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薅羊毛加了十幾個互助群網友:雙十一我好難啊
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3日電(魏薇)雙十一即將來臨,各大電商早已放出各種五花八門的營銷活動,包含全民開瞄鋪、蓋樓PK、紅包翻倍助力等互動遊戲,朋友圈又多了一堆要求幫忙助力的人。為了拉到更多人助力,各種“互助群”也悄然出現,有人為了薅羊毛加了十幾個群。不過,也有網友吐槽,這到底是你在薅羊毛,還是被平台種草收割?
原標題:為薅羊毛加了十幾個“互助群” 網友:“雙十一”我好難啊!來源:微信
“互助群”火起來
“誰的微信裡還沒幾個薅羊毛群。”金宇拿起手機,將自己發現的新活動發送到幾個群裡,“誰來互點”,幾個字敲出,立刻有人回應,“幫你點了”。
金宇毫不避諱自己是“羊毛黨”中的一員,“羊毛黨”就是專門挑選各類公司的營銷活動,比如電商、信用卡、網貸等領域,以低成本換取高額獎勵的群體,他們也將這種行為稱為“薅羊毛”。
為了參加“雙十一活動”,金宇加入了十幾個“薅羊毛群”。“很多活動要拉人助力、點贊,周圍的親戚朋友都被我騷擾遍了,很多人不理解,所以就找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
到底能薅多少錢?金宇自稱,自己去年雙十一從平台薅到了200多元現金紅包,不過他花的錢也遠遠高於200元。
林峰也誤打誤撞加入了“薅羊毛”的隊伍,他是一家行業內前三的地產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月薪3萬,“薅羊毛主要是為了好玩”,林峰坦言。
去年“雙十二”翼支付發布了一個瓜分3000萬紅包的活動,需要邀請24個人助力,林峰無意中在某論壇看到這個活動,不過想找到24個人助力著實有難度,林峰在留言區留下了自己的微信,希望能有網友看到幫他助力。
不久後,他被拉到一個名叫“點吧”的群裡,這個群裡可以互助幫點,很快林峰湊夠了24個人,最後分到了97元。此後,林峰便常駐在群裡,群裡會互助點紅包,以及分享各種羊毛信息。林峰說,自己平時很忙,只有在上下班路上才有空看看。
“誰來互點?”,“已點。”中新經緯記者在互助群裡看到,群裡滾動發著各種活動鏈接,鮮少聊天。
“點吧”的群主表示,很多商家的活動都需要點贊、互助或者砍價,而周圍親戚朋友人數有限,並且很多人也反感此類游戲,所以他通過各種論壇徵集“志同道合”的人組成一個群,這樣也可以避免騷擾周圍人。
每天,他從自己的各種薅羊毛群和論壇中蒐集到各類羊毛信息,再發到群裡,比如游戲類互助、或者首單免單、信用卡優惠等等,“羊毛黨從過去的單打獨鬥,發展成群體作戰,已經通過各種群形成一定規模,只要發現一個羊毛信息,所有羊毛群都會分發傳播。”
在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楊望看來,雖然很多用戶反感這類營銷活動,但是它可以幫助商家增強用戶粘性,起到拓展市場的作用,商家覆蓋面的廣度和深度也能夠全方位增加。“畢竟是親戚朋友發來的鏈接,有的時候不得不點開看一下。一旦被吸引到平台上,再通過一些運營手段把客戶留在平台,增加粘性,讓你走不了。”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武漢江南北公司創始人高攀認為,拉人助力的各種互動營銷活動,是社交電商的重要營銷策略。在大促期間通過互動式玩法,加強電商平臺本身互動性和趣味性,從而實現其更為重要的病毒裂變式傳播——這也是平台最為看重的,通過大量裂變式傳播,為大促期間的電商平台增加大量的人氣和有效流量,從而拉升整個平台的銷售。
微信出手打擊外部鏈接
“閉群通知,騰訊將在近日封各種有助力性質的鏈接群,今晚開始閉群,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10月27日晚間,多個“點贊互助群”都在發出閉群通知。一時間,有的群改名“休閒養生群”,有的群選擇解散,往日24小時滾動信息的助力群也消失匿跡。
某互助群發布了閉群通知來源:微信
近日,微信安全中心發布的《微信外部鏈接違規內容打擊公示》(以下簡稱“公示”)稱,“包含誘導分享類內容的外部鏈接助長了惡意營銷的風氣,破壞了原本綠色、健康的微信生態環境,對微信用戶造成騷擾,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不少網友拍手“叫好”,有網友評論,“幹得漂亮,每天都快被各種分享煩死了,不是砍價就是紅包,要么就是分享抽獎,分享優惠券,不僅內容沒營養,更是讓人煩不勝煩”。
