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你嚐了口比豬肉還貴的人造肉味道可能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人造肉越來越火,大家應該多少都聽說過,但它到底什麼味,和真肉一樣嗎?如果你還沒嚐過的話不要緊,狂丸這次當了一回小白鼠,替你們先嚐了一口國內首款市售人造肉。這款人造肉餅由金字火腿在10月上旬推出,號稱是高科技人造肉,當時很多媒體跟進報導,狂丸也比較期待。
當然,最初公佈的價格也是挺感人的:118元4塊。
這個價位大概什麼概念?按照商品規格4塊人造肉餅440g來換算,假設豬肉有一天漲到了60元一斤,依然還不及人造肉餅的二分之一貴…
身為一個合格的吃貨,狂丸當然要湊個熱鬧。於是趕在它剛開始預售的時候就立刻下單坐等發貨,經過幾天的等待,我的人造肉終於在這幾天到貨了,不多說,直接開箱,準備開吃:
首先,打開包裝後發現就是簡簡單單4塊肉餅加冷藏冰袋,感覺自己花了118元買了四塊散裝肉餅。
從外觀上來看,人造肉仿得還是挺逼真的,肉餅的顏色偏紅。撕開外面的塑料包裝後,一股濃濃的黑椒牛肉味立刻撲鼻而來。再用手摸一下,手感也和真肉沒什麼太大差別。
接著狂丸看了看它的配料表,上面寫著這款牛肉口味的人造肉餅主要用大豆蛋白、植物油和水等成分製作而成的其中每100克含有11.7克蛋白質。官方建議的烹飪方式是解凍後煎一煎,搭配蔬菜一起吃。
於是狂丸決定用兩種不同方法烹調,其中兩塊直接用油煎一煎,另外兩塊切成肉塊,和蔬菜一起炒。
煎人造肉餅
結果…不好意思表面有點煎糊了,但裡面還是挺不錯的。從肉餅的橫切面看上去跟真肉並無太大區別:
終於到了試吃環節,第一口咬下去感覺和真肉還是有差別的,這個口感明顯能吃出來是豆製品,只能說它有牛肉的香味,但口感和牛肉並不是一個級別,感覺和想像中的高科技人造肉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但畢竟口味這件事個人差異還挺大的,於是狂丸又邀請了另外兩位朋友一同品嚐。結果大家感受都差不多:
另一位朋友也表示和真肉差別較大:
不過也有網友感覺植物肉口感真的和牛肉口感很相近:
綜合看下來,在口味方面,狂丸感覺這塊人造肉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同時以目前的口感再結合價格來看,個人覺得還不如直接買真肉來得划算。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可以預料的是,能夠媲美真實肉質口感的人造肉或許並不需要我們等待太久,畢竟它在這幾年越來越火,品類不斷更新,各式各樣的人造肉層出不窮。
國外早期的研究新聞就不說了,最近哈佛大學剛剛宣布他們已經利用牛肉和兔肉的細胞在實驗裡培育出人造牛肉和兔肉了。
圖片來源:哈佛大學官網
國外快餐食品今年陸續開始使用人造肉,必勝客也嘗試賣人造肉pizza了:
國內情況也一樣,就在今年6月,深圳就開了一家製作各式人造肉食品的快閃店:“人造食品實驗室”,只開兩個月給大家嘗個新鮮。有許多網友聞訊前往打卡:
圖片來源:微博@烹爐大觀園
據這家人造食品實驗室介紹,他們用到的肉全都是黑科技製作而成的,他們通過“對植物蛋白進行超精純提取,改變蛋白的纖維結構,再用超生物發酵製作而成的”。這家店裡推出了好幾款人造肉食品,有人造肉漢堡,售價28元一個:
圖片來源:微博@烹爐大觀園
還有人造肉熱狗,同樣也是28元一份,這裡面除了熱狗是植物肉外,油和蛋黃醬也都是植物製作的。
圖片來源:@小張張
除此之外,這家店還出售人造肉可樂餅、人造魚蛋,甚至還有素雞蛋,也就是植物做的雞蛋:
圖片來源:微博@是晴天哦-
與上面場景類似,杭州今年9月也出現了新興人造肉產品:人造肉獅子頭。
在今年淘寶造物節上,由人造肉公司Omnipork研發的“獅子頭”特別引人關注。這一款獅子頭是用大米、黃豆、豌豆和香菇製作而成的。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他們也是從植物中提取蛋白後製作的高科技人造肉獅子頭。
正好趕上中秋節,現場銷售也是特別火爆,中央財經頻道採訪了一些消費者,有人覺得香菇可能放多了:
還有人覺得口感還是不如真正的獅子頭:
不過有網友疑惑,這不就是很早以前就存在於素食館子裡用大豆製成的素雞、素肉嗎?
面對這個疑惑,專門研製人造肉月餅的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副教授李健解釋說,這跟以前齋菜館裡的素雞還是有差別的。
傳統素肉做法只是對大豆製品簡單加工一下而已,技術含量很低,而目前研製的人造肉技術含量較高,需要用到分子技術、大分子物理等技術,將大豆蛋白結構轉變成肉類的纖維狀結構。它更追求肉質和口感,而不只是簡單的外形上像肉就可以了。
植物蛋白做的素肉
國內研發製作人造肉的公司還透露,他們在未來可能會推出人造肉火鍋、人造肉夾饃、人造肉餃子、人造肉丸子、藕餅、蟹餅等等美食。這麼看來,未來發展下去人造肉可能會逐漸替換進任何食譜裡。
所以,在未來你考慮下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