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網貸崩盤:80後實控人投案自首曾上胡潤慈善榜
又有百億金融大佬投案自首!11月3日晚間,杭州市公安局高新區(濱江)分局通過其官方微博“平安濱江”發布通報稱,,“泰然金融”平台實際控制人潘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交代了其實際控制的浙江小泰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的情況。
目前,濱江分局已經對浙江小泰科技有限公司(下設“泰然金融”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
實控人潘曉峰主動投案
公司高管及財務人員已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通報稱,11月1日下午,“泰然金融”平台實際控制人潘某某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交代了其實際控制的浙江小泰科技有限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的情況。
目前公安機關已對包括實際控制人潘某某在內的13名公司高管及財務人員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凍結銀行賬戶27個,扣押車輛2台。公安機關已調取公司後台數據及公司賬冊,並聘請專業第三方審計機構進行審核審查。公安機關敦促涉案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積極配合案件偵辦工作。
天眼查資料顯示,浙江小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泰然金融)成立於2014年4月,註冊資本5億,法人代表為吳昊天,大股東是持股80%的上海泰然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大股東、實控人是潘寶鋒。
33歲上榜胡潤慈善榜
成為“80後首善”
2012年,潘寶鋒在杭州創立了泰然集團。
據當時的媒體報導,83年的潘寶峰抓住當年的創業風口機遇,從傳統的紡織外貿業轉型到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業。
泰然旗下設有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綜合服務平台“泰和網”(後改民“泰然金融”),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泰然金服”和股權投資基金“泰然天合”等,並推出專注於移動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口袋錢包”APP。
成立四年之後,集團的總營收已達百億元。
2015年,潘寶峰獲得“2015中國金融行業年度風雲人物”、“2015互聯網+金融領軍人物”等稱號。
2016年,潘寶鋒以集團名義向浙江大學捐贈1億元,在浙江大學設立互聯網金融教育基金。因此,年僅33歲的潘寶鋒以年度捐款1億元人民幣的金額列席胡潤慈善榜單第20名,成為80後“首善”。
(左一:“80後首善”潘寶鋒)
除了泰然金融的創始人何以身份之外,潘寶鋒還身兼多職——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互聯網金融分院創始人及名譽院長、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職業導師、浙江工業大學MBA導師、外灘金融創新實驗區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員、浙商全國理事會主席團主席等。
就這樣一個橫跨學術界、金融界、法律界等多個領域的“多棲大佬”卻猝不及防的人設崩塌。
泰然金融官網披露數據顯示,截至11月1日,平台累計交易額539.8億元,借款餘額37.23億元,利息餘額1.97億元,出借人數近2萬人。
2018年曾計劃赴美上市
上個月還稱進入衝刺階段
2018年11月,泰然金融以小泰國際為主體,向美國證交所遞交招股書,擬籌集最多2000萬美元。
隨後,泰然金融分別在2019年1月和4月兩次更新招股書,但一直未披露IPO承銷商及後續進展。
根據泰然金融最新更新的招股書, 2016年、2017年以及2018年三年間,泰然金融營業收入分別為658.57萬美元,3279.15萬美元以及4342.61萬美元,淨利潤分別為-644.65萬美元、1131.22萬美元以及730.08萬美元。
6月,泰然金融又被傳出謀求借殼納斯達克華人超市上市公司愛新鮮(NASDAQ:IFMK),準備曲線赴美上市。
根據愛新鮮6月7日的公告,IFMK將從小泰國際股東方收購小泰國際所有已發行股份。作為交換IFMK同意向小泰國際股東方發行合計共約2.55億股公司普通股,面值為0.0001美元。
預計收購事項完成後,IFMK現有股東將保留上市公司約6%的所有權權益,而小泰國際股東將擁有上市公司約94%的權益。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顯示,IFMK運營主體iFresh Inc.將舉行股東特別會議,會議上將提出名稱變更提案,若經通過,上市公司名稱將更改為“ Terran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小泰國際同日發布的公告顯示,由於決定不再進行IPO,將撤銷在SEC的註冊文件。
10月15日,泰然金融還發佈公告稱資產重組進入衝刺階段。根據公告,IFMK方面表示已對納斯達克對與小泰科技的資產重組問詢進行了回复。
招股書逾期率激增
爆雷早有先兆
泰然金融分別在2019年1月和4月兩次更新招股書。
根據最新的招股書顯示,泰然金融2016-2018年逾期率分別為1.74%、3.17%、8.22%,三年內增加近5倍。
另外2017年12月31日至2018年6月30日,泰然金融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從3380萬美元減少至2080萬美元,平台稱該項減少主要是由於向投資者償還了880萬美元。
在貸款量上升的同時,泰然金融合作資產端的不良率也隨之上升至6.47%,增幅達104%。
對此,泰然金融相關負責人曾表示,上升的原因是由於2018年“暴雷潮”的影響及借款人風險增加等因素,導致合作方資產端壞賬風險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