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irPods Pro體驗:“真香”產品再升級
“真香型”產品AirPods在今天凌晨突然更新了,用戶期待已久的主動降噪功能終於到來。入耳式的AirPods佩戴舒適嗎?蘋果的主動降噪到了一個什麼水準?定價1999的AirPods到底值不值得買?除了降噪,它還有什麼改進?——在使用這款產品之後,新浪數碼談談初步感受,希望能解答這些疑惑。
“吹風機”設計的道理
AirPods Pro的外觀是一次大改變,為了主動降噪功能,蘋果終於採用了入耳式設計,並加大了耳機本體部分,這一切都是為AirPods服務。
外觀改變在之前的爆料文中早有提及,“吹風機”的外形也毫不意外的被再次吐槽。
但這外觀的每一分改變都有實際用途。比如要保證AirPods的沉浸感,之前的半開放設計天生不足,入耳式設計是最好的選擇,塞進耳道那部分先在物理上隔絕一部分噪音,讓反向聲波更有效的發揮作用。
入耳式設計也成了很多人的糾結之處,根本原因是這種塞進耳道裡的方式很容易讓耳道疲勞,內外壓力不同產生腫脹感,而且塞東西後人體會有“悶”的感覺。總體講,在心理上,入耳式耳塞抗拒者會天然認為佩戴感必然不如之前的AirPods舒適。
AirPods Pro沒有完全消除入耳式耳機矽膠部分的存在感,但盡量做了優化,包括:
1)隨機附帶三種規格的矽膠耳套,讓尺寸盡量合適;
2)矽膠耳套本身很柔軟,並且入耳部分很短,佩戴感不錯;
3)雖然是入耳式設計,但耳機內外是有通道的,官方稱為“通氣系統”,所以它不會產生壓力差或者很悶的感覺;
4)單隻耳機重量控制在5.4克,比上代AirPods的4克只增重了一點點,盡量減輕耳朵壓力。
這些加在一起,讓AirPods Pro的佩戴感提升不少,已經是入耳式裡比較舒服的款型。
可替換耳塞
入耳式設計帶來的一個意外好處是,甩掉它的難度更高了,之前AirPods的著名吐槽梗是去奧森撿耳機,如今這一笑話將被AirPods Pro終結。只要選了合適的矽膠套,各方向玩命甩AirPods Pro一直到腦淤血都不會掉。
一代AirPods與AirPods Pro對比
另外一些小細節,比如它的矽膠套不像其他入耳式耳機那樣是套在一個音管上,而是一個橢圓形內有卡扣的結構;電池盒也因為耳機外觀的改變橫向發展了,新耳機盒子的寬度大致等於之前盒子的高度,並且只有無線充電版本而不像二代那樣可選;隨機配送的也是USB-C轉Lightning的線。
一個小吐槽點是,AirPods Pro本體圓潤且滑溜,收到盒子裡不太好拿出來,這幾乎是使用之後感到設計部分唯一的缺點。
主動降噪的那些事
在講這段之前,請將手中的iOS設備升級到最新的iOS 13.2,不然AirPods Pro中的部分功能無法使用。
AirPods Pro的配對過程跟之前產品不一樣了。第一次使用打開盒蓋,彈出配對卡片,手機端點一下“通過iCloud連接”,不需要再按後面那個鈕就完成了配對,嗯,蘋果式的“去實體按鍵”運動又向前了一小步。
貼合度測試會自動檢測耳機跟耳朵匹配與否
配對之後,用戶可以在藍牙選項中給自己的耳機做一下“耳機貼合度測試”,iOS系統會播放一個幾秒鐘的音樂片段,耳機上的內向式麥克風會檢測聲波,以測試AirPods Pro本身跟你的耳道是否完美貼合。如果不是,它提示你調整下耳機位置,如果怎麼調整都不行,說明佩戴者左右耳道大小不一致……可以換個矽膠塞試試。
不合適的會黃字提醒調整
這個細節凸顯了AirPods Pro的科技感,其實類似這種“發聲—回饋—調整”過程在HomePod上也有,可以看作是蘋果把音箱上的技術濃縮到了耳朵裡。
AirPods Pro外罩著黑色紗網
AirPods Pro外罩著黑色紗網的區域比上代明顯大得多,在它內部是外向式麥克風,手機周圍的噪音、也就是那些本該到達人類耳膜的震動,經過耳機時被內向式麥克風產生的震動抵消,最終達成降噪效果。
從原理和內外雙麥這點上看,蘋果的主動降噪原理跟其他家產品類似。都是利用聲音本質是空氣震動這特性來做主動降噪。不同之處是蘋果的降噪功能是動態調整的,會以每秒200次的頻率持續調節,以達到一個比較好的效果。
雖然AirPods Pro並不支持降噪級別調整,但它配置了一種“通透模式”,介於“降噪”(反向聲波全開)與關閉(矽膠塞物理阻隔被動降噪)之間,讓用戶能清楚聽到周圍聲音,適用於需要聽到周圍環境的使用情景,比如夜跑的時候。用手指捏一下耳機柄上那個平槽部分,就可以在通透模式和降噪模式之間切換。
