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賠4億美元到賺1億美元特斯拉用了3個月
從賠4億美元(1美元約合7.06元人民幣)到賺1億美元要多久?答案是3個月,這可謂電動車企特斯拉(Tesla)的逆襲。境外媒體稱,雖然最新財報獲利讓市場跌破眼鏡,但“解決消費者痛點”仍是特斯拉無法迴避的問題。
據彭博社10月30日報導,特斯拉10月29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監管文件顯示,特斯拉第三季在中國市場銷售額由4.09億美元增長到6.99億美元,而被稱為“其他市場”的銷售也從7.84億美元增至18億美元。與此同時,該公司第三季度在美國市場的銷售由去年同期的51.3億美元減少到31.3億美元。
特斯拉第三季財報淨利逾1億美元,和第二季賠4億美元相比,宛如由地獄升到天堂。分析師克里斯托弗·埃伯利對《華爾街日報》表示,第三季獲利是特斯拉的轉折點,“這家公司或許終於能財務自立了。”特斯拉股票一向是多、空交易的戰場,2012年,該股交易有60%是在做空,如今這個比例降至20%。
不過,羅思證券分析師克雷格·歐文將特斯拉的評級從“中立”降至“賣出”,原因是擔心特斯拉的毛利率難以維持。
台灣《商業周刊》10月29日的報導指出,特斯拉第三季營收比去年同期衰退8%,為7年來首見,營收下降卻能轉虧為盈,要拜大砍成本所賜。
在厲行節約下,第三季特斯拉的營運成本降到今年以來最低;此外,只花10個月就建好的上海工廠,也是未來特斯拉削減成本的利器。該公司表示,上海廠的製造成本比美國的Model 3生產成本降低了65%。
報導稱,雖然財報好轉,但特斯拉能否持續獲利,仍有兩大挑戰:首先是市場需求衰退。過去特斯拉的獲利障礙不在需求不足,而在供給有限,因為產能始終無法滿足需求,賣的車不夠多,特斯拉因此獲利艱難。但這個現像開始逆轉。根據彭博引述的數據,今年7月全球電動車銷售量首次出現負成長,其中北美、中國的銷售量都在衰退,而二者近來都在削減對電動車的補貼。
政府支持退場後,電動車需求易跌難升,因此未來製約特斯拉獲利的關鍵,將從過去產能不足的供給面因素,轉變為補貼消失後的需求不足。
其次是特斯拉能節省用戶多少成本?過去它走的是高檔路線,成本不是首要考量。然而,如今特斯拉的高檔車款Model S及Model X的銷量都大幅下滑,平價款的Model 3對特斯拉營收貢獻,則由去年的60%升至今年第二季的80%。
報導稱,為追求持續獲利,特斯拉今後必將貫徹“由高端往低端走”的策略。要走向大眾,“解決消費者痛點”是特斯拉無法迴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