回歸本土市場了。在本土市場重新打造聯想的競爭力和業務模式,是未來能否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