如今,很多電商和各類營銷活動都依靠“寄生”在微信中傳播分發,微信封殺外鏈,對羊毛黨也無疑是當頭一棒,已有部分活動鏈接已經無法打開。
外鏈已無法打開來源:微信
升級後的《微信外部鏈接內容管理規範》中寫到,通過利益誘惑,誘導用戶分享以及傳播外鏈內容的,包括但不限於:以金錢獎勵、實物獎品、虛擬獎品(包括但不限於紅包、優惠券、代金券、積分、話費、流量、信息);聲稱分享可增加抽獎機會、中獎概率、成功可能;通過簽到打卡、邀請好友協助(包括但不限於助力、砍價、加速)、設置收集任務(包括但不限於集贊、集卡、集福、集碎片)等形式利誘、誘導用戶分享以及傳播外鏈內容的。
不過,在11月2日,中新經緯記者再次點開互助群,這些群裡已漸漸恢復了人氣,有群友表示,微信這次封殺畢竟沒有“一刀切”,也有電商選擇將外鏈改為複制口令碼,繼續可以在微信中分享,“羊毛黨”的薅羊毛之路只是比平時多了一步“複製粘貼”。
合理“薅羊毛”的邊界在哪裡?
“一薅羊毛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有的“羊毛黨”並不知道自己的一些行為已經觸犯了法律,近年來,“薅羊毛”把自己薅進監獄的不在少數。
今年上半年,中國裁判文書網公佈的一份法律判決書顯示,被告人孫某經營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大飛工作室”,自2017年10月份開始在萊陽市一處出租屋內架設局域網、佈設電腦,並先後招聘另外三名被告人作為員工,分別以自己及親友的身份信息辦理銀行卡,或者通過網絡購買公民信息,以及利用身份證生成器生成虛假信息,在招商銀行“掌上生活”手機應用註冊後騙取積分,再用積分兌換禮品,對外銷售獲利。
截至案發,被告總共兌換視頻網站會員月卡1萬多張,價值12萬多元;無線鼠標300多個,價值15000多元。另外還有商場代金券、體檢券、咖啡券、雞翅薯條券、手機流量券等等。最後,主犯孫某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和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六萬元。
有平台也在為自己的過錯埋單,此前有商家因取消訂單引發消費者維權。2014年,亞馬遜將一款售價為949元的“智能家居掃地機器人”標為94元,結果在不到12分鐘產生了3.4萬張訂單。之後亞馬遜對該款產品進行下架,並以“標錯價”為理由擅自刪除了相關訂單,退回買家已支付的貨款。
之後,290名消費者向亞馬遜提起訴訟,2017年3月,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經過審理,終審判決亞馬遜經營方北京世紀卓越應當承擔由此帶來的不利法律後果,向290名消費者分別賠償每台機器的訂單金額與市場價之間的差價855元,律師費3000元。法院的判決理由是:若網購平台不承擔賠償責任,將不利於對虛假促銷、惡意單方砍單行為的規制。
上述兩個案例引發公眾對於“薅羊毛”界限的思考。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占領向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主要看“薅羊毛”的具體方式。如果商家搞促銷活動,所謂的“羊毛黨”完全符合規則,只是商家製定的規則有漏洞,“羊毛黨”本身並不違法,那麼合同有效。
“如果商家因為技術故障、價格設置錯誤等產生了漏洞,羊毛黨發現了漏洞,之後把這個漏洞擴大化,傳播給許多人,那麼商家可以要求按照重大誤解來解除合同。”趙占領解釋說。
但是,還有採用非法手段,比如盜取他人賬號和身份信息進行“薅羊毛”,那麼可能會涉及到犯罪。
高攀則表示,羊毛黨的存在,對於電商平台在設計和發布這類互動營銷活動時候,提出了更多挑戰。
高攀建議,技術層面,檢測是否模擬器,檢測設備是否處於可以被篡改機器特徵(嘗試破解設備指紋)的環境中,檢測網絡特徵是否位於同一網絡環境下;業務層面,以設備指紋為基礎,檢測是否有存在類似於設備註冊/登錄多賬號類的高頻特徵,對賬號進行打標,在後續的關鍵節點中再對賬號進行處理;活動層面,分析歷史作弊數據,優化活動獎勵,對於作弊的流量,採用堵不如疏的策略,與其強硬的一刀切,不如提升攻擊成本,減少獲利。(中新經緯APP)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金宇、林峰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