三種模式可以在手機端控制中心切換,也可以在耳機上捏手柄切換
AirPods Pro的主動降噪耳機對手不是Bose 700或索尼WH-1000XM3的水準,畢竟這倆都是大耳罩設計,跟耳塞根本不是一類。AirPods Pro的直接對手其實是目前行業裡口碑最好的索尼WF-1000XM3。
AirPods Pro的佩戴感要比索尼好太多了,當時我自己也曾經認真考慮過WF,戴了一會同事的放棄了,它的降噪體驗很厲害,原因幾乎都在佩戴感層面,是它的機體重量到了8.5克,並且WF突出耳廓部分太多,三點固定結構在耳朵上大幅晃動會掉,耳塞對耳道壓力略明顯。
在實際降噪方面,AirPods Pro跟索尼都達到了相似的水準。比如我現在坐在酒店房間裡,把空調開到最大,被風聲包圍,降噪打開能讓這種噪音消失,彷彿坐在一個空無一人的環境裡,打開手機上的音樂,則幾乎完全沉浸在歌聲裡了;如果打開電腦外放一首歌,戴上AirPods Pro之後大約只有60-70%的音量,摘下耳機才驚覺聲音怎麼這麼大。
日常體驗與聽感
相比上代,AirPods Pro的明顯改進在操作部分,從之前的“拍“,改成了”捏“。
因為變為入耳式,如果還像以前那樣大力一拍耳機,耳道可能會感到深深的傷害,所以蘋果這次在耳機柄上裝了電容感應器,外觀上看彷彿耳機柄被磨掉一個平面。
有了專門區域,自定義手勢不像之前那麼多了(其實也不需要了)
有了專門的操作區,控制動作更多了:捏一下,播放/暫停或接電話;捏兩下下一曲,三下上一曲;長捏約1秒半,切換主動降噪與通透模式。
官網雖然叫按,其實說捏更形象
這個電容感應器配有“咔嗒”一聲的模擬,配合它觸感,彷彿是之前帶線控的iPhone配機線控耳機那感覺,連上一曲下一曲這些邏輯都一樣。但遺憾的是蘋果仍舊沒有將音量控制放在手柄上,依舊要喊Siri或掏手機調整音量。
在看不到的耳機內部,AirPods Pro跟之前的AirPods採用相同H1芯片,依舊跟蘋果產品搭配才能達到最佳表現,在過去半年,AirPods二代已經證明了這款產品的連接穩定性和功耗站在了行業頂尖水準。
AirPods Pro有它打底,續航也依舊沒有讓人失望,在關閉主動降噪的情況下,聽音樂時間能到5小時,跟AirPods二代一致;比較神奇的是它在開啟主動降噪或通透模式下,續航也能到4.5小時,沒有大幅減少。打電話的話,單隻耳機能通過3.5小時。如果沒電了,放回充電盒子充電五分鐘,音樂播放時間就增多一小時。
兩年前寫一代AirPods的時候我們就提到過,這款產品其實沒必要擔心續航,一般人很少能聽4-5個小時歌,中間摘下耳機放回盒子去喝口水,電池不是大問題。
談到聽感部分,其實每個人會有每個人的喜好,而且耳朵的感觸並不像眼睛那麼容易看出區別。
內部硬件部分,這次的H1被蘋果用System in Package (SiP) 的工藝跟其他零件封裝在一起,加上高動態範圍放大器效率,讓聲音更純淨;蘋果讓內向式麥克風也參與了聽感過程,除了降噪,它也參與聲音優化,能調節中頻和低頻部分。
iOS 13系統支持同時連接兩個,一邊戴一隻,正好能感受音質區別
這些加上入耳式的設計,相比半開放設計更容易把聲音送入耳道,離耳膜也更近,整體感受就是AirPods Pro要比之前AirPods的聲音要厚一點,讓原來比較單薄的聲音更有質感。音質有所提升。
最後仍是買或不買的問題
1999元的價格貴不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放在行業裡,能跟蘋果生態完美結合,有具備主動降噪功能的產品幾乎只有Apple自己和Beats,但後者的產品形態不同,而且更貴。所以AirPods Pro成了唯一選擇。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AirPods二代已經是非常出色的產品,而在AirPods Pro開售的同時,上代產品並沒停售。所以決定買不買AirPods Pro的因素,一個是看自己現在是不是活在蘋果生態中(你的手機筆記本iPad手錶全是蘋果的),一個是看自己需不要多花700元增添降噪功能。如果不經常乘地鐵或飛機,主動降噪並不是必須選擇。
當然,有降噪更好,“沒有花錢的不是”這句俗語依舊成立。加了“Pro”後綴的AirPods也確實是更出色。就像iPhone 11 Pro之於iPhone 11一樣,蘋果終於給自己近幾年開創口碑和銷量幾乎都是表現最好的產品做了層次分級,多了降噪,更多選擇更多歡笑——以及更多的用戶。