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喜歡被驚嚇?
總有一些人能從未知和不可預知的事物中找到樂趣。你的脖子和後背在發癢,你的心臟在胸腔裡跳得越來越快,你睜大眼睛,緊緊抓住手臂,慢慢走入陰森黑暗的鬼屋……
鬼屋、恐怖電影和令人毛骨悚然的服裝都是萬聖節的標誌。對大多數人來說,這些活動既有趣又可怕,是平凡生活中的點綴。然而,有些人對這些令人恐懼的刺激十分痴迷,即使萬聖節過完,也仍樂此不疲。
美國埃默里大學牛津學院的臨床心理學家肯尼思•卡特(Kenneth Carter)教授表示,那些熱衷在恐怖環境中尋求“顫栗感”的人,有著“刺激尋求”(sensation seeking,又稱為“感覺追求”)的性格特質。這一特徵決定了我們對恐怖電影、爬山險境、高速賽車、急轉彎或飛機跳傘等活動的喜歡程度。
刺激尋求這一概念最初由美國心理學家馬丁·扎克曼(Martin Zuckerman)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介紹,這一性格特質由四部分組成:
(1)厭倦易感性:對外部刺激的需求;
(2)去抑制:自發的意願;
(3)經驗追求:渴望接觸新事物;
(4)尋求刺激和冒險:渴望參加刺激和冒險的體育活動。
為了確定這一性格特徵,心理學家們進行了一系列測試。傳統的測試中通常要求被試者做出一個強制性的答案選擇(例如,你更喜歡X還是Y?),而現在的測試通常採用4或5分的量表(比如從強烈反對到強烈支持進行1到5打分)。在測試中得分較高的人傾向於追求甚至渴望混亂和可怕的經歷,而得分低的人則傾向於安全、可預測的體驗。
卡特指出,與得分較低的人相比,那些得高分的人體內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水平較低,而神經遞質多巴胺的水平較高。所以,當置身於一個可怕的環境中,比如進入黑暗恐怖的鬼屋時,具有刺激尋求特質的人更多的是體驗到快樂,而不是壓力。
2018年發表在《焦慮、壓力與應對》(Anxiety, Stress & Cop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具有刺激尋求特質的人往往壓力更小,在高風險運動中表現更好,這使他們非常適合壓力大的職業,比如在特種部隊服役。卡特表示,這個群體的人在其他高壓力職業中也表現出色,比如急診室醫生或護士等。
根據2019年發表在《BMC兒科學》(BMC Pediatrics)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刺激尋求是一種形成於兒童早期(至早到三歲)的性格特徵。該研究報告稱,3至6歲的兒童刺激尋求的行為通常少於年齡較大的兒童,表明這種特質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強,直到16至19歲。卡特認為,刺激尋求通常在青少年後期達到高峰,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麼許多恐怖故事和恐怖片的營銷對像都是這個年齡段的人。
研究還發現,男孩比女孩更有刺激尋求的傾向。研究人員推測,這可能是文化影響的結果。與此同時,這可能也反映了膽量的差異。然而,研究中男孩和女孩表達出來對新奇和多樣體驗的渴望是相同的。
“刺激尋求性格的人一旦有機會體驗新事物,哪怕是嘗試新食物這樣簡單的事情,他們的情緒都會很高漲,而且是越古怪的事物越好,”卡特說,“我採訪過的一個人說,他喜歡為他的’思想博物館’收集味道和體驗,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思考方式,”卡特說,“即使你不喜歡它的味道,但只要吃一點點就能獲得體驗。”
卡特還指出,研究表明,在刺激尋求性格的成年人中,男性更喜歡行動和冒險,而女性更喜歡新體驗。這種差異可能源於文化因素,包括教育和社會影響。男性和女性在刺激尋求方面的差異一直在縮小,表明這可能並不是由生理差異造成的。“無論男性還是女性,都有關於刺激尋求的冒險故事,”卡特說道。(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