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理工學院朱歆文教授獲2020年度科學突破獎
2019年9月5日,2020年度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揭曉。該獎項被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校友朱歆文因對志村簇理論的應用和p進簇的黎曼希爾伯特問題等在算術幾何中的工作取得重要突破,獲得了本屆科學突破獎——數學新視野獎(New Horizons in Mathematics Prize)。
朱歆文近照
朱歆文是繼惲之瑋、張偉、許晨陽之後,第四位獲此獎項的北大數學校友。這也是北大數學“黃金一代”連續第三年在該國際大獎的榜單上鐫刻上自己的名字。
朱歆文,2000年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開始本科學習,2004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赴加州伯克利分校留學,獲數學博士學位。他於2009-2012年在哈佛大學數學系任助理教授,2012-2014年在美國西北大學任助理教授。2014年,他獲得終身教職,開始擔任著名的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數學系副教授,2016年升任教授,是目前華人數學界傑出的年輕數學家之一。朱歆文主要致力於幾何表示理論的研究,尤其幾何朗蘭茲綱領方面。他研究了環路群的旗流形的幾何和拓撲性質,並把幾何朗蘭茲綱領理論應用到代數幾何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朱歆文的重要合作者包括來自北大的劉若川和肖梁。
2013年3月25日,朱歆文被授予2013-2014年度美國數學學會百年紀念獎學金(AMS Centennial Fellowship)。該獎每年由美國數學學會頒發,僅授予傑出的獲得博士學位3-12年的年輕數學家(近幾年均只授予一人)。2019年6月9日,在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上,朱歆文獲得ICCM數學獎金獎。
2000年前後進入北大數學學院的學生,因在數學領域取得了不俗成績,被稱為北大數學“黃金一代”,其中包括1999年入校的劉若川、許晨陽,2000年入校的李馳、袁新意、惲之瑋、張偉、朱歆文,2001年入校的魯劍鋒、馬宗明、肖梁,2002年入校的王博潼,2003年入校的劉一峰等等。
近幾年,“黃金一代”的名字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他們捷報頻傳、成績斐然。除了其中四位榮膺科學突破獎——數學新視野獎外,他們陸續斬獲拉馬努金獎、斯隆研究獎、美國數學學會百年紀念獎、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克雷研究獎、未來科學大獎等多個重量級獎項。在2018年國際數學家大會(ICM2018)上,八位特邀報告人的北大校友及教師中,許晨陽、張偉、惲之瑋等三位“黃金一代”也位列其中。
從左至右:劉若川、惲之瑋、袁新意、宋詩暢、肖梁、許晨陽
這些思想活躍、富有創新精神的年輕傑出校友,在各條戰線上已成長為中流砥柱。同時,他們也經常回到母校,以不同的方式積極參與北大數學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2019年6月,在北京大學舉行的“2019青年數學家論壇”上,劉一峰、孫鑫、王博潼、惲之瑋、朱歆文等五位校友回到母校參加論壇,他們在學術報告中介紹自己最新的工作進展,並在座談會上與學弟學妹們暢談。
朱歆文回校參加“2019青年數學家論壇”
惲之瑋回校參加“2019青年數學家論壇”
王博潼回校參加“2019青年數學家論壇”
孫鑫回校參加“2019青年數學家論壇”
劉一峰迴校參加“2019青年數學家論壇”
在同一個時代,從一所大學中同時走出這麼多一流的數學家實屬罕見。但卻又能從中窺見百年北大數學在聚才、育才方面所做的努力。北大數學學科已創建一百多年,累計為國家培養近萬名畢業生,優秀學生的選拔與培養始終是北大數學學科的工作重點。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創新,北大數學學科已經在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方面形成一套行之有效並不斷創新的體制機制,暑期科學營、金秋營、“數學英才班”、3+X計劃、基礎數學和應用數學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等舉措,在發現和培養優秀數學苗子、激發學生的學習研究興趣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裡有傑出的導師、優秀的同窗;這裡是激發靈感、碰撞觀點的絕美花園,是數學人築夢圓夢的起點。“瓣瓣不同,卻又瓣瓣同心”,北大數學走出的學子,將努力成長為各行各業的領軍人才,共同為祖國的騰飛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延伸閱讀:
科學突破獎,又被譽為“科學界的奧斯卡”,已舉辦八屆,旨在表彰全世界最頂尖的科學家。科學突破獎每個獎項的獎金為三百萬美元,分為生命科學獎(每年最多四個獎項)、基礎物理獎(每年一個獎項)以及數學獎(每年一個獎項)。此外,每年還會有不超過三個物理新視野獎以及不超過三個數學新視野獎,用以表彰年輕的科研工作者。
科學突破獎的獎金出資人有謝爾蓋·布林、普莉希拉·陳、馬克·扎克伯格、馬化騰、尤里·米爾納、茱莉亞·米爾納及安妮·沃希斯基。其評審委員會由之前各領域的獲獎者組成。
原標題:北大校友朱歆文獲2020年度科學突破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